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本科提前批志愿設置
誤區1 只看分數報志愿——重要依據是排名而非分數
高考出分后,考生不能只看分數報志愿,而要參考個人在全市的排名,分析大學和專業組的具體情況,科學填報。
具體來說,查到高考分數后,考生和家長先要有針對性地搜集數據,以往的考生可能要參考最近五年的數據,分析和預測分數的大致走向。
誤區2 眼睛緊盯熱門專業——選專業應以興趣能力為基點
所謂的熱門專業并沒有標準,而是具有相對性和時代特征。如果一味盲目追求熱門,則很有可能陷入“入學是熱門,畢業成冷門”的尷尬局面。考生和家長填報志愿的時候,應該保持對熱門的理性。
誤區3 不服從專業調劑——避免“滑檔”造成“高分低就”
“滑檔”,是指考生一心想讀好大學,過高地估計或忽視了自己的分數所能報考的大學層次,結果導致所報考的院校和專業分數都不夠,出現檔案沒有投遞到所報考的所有志愿的情況。
“退檔”是指雖然考生的檔案已經被投遞到某大學,但是考生沒有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出現:(1)相對于考生所報考的具體招生專業(類),考生的分數較低;(2)考生體檢不合格,所填報的招生專業(類)體檢受限等情況,大學無法錄取該考生,導致考生檔案被退回的情況。
很多家長往往認為“平行志愿提檔不退檔”,卻忽略了“體檢合格且服從專業調劑”這個前提。
誤區4 進了大學再轉專業——建議考生慎重選擇合理規劃
對大部分考生來說,轉專業是可行的,但卻需要花費一定精力和時間成本,希望考生慎重選擇,合理規劃。
誤區5 死磕征集志愿“撿漏”——應理性對待高招“復活賽”
在高招錄取期間,如當前批次高校招生計劃未完成,將根據情況征集考生志愿。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志愿不沖突,它的填報和錄取都在下一批次志愿填報和錄取開始前進行。填報征集志愿的考生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超過當前批次分數線且未被錄取。已經被高校錄取的考生不能參加征集志愿。
想在征集志愿填報中“撿漏”的考生,有不少是出于征集志愿可能會降分的考慮。有降分的可能嗎?的確有。不過,征集志愿填報是一個重新洗牌的過程,是考生重新排隊的過程。在征集志愿的填報與錄取中,專業分數線有可能降,也有可能升。
安徽高考本科提前批志愿設置(篇2)
本科提前批軍事、公費師范、優師專項和免費醫學定向類實行平行志愿,設置A、B、C、D、E、F六所院校平行志愿及院校服從志愿(免費醫學定向不設院校服從和專業服從志愿),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
該批次公安司法、應急消防(含公安司法國家專項計劃)和其他類設1個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及專業服從志愿。
安徽高考本科提前批志愿設置(篇3)
本科提前批分為軍事(含國防生)、公安(含公安現役)、免費師范、免費醫學定向和其他(“定向培養鄉村教師”招生政策另文公布)共5類,軍事(含國防生)、免費師范和免費醫學定向類實行“平行志愿”,設置A、B、C、D、E、F六所院校平行志愿及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院校設4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免費醫學定向不設院校服從和專業服從志愿)。該批次公安、其他類設1個院校志愿,4個專業及專業服從志愿。考生的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只可選報一類。
本科第一批和高職(專科)批的“平行志愿”均包含A、B、C、D、E、F六所院校;本科第二批的“平行志愿”包含A、B、C、D、E、F、G、H、I、J十所院校。本科第一、二批和高職(專科)批的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高職(專科)提前批分為直招士官、免費醫學定向、公安和其他共4類,直招士官、免費醫學定向實行“平行志愿”,設置A、B、C、D、E、F六所院校,每所院校設4個專業志愿(直招士官設專業服從);公安和其他類設1個院校志愿,4個專業及專業服從志愿。考生的高職提前批次志愿只可選報一類。
“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對未完成的計劃及院校追加的計劃,面向批次線上未錄取考生“征集志愿”;同時,批次線下20分以內的考生也可以據此計劃填報“降分征集志愿”,作為批次線上未完成招生計劃院校降分投檔的備檔。“征集志愿”和“降分征集志愿”均包含A、B、C、D、E、F、G、H八所院校志愿(其中高職批設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院校設4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免費醫學定向不設專業服從)。
“征集志愿”錄取結束后,仍未完成計劃的院校及專業按考生填報的“降分征集志愿”進行逐分降分投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