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流程有什么
1.投檔后又被退檔的風險。平行志愿的投檔比例在105%以內,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檔后可能會被退檔。退檔的考生,將直接進入征集志愿。被退檔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數在所有被投檔到該學校考生中偏低;填報專業志愿太高,且不服從專業調劑。當然,如果高校實行“進檔即取”的原則,那么,只要分數達到投檔線,服從專業調劑,就不會退檔,落榜風險將大大減少。
2.定位不準確的風險。一種情況是院校定位太高,考生對自己的實力估計過高,所填報的院校志愿投檔分均高于自己的高考分,導致無法被投檔;還有一種情況,院校定位過低,失去了沖更好院校的機會。
3.院校志愿之間沒有梯度的風險。院校志愿梯度要根據高考分數和志愿個數來決定,不能過小,過小會導致沒有梯度,造成志愿浪費;也不能過大,過大容易浪費考生的分數,除非在這個區間沒有考生適合報考的院校。
高考志愿填報流程有什么
高考志愿填報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了解院校和專業信息
在填報志愿前,需要進一步了解各個高校和專業的錄取政策、錄取標準、專業設置等詳細信息。
設定目標和優先選擇
通過對自己高考成績的復盤和排名預估,確定可以報考的院校和專業范圍,并設定優先選擇的學校和專業。
制定備選方案
為了增加錄取機會,可以制定不同的批次、學科類別、學校和專業的備選方案。同時還應著重考慮本省入選計劃內的優先專業和優先高校排名。
綜合評估
將個人情況、所了解的高校及專業進行全面對比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志愿組合。
填寫志愿表并提交
按照所設定的志愿順序填寫志愿表,并按規定時間內按順序提交給所屬招生院校。
核實志愿表
確認自己填寫的志愿表無誤,并核對公示的調劑志愿是否一致,完整的提交給所在學校。
關注錄取結果
關注高考錄取工作的進展,及時處理缺省志愿和退檔志愿等問題,及時聯系所在學校和被錄取的高校進行相關手續辦理,并按時入校報到。
需要注意的是,在填報志愿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嚴格遵守各省市教育招生政策規定,認真聽從專業顧問和良心志愿填報咨詢人員的意見,不盲目跟風、做出合理的選擇。
高考志愿填報流程有什么【篇3】
1、明確各項重要的時間節點。考試結束,接下來還有閱卷、公布成績、公布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結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關注,這些都關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家長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明確各重要事項的時間節點和查詢渠道,做到心中有數,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2、搜集目標院校資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關規定,熟讀目標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主要載體,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需要重點了解其辦學性質(公辦還是民辦)、辦學地點、錄取模式(專業級差、分數清、專業清)、身體限制等內容。
3、查詢目標有關院校、專業近幾年在各批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情況。院校歷年錄取分數(或線上分數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錄取的難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標院校歷年錄取情況對考生填報志愿有極大的指導作用。考生們可以通過查詢院校官網、當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查詢了解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