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六個技巧
考生家長對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才能更好的報高考志愿
2、收集高考信息
一般來說,考生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這么幾條:當地考試院及高校官網、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高考高招類報紙、一些與高考相關的博客、論壇、家長圈,相互交流獲得專業知識。
3、準確定位
高考錄取時是將一定范圍的學生,按其填報的志愿和高考成績進行排位,從高到低,位次越高,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填報高考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據平時成績或模擬成績來定位。
4、知己知彼
填報志愿除了政策法規之外,還有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如學校當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往年在本省的提檔線、專業線、師資力量、專業設置、學科特長、就業及深造情況等等。
5、初選志愿
“初選高考志愿”是結合自己的成績定位,確定目標院校。完成第三、四兩步考生和家長對高考志愿應該已有方向了。
6、模擬填報
“模擬填報高考志愿”就是根據本省、市的志愿設置情況,將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現出來,做一遍真實的模擬。每年在志愿填報中出現的操作失誤、丟失密碼等問題比比皆是,再加上網絡系統繁忙難免手忙腳亂,所以提前模擬有備無患。
高考志愿填報六個技巧篇2
高考填報方式主要分為兩種,具體需要結合考生所在省份(好像部分省份還沒有實行平行志愿):
第一種: 無 調劑填報方式,采用“院校+專業”的報考方式,即1所院校+(5-6)個專業志愿為一個大學志愿。
第二種:組內調劑填報高考志愿方式,采用“專業+院校”報考方式,以“1個專業+1所院校”為一個大學志愿。
歷年高考志愿填報都有人在專業和城市的選擇中糾結和徘徊。
如此一來,學生們不僅能夠自主選擇理想專業去報高考志愿,還能夠報考理想的大學。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以住糾結到底是選專業,還是選學校這個難題。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的。
高考志愿填報六個技巧篇3
1、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報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當考生志愿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檔條件時,計算機系統會將考生電子檔案投檔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時填報的專業志愿不要過少。如果考生只報考某些院校的一兩個專業,當考生檔案被投檔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總分或相關科目成績偏低、不服從院校專業調劑、身體條件受限等原因,面臨投檔后被退檔的風險。
2、高考志愿填報要積極慎重選擇“專業是否服從調劑”。平行志愿投檔錄取中,如考生因專業不服從調劑被退檔,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錄取。因此,如選擇服從專業調劑,會增加被院校錄取的機率,但也有可能會被調劑到不滿意的專業。考生要根據自身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來選擇專業是否服從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