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要避開哪些誤區
本科三批和專科也要在7月底前填報完成,畢竟要確保在最遲在8月中旬收到錄取通知書,除非是一些開學較晚的學校,錄取通知書可以遲一些。
高考志愿填報時間每年都會根據高考錄取工作的實際情況來作出一些調整和變化,但是變化不會很大,考生想知道高考后多久填報志愿,也可以去本省市的考試院,參考一下去年的志愿填報時間。
高考志愿填報要避開哪些誤區(篇2)
一、只看名校,不看專業
只看名校不看專業,一定是一個錯誤的方法,名校也有不好的專業,你選擇了一個好的學校,一個不好的專業,那么畢業之后你也一樣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名校確實是一塊敲門磚,但是他帶給我們的僅僅是踏入市場的入場券。
剩下的,大多數的企業或者公司都是需要看專業的,如果你的專業符合他才會讓你留下,專業不符合,即使你是清華北大畢業的,可能他都會有所考慮。而且,你要考一個編制內的工作,那你就一定要符合專業,這是硬性規定。
二、不仔細看招生章程
選擇一個學校的時候,一定要看他的招生章程,仔細地看一下他的流程,還有了解一下他學校的設施環境,地理位置,這些都是必須要去了解的,不然的話如果選擇了一個野雞學校,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很多人因此而受騙,這樣的話,不僅會浪費我們大學四年的時光,而且還會浪費我們的精力和金錢。選擇學校之前,一定要仔細地看一下他的招生章程,我們報考了之后,那一定要按照他的流程去做,這樣的話比較真實,也不會出錯。
三、全部填報熱門專業
選擇專業肯定也是有方法的,首先你就選擇你自己喜歡的,其實就選擇未來發展好的,但是在這個選擇的過程當中,不能全部報考熱門的專業,熱門的專業,也許未來就變成冷門們的專業。專業是在不停地變化的,一些冷門的專業也是考公的熱門專業。
全部選擇熱門的專業,有錄取不上的風險,畢竟熱門專業,他有著自己的分數線,自己的分數可能剛好夠這個學校的錄取線,你報考這門專業,就會不被錄取,這時候你就要重新填志愿,萬一沒有可以選擇的學校,你的選擇就到了下一個級別。
四、只憑學校和專業名稱來選擇
填報志愿,肯定是要根據自己的成績來的,自己的成績能達到什么樣的水平,這是必須要去看的。也是最重要的工具、有些人只會憑借學校和專業來選擇,完全不看自己的分數,這樣的人就像是蒙著眼睛報名一樣。
這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會導致自己滑檔,最終被其他的學校錄取。本來自己的分數可以考一個好的學校,但是因為你隨便報考,導致只能去讀其他的學校。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基本不存在撿漏,大多數都是要根據自己的分數來進行報考。
五、平行志愿沒有風險,服從調劑會吃虧
所謂的平行志愿,就是你報考的學校,基本都是屬于一個層次的,有的人,他的分數線剛好到了二本,他學校報的全部是二本,這時候一般都會選擇報一個三本,因為這樣比較保險,但是他卻不選擇,直接全部報一樣的。
有的人錄取不上,就會選擇服從調劑,但是有的人完全不甘心,覺得這樣是不好的,就不想要去調劑,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一點,調劑其實不是一件壞事情,也可能會調劑到一個好的學校,平行志愿也是有風險的。
六、照搬往年錄取分數線進行報考
每年的分數線都是不一樣的,都是根據當年的試題難度來進行,全部照搬,往年的分數線這樣是錯誤的,一般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后,分數線也就出來了。我們只要評估一下自己的成績,看一下學校,然后剩下的就等待成績就可以。
七、選擇專業不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
報考自愿的時候,大多數的家長都會插手,因為他們認為一些好的專業的話,然后讓孩子報,這時候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選擇一個專業,首先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然后再結合未來的發展方向,看這個專業是否發展得好、綜合來進行選擇。
高考志愿填報要避開哪些誤區(篇3)
高考志愿填報是考生報考大學或院校、專業的重要過程,以下是一般的高考志愿填報流程:
查閱各高校、專業招生簡章
考生需要查閱各高校、專業的招生簡章,了解招生政策、專業需求、錄取標準等信息,以便綜合考慮選擇志愿的高校和專業。
登錄志愿填報網站
考生需要登錄志愿填報網站,注冊個人賬號,進行個人基本信息填寫和上傳相關證書材料,其中身份證、準考證信息確認等是必須的。
合理安排志愿填報
考生需要按照自己的考試分數和選科情況,以及專業設置、就業前景等因素,設置合理優先順序,在高校志愿中合理安排選填本科一、二、三批、“提前批次”(如藝術類、體育類等)等。
提交、確認志愿
當志愿填報完成后需要對所選擇的志愿進行分批次確認。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確認志愿,將無法修改。在確認填報信息時需細心核對,確定信息無誤后,即可點擊提交志愿填報信息。
志愿調劑
若考生在填報志愿的過程中沒有被錄取,可以參加招生機構提供的志愿調劑服務,基本上只能選擇未滿額的高校或專業志愿。調劑過程中需進行確認,一旦確認填報志愿無法再更改。
發布錄取信息
根據不同的招生院校和專業,發放錄取通知書的時間也會因而有所不同。高校一般會按照招生計劃和招生政策進行錄取,合格的考生會收到錄取通知書或招生簡章或關于錄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