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中考 > 中考輔導 >

小學語文復習:古詩名句分類(2)

時間: 文樺2 中考輔導

  古詩名句分類九:時令節日

  1.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元日》

  3. 池塘生春草, 園柳變鳴禽。——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

  4.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宋.辛棄疾《青玉案》

  5.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唐.杜牧《江南春絕句》

  6. 困人天氣近清明——宋.蘇軾《浣溪沙》

  7.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陣子》

  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杜牧《清明》

  9.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 更能銷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宋.辛棄疾《摸魚兒》

  11.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宋.李清照《如夢令》

  12.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有約》

  13.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mdash;—唐.杜牧《秋夕》

  14.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唐朝.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15.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16.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宋.蘇軾《贈劉景文》

  17.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清.趙翼《野步》

  18.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登高》

  19. 滿城風雨近重陽——宋.潘大臨《斷句》

  20. 臘后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宋.晏殊《蝶戀花》

  古詩名句分類十:天地山水

  1.雄雞一唱天下白--唐. 李賀《致酒行》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 --(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4.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6.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7.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1.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令》

  12.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宋.蘇軾《題西林壁》

  1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5.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7.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8.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1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20.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1.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古詩名句分類十一:日月風雨

  1.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樂原游》

  3.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4.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蘇軾《水調歌頭》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宋.張先《菩薩蠻》

  8.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輝,攬之不盈手--晉.陸機《擬明月何皎皎》

  10.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朝.王維《鳥鳴澗》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趙嘏《江樓感舊》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唐.李白《把酒問月》

  13.暮雨不來春不去,花滿地月朦朧--宋.賀鑄《江城子》

  14.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唐朝--岑參《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

  19.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朝.劉長卿《別嚴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元月廿七日望湖樓醉書》

  21.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唐.李賀《雁門太守行》

  22.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內樹,若個是真梅--唐.東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唐朝.李白《北風行》

  2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古詩名句分類十二:花草蟲鳥

  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53.里《小池》

  22.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宋.周邦彥《蘇幕遮》

  2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2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2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29.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絕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78.春江晚景》

  3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3.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唐.劉禹錫《秋詞》

  古詩名句分類十三:先秦古典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衛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3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6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67、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

  6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禮記·禮運)

  7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易經·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系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系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屈原·涉江)

  8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8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8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9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9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9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勸學)

  9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荀子·勸學)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100、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

179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孩打屁股| 男同性恋| 郑艳丽三级| 流萤美图| 天堂av| 孤岛飞鹰演员表| 成人的性行为免费| 电影《瞬间》| 低糖食物一览表| 燃冬海报| 红电视剧演员表| 小泽真珠| 鲁迅手抄报图片| 一代宗师 豆瓣| 大奉打更人电视剧在线| 孙源|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课堂笔记| 最佳的一击电视剧全集免费 | 扑克牌悬浮魔术教程| 凯蒂猫壁纸| 影子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450字| 菲律宾电影甜蜜宝贝| 硅酸钙板厂家联系方式| 749局演员表| 电影《ol3》完整版在线观看| 少女模特电影| 刘浩存个人资料简介图片| 美少女之恋| 口述与子性细节过程| 喋血黑谷| 104房间| 罗马之战| 抖音app| 老阿姨电影电视剧免费| 男同性恋啪啪| 超越情感电视剧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都市频道今日节目表| 男生女生向前冲2014| 下载绿幕助手| 延边卫视节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