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篇1】
平行志愿也有自然順序
一是志愿并列,考生所填報的多個院校志愿屬于并列關系,即在同一投檔時間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檢索;
二是分數優先,在檢索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前,首先要將所有考生分文史、理工類按投檔分(高考總分加政策照顧分)從高分到低分進行位次排列,投檔檢索時,先從最高位次考生志愿檢索,再依次檢索以后位次的考生志愿;
三是遵循志愿,考生所填報的多個院校志愿雖然屬于并列關系但是院校志愿欄目之間仍有自然排列順序,檢索時,是按考生填報排列的院校順序依次進行的,當考生的投檔分符合首先被檢索到的院校投檔線時,該生即投到該院校,由高校擇優錄取,考生檔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檢索該生的其它志愿;
四是一輪投檔,因考生所填報的志愿是平行的,故投檔檢索只能進行一輪,如果考生因幾個平行志愿均未滿足院校條件而未被投檔,或投檔后由于某種客觀原因被退檔時,可以參加同批次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檔檢索。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錄取”。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順序,并不是只要成績達到所填報的4個平行志愿院校錄取條件,就可能會被4所平行志愿院校同時錄取。而是只要考生檔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檢索,對每個考生而言投檔錄取機會仍然只有一次。
一個位次對應一個考生
考生的投檔分是考生高考成績總分加上固定的政策性照顧加分后的分數(是判斷考生是否向高校投檔的基本依據)。比如,某考生高考總分是590分,如果他是省優秀學生,按我省政策,他可以享受20分政策性照顧加分,他的投檔分就是610分。
位次是考生的投檔分在文史類或理工類排序中所處的具體位置。平行志愿是從高分到低分對考生逐個檢索,當遇到同科類同批次同分考生時,計算機是無法判斷先檢索誰后檢索誰,因此必須分科類對同分考生按照事先確定的排序規則排出一個位次,一個位次對應一個考生。位次是惟一的,計算機可以按位次對考生逐個檢索。
那么平行志愿是不是只對高分考生有利呢?省高招辦專業人士指出,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意義在于,它對于不同批次不同分數的考生都增加了選擇面,每個考生可以同時填上幾所梯度層次的高校,特別是每一批次都有其相對高分考生,選擇面和受益面更明顯,因此平行志愿對高分考生有利的同時,也一樣增加了其他考生的投檔機會。
平行志愿風險注意規避
目前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風險,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長的重視。
由于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出,一輪投檔后不可能補投。考生被投檔后,如果成績相對較低、專業不服從調劑、不符合特殊專業的體檢要求、不符合某些專業的單科成績要求等,高校就可能將檔案退回。而一旦出現退檔,考生只有參加征求志愿填報或下一批次錄取。
同時,考生定位不恰當、志愿梯度不合適也是造成落榜的重要因素。如考生填報的4個平行志愿都過高,投檔分未能達到院校的投檔線,考生檔案就不可能被投出。如果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之間沒有適當的“梯度”,則該考生被投檔的機會將大為減少,相當于自己把原有的4次機會變成一次機會,那樣變成了如果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續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還高,則后面的平行志愿顯然也都無法投檔。
把握順序記住參考口訣
從理論上講,實行平行志愿后,幾所好大學可以同時填報了,但考生和家長必須注意順序。因為平行志愿投檔,是按考生平行志愿所列各院校的先后順序依次檢索的,一旦符合條件,檔案即投向先檢索的高校。如果平行志愿的順序不合理或所填報院校近年錄取分數線相對于自己的分數均較高,也可能導致考生與較好院校失之交臂,甚至無法出檔。
如何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間的順序?請家長和考生記住參考“口訣”——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即把握好沖、穩、保、墊之間的梯度關系。
在填報平行志愿時,考生不妨將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志愿A,將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對口”學校作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學校,志愿D則填“墊底”學校。這樣的話,幾所學校就形成了梯度配置的順序,可避免“高分低就”帶來的懊悔,也防萬一沒達到較好院校的投檔分,也有相應的院校可讀,不至于落到低批次院校或落榜。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一沖”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沖。
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篇2】
第一,看高考分數和位次,第二,看本校分,第三,看要選擇的院校,第四,看專業。
教你如何篩選目標院校
第一,看高考分數;第二,看具體層次;第三,看專業;第四,看地域。
沒有明確目標怎樣確定志愿
第一,鐘情院校型;第二,鐘情專業型;第三,混合模式型。
廣東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篇3】
(一)了解招生錄取政策。考生填報志愿前,要認真查閱省招生委員會《關于做好廣東省20__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粵招〔20__〕2號),了解平行志愿、順序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批次、志愿填報、投檔原則;登錄擬填報高校網站和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https://gaokao.chsi.com.cn),了解擬填報高校的招生章程,特別是招生專業的錄取規則、身體條件限制等要求。
(二)查閱招生專業目錄。考生根據本人高考成績、排位和《關于公布廣東省20__年普通高考考生成績各分數段數據的通知》中各分數段的人數情況,查閱省招生辦公室編寫的《廣東省20__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普通類物理版”“普通類歷史版”“體育藝術版”)(下稱《招生專業目錄》)、《廣東省20__年普通高等學校志愿填報指南》,以及省教育考試院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布的《廣東省20__年普通高等學校特殊類型招生專業目錄》,選擇適合的高校和專業進行填報。
志愿填報期間,務必要密切關注省教育考試院官網(https://eea.gd.gov.cn)和省教育考試院官方微信公眾號(ID號:gdsksy)上關于增補或更正《招生專業目錄》的信息。
(三)對照招生體檢要求。考生要認真閱讀《招生專業目錄》重要說明及高校招生章程,對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和本人體檢情況,選擇合適的專業填報。對于規定不宜就讀的專業,考生不應填報,如因此被高校退檔,后果由考生自負。
(四)擬定志愿表草稿表。考生上網填報志愿前,可預先填寫《廣東省20__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表》(見附件,下稱《考生志愿表》),該表可在省教育考試院官方微信公眾號下載。
(五)網上填報志愿及網上確認
1.錄入院校志愿。考生須在規定時間內憑本人高考報名時的考生號和密碼登錄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如忘記登錄密碼,可通過已經綁定的手機號碼重置密碼),按照事先填寫并校對正確的《考生志愿表》,錄入各批次志愿的院校代碼、院校專業組代碼、專業代碼、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并在網上提交。
考生需逐批次填報志愿,在提交某一批次所填報的志愿后,系統會先進行志愿校驗,如果出現紅色警告字符,則不符合專業招生條件,該批次所填志愿將無法保存,請考生根據提示信息,仔細核對院校代碼、院校專業組代碼、專業代碼,直至修改正確為止。核對該批次志愿無誤后,請保存所填志愿。
2.網上確認志愿。考生填報的所有批次志愿保存后,須進行網上確認。網上確認時,點擊獲取短信驗證碼,并輸入收到的驗證碼(發送到報名時綁定的手機)進行志愿確認。短信驗證碼為6位數字,有效時間為3分鐘,超過有效時間需重新獲取驗證碼。考生未在網上進行志愿確認的,其填報的志愿無效,后果自負。
3.修改志愿時限及次數。考生志愿未在網上確認前,在規定時間內(第一時段:6月28日10:00—6月29日16:00;第二時段:6月29日19:00—7月4日16:00)可多次上網修改本人填報的志愿;考生首次“確認志愿”后,如需更改,可最多進行2次取消志愿確認,修改并重新確認志愿。
取消志愿確認后,無論是否重新修改,都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再次進行網上確認,否則志愿無效。錄取時以考生網上最后確認的志愿為準。
4.填報志愿提醒。在規定的時間內(第一時段:6月29日16:00;第二時段:7月4日16:00)截止后的2小時內(第一時段:6月29日16:00—18:00;第二時段:7月4日16:00—18:00),考生志愿信息不可修改,但可獲取短信驗證碼完成志愿確認。考生應在志愿確認后,及時重新登錄志愿填報系統查看志愿確認狀態。
為避免網絡“塞車”,請考生注意避開志愿填報高峰期,減少連續在線時間,在規定時間內確認完畢。逾期未填報志愿的(含未在規定時間內確認志愿),責任由考生自負。此類考生,只能在相應批次征集志愿階段,補報有缺額計劃的院校專業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