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答題技巧指導(2)
題型二:“為什么”類
(一)真題列舉
此類題有多種問法,包括以下幾種:
1、問意義
【09-16】(3)曉舟同學對本次活動的目的,本次活動的必要性不太理解。請你給他講清道理。(6分)
【10-17】(2)你認為分好這個“蛋糕”有何重要意義?(6分)
2、問原因
【07-16】[關注民生,共建共享]
(1)《政府工作報告》為什么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2分)
(2)我國政府為什么要關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問題?(4分)
【07-17】[點燃激情 傳遞夢想](3)學校招募奧運志愿者,同學們踴躍報名。假如你也想成為一名奧運志愿者,請你說出理由。(4分)
【08-16】(2)30年來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4分)
【09-17】(1)簡要說明新中國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4分)
【08-17】(2)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人民在抗震救災中表現出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凝聚力。這種強大凝聚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
【10-16】近年來,安徽的社會財富這個“蛋糕”越做越大,請你列舉幾個主要原因。(4分)
3、談啟示
【08-17】(1)緊急行動,迅速部署。地震發生后,胡錦濤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溫家寶第一時間趕到指導抗震救災工作。這說明了什么?(4分)
4、其它 “談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什么要……”
如:①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為什么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
②談談學校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為什么”類試題的回答形式
(1)這有利于……(2)這是……的需要(3)這是……的體現(這體現了……)
這類題型答題時要緊扣國策、戰略和重要理念(如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兩型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共同富裕、落實科學發展觀等)、大政方針。
題型:三 “是什么”類
1、直接考查知識要點中的重要結論或觀點
真題列舉
【07-14】(1)請說出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2分)
(2)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2分)
【09-16】(1)校團委準備制作展板進行宣傳(4分)我國生態環境的現狀簡介: .
【09-17】(3)維系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10-16】(2)要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分好,我們應該堅持怎樣的分配制度?
【10-17】(1)上述材料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哪些特點?
【10-17】(3)“低碳世博”理念體現了我國堅持______________戰略。(2分)
2、描繪列舉
真題列舉
【07-16】[關注民生,共建共享] (3)你的身邊還存在著哪些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列舉兩例。(4分)
【07-17】[點燃激情 傳遞夢想]
(1)“我行,我能行!”這句話,最能體現我國著名田徑運動員劉翔的 心理品質。(2分)
(2)制售假冒2008北京奧運吉祥物的行為,侵犯了北京奧組委的 權。(2分)
【09-14】(1)結合材料回答:成功舉辦本屆中博會,對加快我省經濟發展有哪些積極影響?(4分)
3 、感受體會類
(1)題型特點:看法、認識、啟示類題型往往通過一個(或幾個),案例、一組(或幾組)數據、一段(或幾段)材料的展現,重點考查學生能否從提取的信息中悟出道理,得出體會,受到啟迪。
設問方式:①“這給我們什么啟示、啟發”;②“談談你的看法、體會、認識”;③“你從中悟出什么道理”;④“如何認識……、如何看待……”;⑤“如何分析這一現象”等等。
(2)真題列舉
【07-17】[點燃激情傳遞夢想](4)你在參觀展覽時,相信會有很多的感受,請把寫出來。(6分)
【08-13】(2)在這偉大的歷史時刻,無論你在現場,還是在電視機旁……每一名中華兒女都會激情澎湃、思緒萬千。相信你也會想到很多,請你把它寫出來。(4分)
【08-17】(3)舉國默哀,共渡難關。在親身經歷了2008年5月1 g日14時28分開始的舉國默哀后,你對生命有什么感悟?
【09-13】(1)從材料中的劃線部分可以發現,在小卉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閃光點?(4分)
【09-17】(2)科技實力決定國家命運。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誰不重視科技,誰就要被淘汰。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4分)
【10-14】(1) “新校園,會有的!新家園,會有的!”讀了胡錦濤的這句話,你有何感觸?(4分)
【10-17】【看創新】創新是世博會的靈魂。世博會創辦150多年來,許多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都是在世博會上首次亮相,隨后得以普及推廣,從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本屆世博會期間;很多參展方也都帶來了本國最新的科技成果,充分展示了各國的科技創新實力。 (2)讀了這則材料,你能從中悟出哪些道理?(4分)
(3)解題思路:理解、認識、啟示類的題目可按照“示—理—啟”的解題思路作答,
也可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解題思路作答。
1、“示”即展示(是什么)。
主要是指材料中的人物事件的特點,也就是“材料所反映的內容”。主要通過“讀”來完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讀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確材料反映的是哪方面的現象和問題;二是讀懂設問的指向和規定,明確設問要求回答的啟示。
2、“理”即道理(為什么)。即“材料反映的內容”的依據、原因、重要性(必要性)、不做的危害性等。①依據:是指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的理論根據(包括路線、方針、政策、國策、戰略、原則、原理、法律、法規等)。
②重要性:是指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的作用、意義、目的、目標等。
③必要性:是指材料所反映的現象存在的客觀實際,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④危害性:是做或不做這件事將導致的消極后果。
3、“啟”即啟發(怎么辦)。
即政府、社會、學校、公民、青少年等準備怎么做、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主要通過“提”完成。“提”就是根據所找出的現象或問題的原因:提出今后在這方面應該怎么做。這是解好試題的落腳點。解答時,應注意運用“應”、“要”、“堅持”、“必須”等詞語,以體現答題的針對性。
題型:四 情景探究類
(一)真題列舉
【07-15】[法律伴我成長]15.(12分)探究情境,回答問題。
情境一:小強在課間因故與鄰班同學發生了沖突,覺得自己吃了虧,準備邀上幾個好朋友去報復對方。如果你是小強的好朋友:你的正確做法是 。(2分)你這樣做的理由是 (2分)
情境二近來,小玲發現同學們總是在她的背后嘀嘀咕咕,表情怪怪的。一打聽,原來是小明把她的私人日記上傳到了網上。小明侵犯了小玲的 。(2分)小玲的正確做法是 。(2分)
情境三九年級(1)班的小麗同學發現最近在校門口不遠處開了一家網吧,每天都有低年級的同學進出。于是,她打電話向有關部門反映。小麗這是在行使 。(2分)小麗的做法體現了 。(2分)
【08-15】[和諧生活法律護航]15.(2008安徽中考,15)(12分)探究情境,回答問題
情境一中學生小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外地工作的表哥,表哥客氣地遞上一支香煙說:“來抽一支。”
小浩的正確做法是______。(2分)小浩這樣做的理由是____ 。(2分)
情境二14歲的八年級小亮同治聽學校老師的反復勸阻,經家長允許后輟學外出打工,某企業未經審查就予以錄用。小亮這樣做沒有履行的義務是 。(2分)除小亮外還應承擔法律責任的有。(2分)
情境三小麗家新買了一套商品房,入住不久發現因建造質量問題出現了墻面裂縫,經多次與開發商解決未果。開發商侵犯了消費者的權利是 。(2分)小麗家還能采取的維權途徑有 。(寫出一條)。(2分)
【09-15】【明辨是非,健康成長】15.(12分)有關統計資料表明:我國互聯網發展迅猛,網民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一;截至2008年底,我國網民總數已接近3億,中學生上網成為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
(1)初中學生小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經過一家網吧門口。網吧老板對他說:“小同學,進來玩玩。”
小峰正確的做法是 。(2分)小峰這樣做的理由是 。(2分)
(2)初中學生小文上網成癮,有時甚至逃課上網玩游戲。請你告訴小文沉迷于網絡有哪些危害?(4分)
(3)2009年1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七部委聯合部署在全國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活動,堅決遏制網上低俗之風蔓延,進一步凈化網絡環境,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請回答:國家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進行特殊保護?(4分)
【10-15】【遵守法律弘揚美德】15.(12分)探究情境,回答問題。
情景一:魏某和朋友一起喝酒。酒后,他堅持要自己開車回家。
(1)如果你是魏某的朋友,此時你會____________。(2分)(2)你這樣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2分)
情境二:周某生前育有一兒一女,去世時留下了一筆存款。已出嫁的女兒小芳要求分得一部分存款,但兒子小虎卻將這筆存款獨自占有。
(1)小芳被小虎侵犯的權利是____________。(2分)(2)小芳要求分得存款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2分)
情境三:小山同學不小心將墨水弄到小昆同學新衣服,小山連忙道歉,小昆笑說:“沒關系。”
(1)小昆的態度體現的美德是_____________。(2分)(2)具有這種美德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2分)
(二)解題技巧:
(1)認真領會情景主題。情景材料一般反映的是社會生活或學生生活的一個片段,要仔細分析,充分認識和理解情景材料的內容,明確情景材料所表現的主題。這樣我們才能抓住關鍵,解答好此類試題。
(2)回歸教材,找準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情景材料所反映的主題,往往與教材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應善于思考分析有哪些教材知識與情景材料有關,并將二者有機結圭起來,深人領會情景材料的內涵,判斷情景材料提供的情景行為是否符合教材的觀點。
(3)聯系實際,科學整合答案。注重考查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對情景材料所反映的問題或事實,應與現實生活情景進行對照,結合所學知識認真分析有關情景行為的正確與否。要善于發散思維,從多角度視察、分析相關情景,努力從多方面尋求答案,從而在比較中提出較為科學合理的觀點、做法或理由等。
題型:五 漫畫類
(一)真題列舉
【07-13】. [倡導文明旅游](8分)觀察下列漫畫,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漫畫反映了什么現象?(4分)
(2)結合漫畫,說一說應該怎樣做一個文明的旅游者。(4分)
【08-13】.[透視現象明理踐行]13.(8分)觀察下列漫畫,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這兩幅漫畫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3分)
(2)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公民應試怎樣去做?(5分)
【10-13】.【平安校園你我共建】 13.(8分)觀察漫畫,回答問題。
(1)右圖反映的主題是什么?(3分)
(2)列舉兩例你身邊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選擇其中一例,說說如
果你遇到這種 情況時的正確做法。(5分)
(二)解題技巧:
漫畫題寓意深刻,形式活潑,且有很強的時代性和現實性。解答好漫畫題主要做到“三步走”
① 析漫畫,點本意 首先,要觀察漫畫的寓意,把漫畫區分為諷刺性質的、頌揚性質的、引導性質的;其次,觀察漫畫的標題,這是溝通漫畫與教材的橋;
再次,觀察漫畫中人物的角色、表情、動作、語言、文字等。
② 連教材,覓“結合”試題在書外,理論在教材。
在觀察漫畫基礎上,聯系教材有關內容,多角度進行分析,尋找漫畫與教材的結合點,這是解題關鍵。
③ 組答案,亮觀點
針對漫畫所反映的問題,抓住漫畫和教材的結合點,亮出觀點,組織答案,這是最重要的一步。
附 :辨析題解題攻略總結
1.找準“辯”點,認清要辨別的是什么(what);
2.重點在“析”,要分析清楚為什么(why)是正確的或者為什么是錯誤的;
3.避免單向思維,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對于正確的觀點可以從意義、影響、地位、作用等角度中的一個或多個進行分析,對于錯誤的可以從錯誤的地方、原因、危害、正確的觀點等一個方面或多個方面來分析。
5.最后要有升華(做法、態度、覺悟等。how),也即是正確的觀點是什么、或者我們的態度、做法是什么,要有自己的覺悟。6.組織答案時要分層次,有要點,標序號。
題型六 圖表類
圖表題是考查學生獲取信息、整合處理信息能力的一種重要的綜合性題型。把握圖表題的特點,了解其新變化,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對于提高考生圖表題的解題能力極為重要。
15歲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單位:年) | |
東部地區 | 8.16 |
中部地區 | 7.87 |
西部地區 | 7.12 |
GDP(單位:億元) | GDP(單位:億元) | |
東部地區 | 70350 | 13095 |
中部地區 | 31096 | 7076 |
西部地區 | 15882 | 5540 |
◆例題:
我國東、中、西部地區GDP及人均GDP比較(2002年)
我國東、中、西部地區15歲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比較2000年)
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教育發展狀況的基本內容。
注:GDP即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總量,人均GDP評價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富裕程度。
⑴請你用所學知識說明:這兩張表格聯系起來看,可得出什么結論?
⑵有的同學在研究“教育與人才”時說:“一個人接受教育年限越長,學的知識越多,就一定能成為人才。”請作簡要說明。
解題思路:做到三個“三”
1、 三讀
①讀圖表。圖表一般由標題、時間、項目、數據等構成。標題總攬和規定著表格的基本內容:項目則把各種數據按照一定的類別劃分開來,按照一定的關系有序地進行排列。如果沒有標題和項目的統領,數據就是一堆雜亂無章的東西。
②讀注文。圖表下的注文對圖表起補充作用,對答題思路有提示作用,是圖表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③ 讀設問。圖表是為設問服務的,設問是命題測試的意圖的直接表示,帶有很強的指向性。讀設問,一要弄懂各問分別問的是什么,二要弄懂各問之間的內在聯系。
2、 三比
①縱向比較。縱向比較就是對同一項目內的數據進行比較。它反映的是一事物自身變化發展的趨勢。
②橫向比較。通過橫向比較,可以發現不同事物再發展過程中的差異性,從而加深對事物的認識。
③ 表與表之間的比較分析。圖表與圖表之間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存在著一定的聯系。經過細心的比較,抓住聯系,就會產生新的認識。
3、 三到
① 由數字到術語。圖表型主觀題往往以數字來表達某種現象,在回答問題時必須用術語概括出這一現象。②由現象到本質。認識事物的現象還不夠,必須抓住事物的本質。所以我們必須接、揭示出背后的本質聯系。
③由理論到實踐。中考不僅僅考查我們認識問題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考查我們在理論指導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題型:七 活動類
(一)、主題班會
◆例題某校初三⑴班在第三個法制宣傳日到來之際,準備進行法制宣傳活動。
①活動主題:答:公民與法、青少年與法。
②活動目的:答:通過活動,增強同學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做一個有高度法制觀念的好公民。
③活動準備:答:進行社會調查、收集資料或圖片、寫發言稿等。
④主題班會活動步驟:答:第一步,主持入宣布班會開始。 第二步,觀看普法錄像或宣傳材料。
第三步,分組討論、交流收集的有關材料。 第四步,小組代表發言。
第五步老師總結發言,對同學提出希望和要求
(二)、社會調查
◆例題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請你對學校周圍環境問題進行一次社會調查。
⑴.調查課題:答:學校周圍環境問題。⑵.調查方法:答:問卷調查、觀察記錄等。
⑶.調查對象:答:學校周邊工廠、居民、中學生、環保部門等。
⑷.調查目的:答:幫助人們認清環境問題的嚴峻性及危害,提高入們的環保意識,自覺參與環保,共創美好家園。
⑸.調查問題:答:①你身邊存在哪些環境問題?②你經常參加環保行動嗎?③你知道我國環保方面的法律嗎?
⑹.通過調查,你知道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嗎?環境問題有何危害?
答:原因:來自人口的壓力,構成對中國生態環境的最大威脅,入們迫于生存,破壞了環境;中國工業化起步晚,起點低,面臨快速發展的重任,容易使人們注重經濟而忽視生態環境。
危害: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直接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⑺.活動步驟: 答:第一步,擬定好調查提綱,明確組員職責;第二步:實地調查;
第三步,就調查結果進行交流討論,分析產生問題原因;第四步,寫成調查報告,向有關部門獻計獻策。
⑻.請你就存在的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幾條解決的建議。
答:①通過媒體加大環保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②全面規劃,科學布局,保持生態平衡,防止污染;③積極鼓勵開發和使用環保產品;④對違反環境保護法的企業和個人給予行政和法律制裁。
⑼.面對嚴峻的環境問題,國家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答: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
⑽.作為中學生,你能為保護環境做點什么?
答:作為中學生,我們應高度警惕生態環境惡化所引起的問題,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保護環境,守護我們的家園。要愛護花草樹木。要積極參加環境綠化,植樹造林活動。要愛護校園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要勇于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
(三)、活動設計
◆例題(05河南)暑假將至,班主任老師計劃組織同學們就近到省內有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請你設計一下活動方案,具體可以人以下幾方面考慮:
⑴.請選擇一個地點去參觀學習,從歷史角度陳述你選擇的理由。(4分)
答:確定地點必須在本省內,陳述的史實要與所確定的地點聯系密切、正確。
⑵.參觀學習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4分)答:①維護參觀秩序,遵守參觀紀律,自覺守法,文明參觀;②愛護文物,不在文物上亂刻亂寫亂畫;③注意安全。
⑶.簡要指出開展本次活動的意義。(4分)
答:①有利于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全體公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②有利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自覺向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輩學習;③有利于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④有利于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四)、黑板報、板報、手抄報
◆例題 (05南寧)當前我市正奮力沖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目標。、市政府強調:要以創建文明城市為抓手,努力構建和諧南寧。同時以城鄉共建為載體,著力提高農村文明程度。
某校九年級(1)班以“創建全國文明城,樹立南寧新形象”為主題開展手抄報比賽。如果下圖是你的手抄的報欄目設計,請按要求寫出欄目內容。(文中不能涉及真實村名、校名和姓名)
⑴.結合材料,根據你的理解,完成“我心目中的文明城(村)”欄目。(4分)
答:如:我心中的文明城就是綠樹環繞、空氣清新、街道干凈、經濟繁榮、政治民主、市民互相關愛、團結合作、遵紀守法,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⑵.運用所學的知識,自擬欄目標題,完成手抄報中“待完成欄目”的內容(不能與其他欄目內容相同)。(4分)
答:如:共建“中國綠城”。內容要點為:號召全市人民一起為把我市建設成為“中國綠城”在而努力。
⑶.請你結合當地的實際,為創建文明城(村)獻一策。(2分)
答:如:①加強對服務場所消防設施的檢查,堵住安全漏洞。②加強對村民進行衛生習慣養成教育,改善村里的環境衛生。
(五)、辯論會
◆例題(05安徽)手機已成為目前中學生的新寵,成為中學校園里一道流行色,同時,由手機引發的種種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思考。某校就“中學生在校能不能使用手機”舉行了一場辯論會。
甲方觀點:中學生在校能使用手機乙方觀點:中學生在校不能使用手機
你贊成哪方觀點?請陳述你的理由。(8分)
答:如選擇贊成甲方,可用理由:①手機是學生的合法財產,學生有權攜帶和使用;②學生使用手機的通信自由受法律保護;③使用手機可以方便生活,便于交往等;④能使用,但要分場合,如上課時不使用等。
如選擇贊成乙方觀點。可用理由:①上課使用會干擾教學秩序,影響自己和他人的學習;②會因接受不良信息影響自身的健康成長;③中學生尚無收入來源,使用手機容易加重家庭經濟負擔;④會助長攀比消費心理等。
(六)、倡議書(建議書與之類似)
◆例題 (05河南) 關于建設和諧校園的倡議
同學們:
在我國全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建設和諧校園是全體同學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我們特向大家發出如下倡議:
⑴遵守校紀校規,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⑵舉止文明,不說臟話,不罵人、不打架。
⑶尊重老師,團結同學,誠實守信,言行一致。 ⑷認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優美。
⑸愛護公物,注意安全。 ⑹使用禮貌用語,做到禮貌待人。
同學們,建設和諧校園是我們共同的心愿,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吧!
××班委會
看了中考思想品德答題技巧指導還看:
1.2017中考思想品德的答題技巧
2.初中思想品德中考指導之選擇題解題方法
3.如何做好思想品德中考復習
4.中考政治答題技巧全攻略
5.2017中考政治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