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怎樣填報
高考志愿怎樣填報(篇1)
首先給自己準確定位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衡量,包括考生自己所在的學校類型,學校每年高考情況,自己在學校所處的位置。比如重點中學的中等水平學生第一志愿填報重點大學應該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普通高中的中等水平學生填報志愿時要放低標準和要求。此外,考生還要了解學校近兩年的一本、二本的上線率,文、理科的錄取情況。
填志愿準備要充分
填寫志愿不是說填就填的,需要一個較長的準備過程。在準備時,考生需要了解高校的計劃招生人數、往屆報考人數、生源情況、學校政策和學校優惠條件等問題。另外,在牽涉到具體專業時,每個學校的專業名字相同時專業方向也有可能不同,這種細節問題可能會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展,是需要仔細研究認真對待的。有一些學校會有所謂的“大類專業”,考入后再分專業,這也需要學生事先了解。
專業和學校誰更重要
歷年的考生在報志愿時,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學校和專業之間兩難取舍。因為分數處在一個不高不低的階段,想報一個好些的學校,但是又擔心不能上個好專業,報個好專業又怕進不了好學校。其實,專業與學校的選擇是兩個問題。李老師介紹說,專業是指將來要從事的工作,專業的選擇要從自己的特長、興趣、志向及就業率等角度出發進行選報。而學校的選擇要從自己的實力出發。
填報志愿首先要考慮專業,你要學什么?你將來要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至于學校的選擇要考慮自己的實力,每一類學校都有相同的專業,如果你的分數確實很“懸”,那么學校和專業不可“兼得”,不如首選你自己喜歡的專業,然后再選擇學校。
第一志愿很關鍵
每個批次的第一志愿都是非常關鍵的。現在高校錄取都是志愿優先,投檔也是按志愿順序。如果第一志愿沒被錄取,那么你所填報的同一批次的其他院校也往往錄取滿額,填報的第二、第三志愿都很有可能失去被錄取的機會。因此,選好每一批次的第一志愿非常重要,相同成績、報考相同學校,志愿順序不同,結果也不同。考生要根據自己的實力,選擇具有最大可能性錄取的院校和專業作為第一志愿。寧可分數富余些,也不要冒險報那些沒有把握的院校和專業。
填報志愿講究“梯度”
填報志愿一定要注意梯度。“志愿梯度”不但指志愿學校,也指志愿專業。就是說,不但填報的學校志愿要有梯度,填報同一學校中的專業間也應有梯度。在以往的錄取中,有的考生成績高于他所選報的志愿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但仍未被錄取,其原因在于所填的幾個專業錄取分數相差不多,又都比較高,報考人數也較多,其成績沒有達到所報專業的要求,而又不服從專業調配造成的。因此,考生認真研究分析幾年來院校之間、專業之間形成的自然“梯度”,使填報的志愿能拉開距離,才能增加被錄取的機會。
學校和專業讓孩子自己選
考生填報志愿時,還要聽聽老師的指導性建議。學校、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都有義務給學生提出填報志愿的建議,并積極起到指導性作用,但是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學生手中。
高考志愿怎樣填報(篇2)
不是必須的,但還是建議填滿的。考生如果少填一個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檔機會。每個考生受到成績、加試科目等條件限制,只能參加部分批次的投檔錄取。所以,為了增加參與投檔錄取的機會,也要填滿所有志愿。
如果能在了解學校和專業的基礎上進行最大化選擇那是最好的,畢竟多一個志愿多一個機會。但是如果實在填不滿也沒關系,只要做好“沖”“穩”“保”,確保不會出現滑檔、誤報等等問題就好了。千萬不要為了填滿最終強行湊上一些自己可能不感興趣的專業,最終被錄取到這些專業也會很難辦的。
高考志愿怎樣填報(篇3)
平行志愿
是指在同批次內,可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平行志愿采取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檔,不再補檔的錄取規則。平行志愿分數優先,以考生為維度進行排序,多次檢索機會,一次投檔機會,且都為第一志愿。
1、分數優先
由于高考采用分數值統計排名,故而分數的高低基本決定了考生的最終選擇。分數優先,是指每批次每一階段院校錄取時,高考總分高的考生會優先錄取。
2、遵循志愿
每個考生都會有填寫院校順序,計算機投檔,會按照考生填報順序錄取。
3、一次投檔,不再補檔
一般院校投檔會有模擬投檔,考生模擬投檔后,就會正式投檔,投檔后不再補充,只會出現學校沒錄滿,進行征集志愿。
非平行志愿
也就是順序志愿,指同批次志愿上,有先后順序,會按照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的順序來進行錄取。非平行志愿志愿優先,以院校為維度進行排序。考生多次檢索機會,多次投檔機會,且不同志愿順序要求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