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注意哪些事項
1、選學校沖、穩、保要合理搭配
建議考生準確定位、合理分配,不要全部填報同一層次的高校,增大投檔成功的概率。還要注意高校排列的順序。考生所填的高校雖然平行,但計算機在對考生高校志愿檢索時是按考生填報高校的先后順序依次進行的。
因此,考生要注意高校排列的順序,將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夠得著的理想學校放在前面,將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對口”學校放在中間,后面放幾所低于自己分數的院校做“保底”。
概括地講就是填報的幾所院校應按“從高往低”順序,呈梯次排列;將心中的理想院校盡量填報前幾位。
2、選專業:最喜歡的放前面,服從調劑
填報高招志愿時,不用過多考慮專業分數線。因為省招辦投檔時,只考慮院校的排位;至于安排專業,是各校自己的事。
各校安排專業,大體是兩個辦法,一是分數優先,先滿足高分考生的專業志愿,二是志愿優先,先滿足第一志愿考生志愿。
因此,考生在填報專業時,應把最喜歡的專業放在前面,次喜歡的專業放在后面,幾個專業最好類別相近,以便高校調劑時知道你的喜好和方向。
如果某考生檔案投進某高校,而分數又不能滿足專業要求,那么,這位考生檔案很有可能被退檔,而此時,同批次院校已完成投檔程序,這位考生很有可能會落入下一批次院校。因此,為防止高校退檔,專業最好服從調劑。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哪些事項精選篇2
專業志愿不愿意調劑
近年來錄取過程中被高校退檔的考生,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所報專業滿額且不服從專業調劑”。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績在所有投入該校的考生中位次排名不是很高,只填報一個或幾個專業志愿,并且不愿意調劑到其他專業,投檔后被退檔的風險就很高。
由于平行志愿實行一次投檔,一旦被已投檔高校退檔后,考生電子檔案就無法再投往其所填報志愿中的其他任何高校,只能參加本批次征集志愿錄取或參加后續批次的錄取。
忽視院校相關要求
有些批次和學校對考生的條件有限制,考生不能盲目填報,如公安高校等學校或專業對身體條件有要求;貧困專項、農村學生專項計劃都只招收通過資格審查符合條件的考生;有些專業對考生的民族身份有一定的限制,有些還對考生所報專業相關的科目成績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有的高校要求考生有外語口試成績,有的專業對考生的語文、數學或綜合科目等單科成績有要求。如果填報了不符合相關條件的高校或專業,則不可能被錄取;如果弄虛作假,學校復查發現后也會按照有關管理規定進行退學等處理。
對平行志愿投檔模式理解不充分
平行志愿錄取過程遵循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個條件是根據考生填報志愿的高校投檔,第二個條件是根據考生的專業志愿進行錄取。第一個條件是第二個條件的前提,只有考生的檔案投入所報志愿高校后,高校才會根據考生的專業志愿進行錄取。
平行志愿可給考生增加選擇機會只在第一個條件中起作用,與第二個條件沒有關系。有的考生與家長沒有理解平行志愿投檔的原則,認為投入自己所填報的第一個高校后如不能被所報專業錄取,不服從專業調劑就會被投入他所報的第二所高校,如第二所高校還不能錄取就會再被投入第三所高校,以此類推。
這是對平行志愿及專業錄取根本性的誤解,考生檔案只能被投入幾個志愿中的一所高校,被退檔后不能再被投入所報志愿中的其他高校。
院校志愿填報順序不當
若考生在填報時沒有兼顧自身的實力,填報的志愿偏高,或沒有梯度等,也可能出現高分落榜。如某考生填報志愿為復旦、上海交大、上外、上海財經大學,若其考分未達到復旦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這樣的填報方式,就可能高分落榜。因為各院校是同時投檔并錄取的。
盲目放棄某些批次志愿填報
每年都有少數考生只填報某一個批次的志愿,其他批次志愿不填報,這樣落選風險就較大。從近年錄取情況來年看,有些高考成績達到了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只填報本科一批志愿,不填報后續批次的志愿,當因各種原因沒有被本科一批高校錄取時,也就失去了后續批次錄取的機會。有的考生每一個批次只填一個高校志愿,不填報其他志愿,這樣也極大地增加了落選的風險。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哪些事項精選篇3
一般落選存在兩種情況:一是考生自身原因造成的落選。考生被投檔后,如果總分相對較低、或單科分數相對較低、或所報專業已錄取滿額又不服從專業調劑、或身體狀況不符合所報專業培養要求等,就可能被退檔而造成落選;
二是填報志愿過高而造成的落選。
如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高校都過高,也就是說考生的分數未達到所有填報高校的投檔分數,考生檔案不能被投出而造成落選。
因此,考生填報志愿之前,務必要認真閱讀擬報考高校的招生章程,根據省招辦(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高校在陜錄取批次及分專業招生計劃,選擇學校和專業志愿。我省從開始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大大減少了以往梯度志愿造成的考生落選現象。但平行志愿并非毫無風險,如果志愿選擇不當,落選的風險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