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高考志愿技巧竅門
1、選擇哪個學校
在這提醒朋友們,填報的幾個志愿中一定要注意梯度,尤其是分數正好卡線的朋友。不要一味的追求名校,把所有志愿選擇同一層次的學校,更忌全部志愿扎堆名校。
2、選擇什么專業
其實專業并無冷熱之分,就算當時火熱,誰也說不上等你畢業的時候會是什么樣。而且,大學畢業后,很大一部分人從事的工作與自己的專業不對口。選擇專業最主要的是結合自己的興趣和基礎,或者畢業后想從事的工作有特殊要求的專業,比如想當醫生,就得選擇相對應的專業。
3、盡早了解填報的相關信息
不要高考完就一味的進入瘋狂模式,要盡早的去了解學校和專業。很多名稱看起來相似的專業其實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禪意是非常大的。舉個例子: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壓根不能當牙醫,能當牙醫的是口腔醫學專業。所以不要等到該填報了,才想起來去了解。
如何報高考志愿詳細指導
方法一:線差法
線差法的“線”是指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也叫省控線。例如一本線,二本線等等。線差法就是比較考生線差與院校線差來填報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線差是高考成績與省控線的差值,院校線差就是錄取平均分與省控線之間的差值。為避免偶然性,專家建議中采用院校近幾年的平均線差(即線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線差來比較。
考生的線差超過院校的線差均值,則錄取的幾率就比較大。
方法二: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績分科類排名或位次來選擇填報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選院校或專業前幾年錄取考生的排名,擬報院校才有錄取機會。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錄取是從高到低按照排名來進行的。如果我們選擇志愿也這樣做,得出的結果就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位次法的機理是在全省考試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錄取實力。如果用來評價院校,那么錄取線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錄取實力。
方法三:線差為主,位次為輔
從使用范圍來看,大多數人都在使用線差,而非排名。線差法適合各個層次的考生,不管是重點批次,還是普通批次。而通過數據統計表明,排名法在層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適用,并不適合所有層次的考生,越往后面這種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應該以使用錄取平均分線差均值篩選學校為主,以位次法為輔。在線差法與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況下,考生可以優先使用其中一種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種加以檢驗,兩者的分析數據應該大致吻合。
志愿填報要注意什么
1.避免全部填報熱門學校或專業,如果分數有所不足,不一定要全部填報熱門學校或專業,這樣很容易造成落榜。因此可以“熱門”和“冷門”結合,既填報熱門學校或專業,也填報自己能接受的冷門學校或專業,增加錄取機會。
2.填報第一志愿要慎重,平行志愿實行的是一輪投檔,因此考生只有一次投檔機會,所以填報志愿需慎重,雖然要參考往年分數線情況,但也不可照搬。建議最后一個學校的填報要保險一些,可以考慮往年報考人數不足或招過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學校。
考生在選擇志愿時特別要注意以下問題
專業志愿不愿意調劑
近年來錄取過程中被高校退檔的考生,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所報專業滿額且不服從專業調劑”。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績在所有投入該校的考生中位次排名不是很高,只填報一個或幾個專業志愿,并且不愿意調劑到其他專業,投檔后被退檔的風險就很高。
由于平行志愿實行一次投檔,一旦被已投檔高校退檔后,考生電子檔案就無法再投往其所填報志愿中的其他任何高校,只能參加本批次征集志愿錄取或參加后續批次的錄取。
忽視院校相關要求
有些批次和學校對考生的條件有限制,考生不能盲目填報,如公安高校等學校或專業對身體條件有要求;貧困專項、農村學生專項計劃都只招收通過資格審查符合條件的考生;有些專業對考生的民族身份有一定的限制,有些還對考生所報專業相關的科目成績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有的高校要求考生有外語口試成績,有的專業對考生的語文、數學或綜合科目等單科成績有要求。如果填報了不符合相關條件的高校或專業,則不可能被錄取;如果弄虛作假,學校復查發現后也會按照有關管理規定進行退學等處理。
對平行志愿投檔模式理解不充分
平行志愿錄取過程遵循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個條件是根據考生填報志愿的高校投檔,第二個條件是根據考生的專業志愿進行錄取。第一個條件是第二個條件的前提,只有考生的檔案投入所報志愿高校后,高校才會根據考生的專業志愿進行錄取。
平行志愿可給考生增加選擇機會只在第一個條件中起作用,與第二個條件沒有關系。有的考生與家長沒有理解平行志愿投檔的原則,認為投入自己所填報的第一個高校后如不能被所報專業錄取,不服從專業調劑就會被投入他所報的第二所高校,如第二所高校還不能錄取就會再被投入第三所高校,以此類推。
這是對平行志愿及專業錄取根本性的誤解,考生檔案只能被投入幾個志愿中的一所高校,被退檔后不能再被投入所報志愿中的其他高校。
院校志愿填報順序不當
若考生在填報時沒有兼顧自身的實力,填報的志愿偏高,或沒有梯度等,也可能出現高分落榜。如某考生填報志愿為復旦、上海交大、上外、上海財經大學,若其考分未達到復旦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這樣的填報方式,就可能高分落榜。因為各院校是同時投檔并錄取的。
盲目放棄某些批次志愿填報
每年都有少數考生只填報某一個批次的志愿,其他批次志愿不填報,這樣落選風險就較大。從近年錄取情況來年看,有些高考成績達到了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只填報本科一批志愿,不填報后續批次的志愿,當因各種原因沒有被本科一批高校錄取時,也就失去了后續批次錄取的機會。有的考生每一個批次只填一個高校志愿,不填報其他志愿,這樣也極大地增加了落選的風險。
平行志愿仍然有落選的風險
一般落選存在兩種情況:一是考生自身原因造成的落選。考生被投檔后,如果總分相對較低、或單科分數相對較低、或所報專業已錄取滿額又不服從專業調劑、或身體狀況不符合所報專業培養要求等,就可能被退檔而造成落選;
二是填報志愿過高而造成的落選。
如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高校都過高,也就是說考生的分數未達到所有填報高校的投檔分數,考生檔案不能被投出而造成落選。
因此,考生填報志愿之前,務必要認真閱讀擬報考高校的招生章程,根據省招辦(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高校在陜錄取批次及分專業招生計劃,選擇學校和專業志愿。我省從20_年開始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大大減少了以往梯度志愿造成的考生落選現象。但平行志愿并非毫無風險,如果志愿選擇不當,落選的風險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