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伎键c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略扁的不規則球體,它的平均直徑為6371米。
2.緯線與緯度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后成一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3.經線和經度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長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經線圈,是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4.地球自轉與晝夜交替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自西向東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
5.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自西向東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變化。
6.五帶的劃分
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溫帶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沒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寒帶在北極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
7.地圖三要素
比例尺、圖例與注記。
8.海拔和相對高度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
9.等高線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
10.世界海陸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積占了71%,而陸地面積僅占29%。
11.陸地地形
分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種基本類型。
12.促使地形變化的力量
地球內部所產生的作用稱為內力作用,如地殼運動、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來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風、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氣和氣候
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14、氣溫的變化
一天當中,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正午過后(約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15.世界氣溫的分布
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氣溫還受地勢高低的影響,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規律: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多;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17.熱帶主要氣候類型
①熱帶雨林氣候
②熱帶草原氣候
③熱帶季風氣候
④熱帶沙漠氣候
18.溫帶的主要氣候類型
①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②地中海氣候
③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溫帶海洋性氣候
19.自然資源
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是自然資源。按其形成的特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一類是非可再生資源。
20.土地的利用類型
土地的利用類型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類型。
21.土地資源的分布
溫帶濕潤的平原地的地勢平坦,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區。氣候冷濕的亞寒帶地區和炎熱多雨的熱帶地區,保留了大片的針葉林和雨林。熱帶和溫帶半干旱地區草地面積廣闊,是世界畜牧業的主要分布區。
22.地球上水資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三種存在形式。
23.森林
人們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總調節室”。世界有森林面積40億公頃,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世界上的鐵礦
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馬西、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和美國。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 中東地區約占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還多。
25.各大洲人口
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歐洲的人口增長速度最慢。
26.人口遷移主要以三種形式為主。
第一種是科技移民,第二種是勞動力輸出,第三種是國際難民遷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的人口最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位于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帶。
28.城市人口
世界上發達國家人口的70%以上為城市人口,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點。
29.世界的人種
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
30.世界上的國家
世界上有190多個國家,面積最大的俄羅斯有170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的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岡。
31.領土
國界線范圍以內的陸地、領海、領水和領空,總稱為領土。
32.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亞洲、非洲、南極洲、南美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成績
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可見,地圖對于地理的重要性。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于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因此,學會用好地圖是提高地理成績的關鍵。那么如何才能用好地圖呢?我們要從三個方面說起: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地理學科的重要知識很多都“藏”于地圖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地圖就是知識的骨架、是知識的脈絡,掌握了地圖,就能從中發現規律,如果長期堅持,不僅能發現地理學科的美,更能讓知識與地圖相結合,形成良性循環,進而讓地理變得更簡單。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學習地理光有習慣沒有方法是不行的,讀圖要注意先后順序,先觀察什么、再觀察什么,這樣才能一層一層把復雜的地圖拆分開,不會漏掉細節。通常我們在讀圖、用圖的時候會經過:獲取信息、分析地圖、說明原理三個步驟。
臨近中考怎么復習地理
牢固基礎
每年的地理會考考試說明中都會清晰提出對識記能力的考查,這就要求孩子們能夠達到“善記” 地理知識點繁多,沒有頭緒是不可能考好的。雖然現在的會考重在考察孩子的能力,但能力是建立在扎實的基礎之上的,不可能脫離知識去談能力的。
辯析概念,做到所答對所問
地理中有許多概念,有些同學不注重區分熟記,往往考試時混淆而丟分。在復習進程中應有意識地將一些近似的概念進行比較,弄懂其內在和外延,在考試時才不會答非所問。如地形、地勢、地貌之間的關聯及差異。
熟記原理,鍛煉解題思路
地理是一門“講理”的學科,明晰原理、掌握規律,解好地理題就入了門。因而要仔細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規律。答題時不能就事論事,關健是掌握解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