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生物復習備考知識點匯總
一、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范圍:海平面上、下約10千米,共20千米左右的圈層
大氣圈的底部多種氣體組成,主要有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的大部主要有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微小生物
巖石圈的表面
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1.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空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范圍:海平面上、下約10千米,共20千米左右的圈層
大氣圈的底部多種氣體組成,主要有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的大部主要有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微小生物
巖石圈的表面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1.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空氣….◆無機化合物簡稱無機物,指除有機物(含碳骨架的物質)物以外的一切元素及其化合物,如水,如空氣.
二、觀察細胞結構
﹡花到果實的過程中,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胚。
﹡水在植物體內作用很大,水分充足時,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態,葉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運輸。
﹡植物主要靠根吸水,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該區生有大量的根毛。﹡導管位于植物莖內的木質部(樹干),向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位于植物莖內的韌皮部(樹皮),向下運輸有機物。在它們之間有形成層(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植物不斷長粗。
﹡植物體吸收來的水分主要用于蒸騰作用。水散失的“門戶”是氣孔,它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它是由兩個半月形狀的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
﹡植物葉片的結構主要由上下表皮、葉肉、葉脈、氣孔四部分組成。
﹡植物的蒸騰作用的作用:促進根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向上運輸。此外,蒸騰作用還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條件是光能和葉綠體,產物是有機物和氧,在此過程中,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儲存在有機物中。
﹡利用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時,先放置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耗盡葉片中原有的有機物(淀粉),遮住葉片的一部分用于對照實驗,變量是光,用酒精脫去葉綠素后,滴加碘液是利用了淀粉遇碘變藍的特性。結果是:葉片未遮光部分變藍色,遮光部分不變藍色。說明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淀粉。
﹡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根的生長主要原因:①分生區細胞數量的增加、
②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植物的生長需要量最多的是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
﹡芽在發育時,幼葉發育成葉,芽軸發育成莖,芽原基發育成芽。
﹡花是由花芽發育成的。一朵花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花蕊,它有雄蕊(花藥、花絲)和雌蕊(柱頭、花柱、子房)兩種。此外,花中還具有的結構:花柄、花托、花萼、花瓣、花冠。
﹡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花粉在雌蕊柱頭上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穿過花柱,到達子房內的胚珠,釋放出精子細胞,和胚珠里含有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頭和花柱紛紛凋落,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為果實,胚珠發育成為種子,受精卵發育成為胚。傳粉不足時,可進行人工輔助受粉。
﹡有機物對植物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①構建植物體;②為植物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植物體呼吸作用就是植物利用氧,把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并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特征,主要在細胞內的線粒體里進行。
﹡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不同的氣體,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其中,光合作用起主要作用。
﹡種植農作物時,既不能過稀,也不能過密,應該合理密植。
﹡一個地區內生長的所有植物叫做該地區的植被,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有六種: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每年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
◆無機化合物簡稱無機物,指除有機物(含碳骨架的物質)物以外的一切元素及其化合物,如水,如空氣.
組織中幾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種元素,其中除碳、氫、氧和氮主要以有機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的統稱為無機物(礦物質或灰分)。
食鹽、硫酸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氰化物等也屬于無機物。絕大多數的無機物可以歸入氧化物、酸、堿和鹽4大類。生物體中的無機物主要有水及一些無機離子,如
Na+、K+、Ca2+、Mg2+、Cl-、HCO-3、SO42-、HPO42-等。參見“生物元素”條。人體
所以,無機物主要是由:水和無機鹽組成的,其中水又可以分類為:結合水和自由水,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劑,運輸物質,參與化學反應。
無機鹽可分為:離子和化合物,離子是維護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化合物是細胞內化合物的重要組成物分。
1、種子中含有脂肪
(1)步驟:將花生種子的種皮去掉,放在白紙上擠壓。
(2)現象:白紙上出現油跡。
(3)結論:種子中含有脂肪
2、種子中含有蛋白質
(1)步驟:將紗布包內的面團,放在清水內繼續揉擠,紗布內只剩下黃白色的膠黏物質為止。取一小塊黃白色的膠黏物質放入培養皿中,滴加雙縮尿試劑。
(2)現象:黃白色的膠黏物質變成紫色。
(3)結論:種子中含有蛋白質
(4)注意問題
▲面團不要過大。
▲一直要到紗布中沒有乳白色物質滲出,才可停止。
3、種子中含有淀粉
(1)步驟:將小許小麥面粉用紗布包起來,在清水中揉擠,當清水變成乳白色時,取2毫升乳白色的溶液滴入試管中,在酒精燈上加熱煮成糊狀,冷卻后滴加幾滴碘液。
(2)現象:試管中的液體變藍。
(3)結論:種子中含有淀粉一、苔蘚植物
1、常見種類:葫蘆蘚、地錢、泥炭蘚、黑蘚
2、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一般具有莖和葉,但莖中沒有導管,葉中沒有葉脈。沒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只起固定作用)。所以苔蘚植物植株矮小。
3、意義:苔蘚植物的葉很薄,只有一層細胞構成,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藻類植物
1、淡水藻類:藍藻、水綿、衣藻、剛毛藻、輪藻、小球藻
2、海洋藻類:海帶、紫菜、石花菜、裙帶菜、馬尾藻、鹿角菜
3、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上的陰濕處。藻類植物的整個身體都浸沒在水中,全身都能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
4、藻類的經濟意義:①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還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可供地球90%的氧氣)。②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③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藥上使用。
四、蕨類植物
1、常見種類:真蕨、卷柏、貫眾、滿江紅、腎蕨、中華水韭
2、主要特征: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注意:整個地上部分都是蕨類植物的葉)。
3、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①有些可食用(如蕨菜);②有些可供藥(如卷柏、貫眾);③有些可供觀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如滿江紅);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看了2017中考生物復習備考知識點匯總還看:
1.2017年高考生物復習備考策略總結
2.2017高中生物復習方法技巧總結
3.2017高考生物復習重要考點歸納
4.2017高中生物會考復習資料
5.2017高三生物復習備考策略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