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解題技巧歸納匯總
一、積累與運用
1、根據拼音寫漢字:正確、準確的抄寫,不可多抄,不可漏抄,注意標點符號的規范,若看拼音寫的漢字不會寫,應寫上一個同音字,切不可空著。
2、填詞:(以現代文語段積累中的內容為主)
(1)反義詞;
(2)遞進關系:題目中如果出現有“乃至、甚至、不僅……而且……”等詞要仔細分析所選詞語的表意程度的深淺
(3)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要關注待選詞語和比喻、擬人對象的對應關系
3、修改病句
找準主謂賓:確定動詞,動詞之前發出行為的人或事物為主語,動詞之后承受行為的人或事物為賓語,發現是否缺主語、缺賓語或主賓、動賓搭配不當。
補充:(1)句中有多個主語,只有一個謂語動詞時,考慮主賓搭配不當,方法為為每個主語尋找一個合適的謂語動詞。
(2)當句中有多個賓語,卻只有一個謂語動詞時,考慮動賓搭配不當,方法為為每個賓語搭配一個合適的謂語動詞。
4、排序還原:①主語一致,同一句中的不同分句的主語應是同一個;
?、谡Z境一致,主句和備選句所營造的氛圍或感情基調應是一致的;
?、劬渥咏Y構一致,當選項中各個分句的結構已經一致的時候,短句前,長句后;
④考慮邏輯順序,找準中心句(觀點句),區別材料句,按照總分總、總分或分總、時間、空間、思維的順序排列。
5、選題:分析主題,抓住關鍵詞,然后分析主題類型
(1)劃分小方面,每一個小的方面就是一個選題。
(2)已經是個小范疇的主題或是具體的一個活動了,則在關鍵詞的后面加上“意義、目的、原因、益處、弊端”等詞構成選題。
6、活動設計題:表現形式為“以……為內容|主題開展……”,常見的活動方式有:
(1)親自體驗解決問題:查資料、采訪、主題班會
(2)競賽活動:演講、詩歌朗誦、作文競賽、書法比賽、辯論
(3)展覽類:書抄報、展板、黑板報
(4)講座類:知識座談、討論會、名家講座、交流活動
(5)趣味活動類:對聯、燈謎、成語接龍
7、口語交際:表態(是否同意觀點),針對矛盾點提出合理解決方法或指出采取正確態度的好處,提出請求要說明目的,禮貌委婉,注意稱謂。
8、材料分析概括題:找出所有材料的共同點也就是都談到的問題,一般來說在所有材料中都反復出現的詞或短語就是關鍵詞,或所有材料中信息量最小的一則就是所有材料的共同信息。
9、材料選擇題:指明每一則材料的主旨內容,符合主題要求的就是合適的材料。
10、圖表分析:首先了解圖表調查的內容或目的(題目中會告知),然后橫向比較、縱向比較得出各自結論(展現在草稿紙上),接著結合題目中告訴的圖表內容或目的將橫縱向結論提煉整合起來為最終結論,將最終結論同橫縱向結論相比較進行檢查
二、文言文閱讀
1、解釋加點字:提倡首選組詞法,即首先聯系這個詞或字在現代漢語中的意思,當組詞法無法譯出該詞時,則選用意譯法,尤其關注詞類活用、通假字、使動、意動、一詞多用等現象。
2、翻譯句子一定做到逐字翻譯,表意流暢,語氣正確。
3、分析人物形象時可以根據分值確定要點的個數,從文中找到人物的所有行為,逐一分析,然后進行整合,切不可將同一要點反復陳述。
三、現代文閱讀
(一)常見加點詞語品析
答題格式:A。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一般情況不可以,特別是書上的原文時);
B。比較刪去前后意義上的差別(刪去某詞后句子的意思是……,有這個詞句子的意思是……);
C。刪去后語境有何變化(選用:①體現語言的準確、嚴密、生動;②與事實不符;③太絕對了;④是作者的一種猜測)
加點詞類型:
1、表推測,說明結論或說明對象的特點、某方面的作用不確定,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2、從時間上限制,說明結論或說明對象的特點、某方面的作用在一定的時間段成立,在別的時間段不一定也是如此,在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3、從范圍上限制,說明結論或說明對象的特點、某方面的作用在某一范圍內成立,在別的范圍不一定如此,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4、表信息來源,說明結論或說明對象的特點、某方面的作用是根據某一方面的信息總結得出的,在其他方面不一定也成立,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5、表約數,說明數量無法確切獲得,是估計得出的,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6、表程度,表明說明對象的作用大小(比如處于首位)
(二)篩選題:從文中確定關鍵詞或中心句作答
(三)選擇題:一定將每個選項涉及的內容都還原到文中去,不憑印象作答
(四)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題格式:此句用何種方法表明了此句的說明對象的何種特征(說明文常用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引名言等);
此句用何種論證方法表明了何種論點或觀點,對中心論點起到了何種作用,在文中起到了總結,總起,過渡、強調,使形象、通俗易懂等作用(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