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
(1)成績高低。這是考生被錄取的基礎因素,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的層次和專業去向。包括總分或單科成績、位次等。考生還要注意院校對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提出的具體要求。
(2)院校綜合情況。院校是考生選擇志愿的重要因素,將決定與哪些人在一起學習、到哪里去學習、學些什么。考生在選擇時,既要看院校的歷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綜合辦學實力。
(3)專業和就業。專業是考生志愿選擇的核心因素,一般關系到大學學習的興趣和職業趨向。重點大學有優勢專業、普通院校也有特色專業,是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不能一概而論;考生要選自己喜歡、符合個性特長及院校選考科目范圍的專業,否則院校檔次再高也不選報。專業選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有關,有的專業報考很熱門,但到了就業時卻成了冷門,需要理性判斷。
(4)身體等條件。專業與身體狀況有關聯,有的專業受視力、色覺、器質性健康狀況的限制;部分院校按專業學習要求,會對單科成績和外語口語等方面提出規定;獨立學院、民辦院校和中外合作專業收費較高,其志愿選報還應考慮家庭經濟狀況。
高考志愿填報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精選篇2
收費標準要知曉:
考生不能光圖填寫院校和專業名稱就簡單了事,事先一定要了解清楚學校的收費情況,再根據自身家庭的經濟條件填報志愿。
信息代碼切忌錯:
信息代碼至關重要,各個批次的志愿要準確填寫,學校代碼和專業代碼的填寫均要準確而規范,填寫后同學之間最好相互檢查,或請家長檢查。
高考志愿填報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精選篇3
上網填報志愿,注意填報時限
選擇要填報的批次進入填報頁面,按志愿樣表上的院校代碼和專業代碼填到志愿欄內,千萬不要填錯欄、填錯位。考生每次上網填報志愿都是有時限的,考生每次登陸志愿填報系統后填報時間為30分鐘,應在30分鐘內完成志愿填報,若超過30分鐘,系統將自動退出。如果考生還要填報或修改,可以在15分鐘后再次登陸志愿填報系統。
檢查核對信息,確保準確無誤
網上填報志愿時,院校代碼和專業代碼輸入完畢后,網上志愿填報系統會將所填的代碼轉換成相對應的院校名稱和專業名稱。要閱讀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細核對顯示的院校和專業是不是你想要填報的;如果不是,或出現紅色字體提示的“無效院校”或“無效專業”,說明填錯了代碼,需按正確的代碼更正。
提交保存信息,及時存入系統
填好每一個批次的志愿后,檢查志愿信息無誤后,都要點擊“提交保存”按鈕,保存這個批次的志愿信息。點擊后,系統會提出“志愿信息已經提交保存成功”,考生同時可以保存當前頁面。保存好以后,再開始填報其他批次的志愿。只有點擊了“提交保存”按鈕,填報的志愿信息才會儲存到志愿填報系統中;否則,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沒有填報志愿。
安全退出系統,避免他人篡改
把需要填報的志愿全部填報完畢后,查看相關志愿填報情況,檢查志愿是否完整準確。如果沒有問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安全退出”按鈕,退出網上志愿填報系統,關閉填報志愿的瀏覽器頁面。另外,每次登陸系統查詢信息完成后,或中途離開計算機時,也要按照上述程序安全退出,避免密碼或志愿被他人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