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被篡改高考志愿
如何避免被篡改高考志愿(精選篇2)
高考志愿不但是考生個人意愿的體現,而且也決定了考生未來的學習和前途,甚至決定著他們的人生發展方向。那么一旦考生的高考志愿被人為篡改,也就意味著對考生個人意愿的一種違背,一種選擇權利的剝奪,更是對他們未來人生的一次粗暴干涉與“篡改”。比如有些考生在選擇高校和專業的時候,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與志向所做出的選擇,而一旦志愿被篡改,考生可能就要去那些自己不感興趣,也沒有特長,并且志不在此的專業學習,這對考生未來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可想而知。
如何避免被篡改高考志愿(精選篇3)
第一,報名密碼保管好
高考報考的個人信息及密碼不能隨意告訴他們,因為這是進入個人高考信息系統的鑰匙,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獲得,很有可能篡改你的報考信息,這會讓自己比較被動,因此,報考密碼一定要妥善保管,即使關系最親密的朋友,也不要輕易泄露。
第二,信息清楚好查證
填報任何學生信息時,都要認真、全面、準確,與戶口本和實際情況高度一致。這樣既保證了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一旦出現意外,也能夠為后續的處理工作提供方便。
第三,聯系方式要可靠
填報志愿時,聯系電話、收件地址一定要填自己的、父母的。切不可留同學、朋友的聯系方式。
第四,及時查詢錄取結果
一旦知道自己的分數超過了報考學校,但沒有收到錄取通知,要及時和學校老師或者所報學校招生辦聯系,核實錄取情況,保證第一時間知道錄取結果。
如何避免被篡改高考志愿(精選篇4)
一、營造安全環境對于學校來說,應當盡到安全防范的義務,加強宣傳和管理。特別是如果組織考生在學校里統一填報,就應該為每個考生提供獨立的操作空間和時間,不要讓大家圍著一臺電腦去操作。現在高考考場的安全保障措施已經很成熟了,志愿填報系統的安全保障水平也應該提高,比如強制修改初始密碼,增加電話提醒、短信驗證、手機掃碼登錄或者指紋識別等功能。
二、加強法治教育
篡改事件的發生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個別考生急功近利的心態。篡改他人志愿的行為不正確想必都知道,可是他們仍然選擇去做,與本身法治意識比較淡薄有關,沒有意識到可能違法,這也說明校園中的法治教育還有缺失。十七八歲的年紀,不管是施害人還是被害人,都還是青少年。為了自己能考上,就改了別人的志愿。這說明目前的教育過于看重分數,而忽視了法治理念、法治意識的培養。應該培養健全的人格,引導考生們認識到高考只是人生的開始,要正確地面對得失成敗,同時要樹立基本的規則意識,讓考生們知道哪些事情不可觸碰。
三、保管好個人信息
縱觀近年來發生的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賬號和密碼泄露往往是直接原因。這與被篡改者自身疏忽大意有很大的關系。高考填報志愿是關系到考生前途命運的事情。每個考生都應該提高安全意識,不要向別人包括同窗好友透露自己賬號、密碼,填報的時候也應該獨立操作。如果每個人都樹立起安全意識,維護自身權益,篡改志愿這樣的事件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
如何避免被篡改高考志愿(精選篇5)
家長篡改高考志愿的事情時有發生,究其原因,一是家長用自身閱歷和社會經驗去替孩子做出選擇,即所謂的“都是為了你好”,二是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引發,盡管家長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但是他們在失去理智的時候,仍然會做出一些幼稚的舉動。
根據《刑法》二百八十六條第二款規定,違法國家規定,對計算機系統存儲數據進行修改刪除,后果嚴重者,可按照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進行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