2016中考語文模擬試題
模擬試題滿天飛,該選擇哪些模擬試題來做呢?大家的選擇很多,以下是學習啦下邊為大家精心準備的:2016中考語文的模擬試題。僅供大家參考練習!
2016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如下:
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35分)
1.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10分)
(1)長風破浪會有時, (李白《行路難》)
(2) ,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3)入則無法家拂士, ,國恒亡。(《孟子》)
(4)四季皆可入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悄然帶來了春的氣息;“ , ”盡情展現了夏的風情;“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形象描繪了秋的浩蕩;“ , ”巧妙渲染了冬的奇美。
(5)《紅樓夢》中有詩云: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這讓我們聯想到周敦頤《愛蓮說》中與之意義相近的名句 , 。
(6)“紅杏尚書”宋祁有名句歌詠春天“紅杏枝頭春意鬧”。這種“春意鬧枝頭”的景色在《錢塘湖春行》中是這樣描寫的: 。
2.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4)題。(13分)
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平原無際,一xiè萬里。有時流到很 (a逼狹、b狹小、c狹窄)的境界,兩岸叢山疊嶺,絕壁斷yá,江河流于其間,回環曲折,極其 (a危險、b艱難、c險峻)。民族生命的進程,其經歷亦復如是。(李大釗《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4分)
浩浩蕩蕩( ) 叢山疊嶺( ) 一xiè( )萬里 絕壁斷yá( )
(2)解釋“亦復如是”的“是”: 。(1分)
(3)根據文意從括號里選擇恰當的詞,依次填在橫線上。(只填字母)(2分)
(4)“境界”一詞,《現代漢語詞典》有兩種解釋:①土地的界限。②事物所達到的程度或表現的情況。請根據這兩個不同的意思分別造兩個句子。(6分)
①
②
3.在“漫游語文世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同學們搜集到以下資料,你能解決其中的疑難嗎?請按照提示完成下面的題目。(12分)
(1)表弟在家讀報:“一名日本老兵在華懺悔時,批露了日本侵華期間一些鮮為人知的暴行……”小金聽后,對表弟說:“你讀錯了,這里的‘懺’應該讀 ,‘鮮’應該讀 。”(請填上正確的拼音(2分))
(2)阿寧發現下面兩家店鋪櫥窗上各有一個錯別字,請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公用電話 長途直播 新款手機 震憾上市
(某公用電話亭) (某手機專賣店)
應改為 應改為
(3)某劇院前貼出一張海報,上寫“豹子頭刊金印后,野豬林伏灑家前”。據此,可猜測這場戲與《水滸》中 和 兩位英雄有關。另一劇院的廣告欄中引用了一首詩:“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首詩出自于《紅樓夢》中人物 之手。(請在線上填寫人名)(3分)
(4)大街上掛出了兩條橫幅廣告:(5分)
“匯聲匯色”炒外匯
慧聲慧色——陳慧琳合肥演唱會
廣告中“匯聲匯色”與“慧聲慧色”兩個詞都是仿自 (填一成語),對這類語言現象,褒貶不一,你持何種態度?請說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二、閱讀(5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分別回答問題。
[一](18分)
密碼中的真情
霍中義
①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女大學生的身上。
②初入大學時,父親為她辦了一張銀行借記卡,并存入一學期所需要的全部費用。遠行的前夜,父親特意告訴她卡的密碼,并告誡這個密碼要銘記在心,萬勿隨處亂記,否則,密碼被人知道就不安全了。
③女孩當時意氣風發,對未來滿懷憧憬,對父親的話并未在意。到了學校,要繳納6000元的學費,把卡插入自動提款機后,可怎么也想不起密碼。無奈,她只好打電話問父親,父親的將密碼重復了幾遍。為了便于她記憶,父親特別提示說:“這密碼是你媽媽的生日,你可要記住哦!”過了一段時間,女孩又要取錢,卻又想不起密碼了。明知道這組數字是媽媽的生日,但女孩不好意思再問爸爸,更不好意思問媽媽,錢自然無法取出,她只好向同學借錢花。
④暑假回家,父親問她錢花得如何,女孩哭了。知道原委后,父親沒有責怪她,反而安慰她說沒有關系。女孩卻有點生氣,問父親為什么不把密碼設成她的生日。父親說:“不設置成你的生日,是為了保護你。”他解釋說:“通常,人們會將銀行卡和身份證裝在一起,這樣,如果兩樣東西同時被盜,后果不堪設想。”暑假結束,女孩回了學校,從此她記住了母親的生日。在母親生日的時候,女孩還專門給母親寄了一張漂亮的賀卡,收到賀卡后父母很是安慰。
⑤不久,家鄉傳來噩耗:父母在一次車禍中同時遇難。晴天霹靂!女孩瘋一樣趕回家,昏倒在父母的遺體前。在眾多親友的幫助下,女孩安葬了父母。整理父母遺物時,她發現了一張儲蓄卡。女孩潸然淚下,父母曾經告訴她,家里還有一張卡,存著她4年大學生活的全部費用。女孩知道,這是父母多年的血汗錢。
⑥拿著卡回到學校,女孩日日以淚洗面。雖然很思念很悲傷,可是日子還是要過。在老師的關愛和同學的幫助下,她漸漸恢復過來。
⑦女孩自己卡上的錢已經用完,她拿出父母遺留下的卡去取錢。在自動提款機上,她先輸入母親的生日,屏幕顯示:錯!再輸入父親的生日,還是顯示錯。她急忙將卡抽出,心中焦慮:卡會用什么數字做密碼呢?離家之前女孩曾經找遍父母的遺物,卻沒有發現任何關于密碼的信息。
⑧她再度把卡插入,下意識的輸入自己的生日。屏幕立即顯示:請輸入取款金額。
⑨女孩的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父母使用的儲蓄卡用的密碼肯定是他們最容易記憶的數字,也是他們最疼愛珍惜的數字,這一點做女兒的怎么沒想到呢?
⑩取完錢,女孩修改了密碼,她輸入的數字是父母的忌日。
(11)這是一個最不應該忘記的數字。
4.文章以“密碼中的真情”為題,這“密碼”中包含著那些信息?(4分)
5.作者善于通過對人物的行為、語言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心理,閱讀第3、4段,如何來理解父親的表現?(4分)
6.揣摩文中畫線句“父親特別提示說:‘這密碼是你媽媽的生日,你可要記住哦’”,簡要回答問題。(6分)
(1)你對父親設置的銀行借記卡密碼是如何理解的?
(2)“你可要記住哦”一句說明了什么?
7.父母遇難后留下一張儲蓄卡,女大學生用“父母的忌日”修改了密碼,說明了什么?(4分)
[二](22分)
綠色技術
①所謂“綠色技術”,簡單地說,就是指人們能充分節約地利用自然資源,而且在生產和使用時對環境無害的一種技術。綠色技術在環境保護上的重要貢獻使得綠色技術隨著全球環保事業的全面興起而逐漸成長。
②最先聞名于世的綠色產品是各種綠色食品,它們都貼有特殊的綠色食品標志,象征著該產品是無污染的、充滿健康和活力的食品。現在國際上綠色食品的生產企業已達1.64萬家,它們的產品行銷全球各地,而沒有貼“綠色食品”標志的食品在許多國家被禁止出售或銷量大減。我國綠色食品行業發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業開發出389種綠色食品。
③綠色技術決不能僅僅局限于食品行業,實際上大量的、更先進的綠色技術集中于高技術產業,像能源、新材料等行業。目前人類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氣,全世界能源的90%都來自于此,我國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儲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廢氣和廢物量大,危害嚴重。因此可更新的、無污染的綠色能源就成了各國競相研制的熱點。美國科學家在非洲發現了一種能提煉出代替石油的植物——霍霍芭,這項研究為新能源的開發開創了廣闊的前景。1992年,日本研制出以太陽能為動力的汽車,把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使用時既無有害氣體排出,又不發出噪音。
④誠然,綠色技術僅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中的一種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依靠科技,還會發明和創造出更多的辦法來發展經濟,保護人類共同的生態環境,讓綠色在地球上長駐,讓我們的星球更歡快地在太空旋轉。
8.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有哪些特征?(4分)
9.第(段畫線句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其目的是什么?(3分)
10.綠色能源成為各國競相研制的熱點,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11.“綠色”一詞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如果以“綠色青少年網”建立一個網站,你認為其中的“綠色”一詞應該如何理解?(6分)
12.請結合第②二段內容,給“綠色食品”下定義。(3分)
13.美國科學家發現了霍霍芭以及日本研制出以太陽能為動力的汽車的事例,說明了什么?(3分)
[三](15分)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卜算子· 詠梅》)
14.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染:
(2)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予:
(3)陶后鮮有聞 聞:
(4)待到山花爛漫時 待:
15.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蓮,花之君子者也。
16.作者“獨愛蓮”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2分)
17.[甲]文用 、 襯托了蓮花的形象,
[乙]文用 、 等自然環境來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8.兩文所歌頌的對象在精神品質上有什么相似之處?(3分)
三、寫作(55分)
19.從下面兩個作文題中,任選一題進行作文。(55分)
(1)題目:我心中的燈
【提示與要求】
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2)綜合下面幾則材料,你一定能生發出許多感想,請將你的探究結果用語言簡要表述出來,并聯系社會實際,任選一個話題作文。
a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論語》)
b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
c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我探究的結果:① ② ③
【提示與要求】
① 題目自擬;
② 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
③ 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