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志愿能報幾個大學
高考志愿報考我們會采用“省位次”方法挑選大學,即是用高考成績排名來對比院校招生數據來選擇大學,那我們就需要查找院校近三年招生最低分排名數據。第一個方法去所在省份教育考試院查找,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你想要的招生數據;第二個方法直接在網上搜索“某年某省份本科批院校投檔線”,甚至你可以找出別人統計好的院校近三年招生數據。
我們可以選擇出40所大學或60所大學,選擇如此多的大學并一定全部適合我們報考,因為有的大學可能院校位置不好、可能是較高收費、可能綜合實力不強等等,所以我們需要根據報考大學和專業先去篩選大學。我們確定報考大學時要去對比院校招生數據和高考成績數據,看看自己適合不合適報考。
高考報志愿能報幾個大學精選篇2
1、對比往年位次表
高考成績出來之后,這個位次基本都可以知道了,然后對比以往三年的位次表,以此來確定適合自己的專業和報考范圍。
2、對比往年投檔錄取表
對比往年的投檔錄取表,主要看每一個學校的專業錄取分數和位次,重點看最低分,還要看平均分和最高分。對比學校位次,選擇自己要選的學校和專業。
選擇位次1萬到一萬三四之間的學校專業就好,可以把1萬位次上下浮動20%的學校和專業為參考。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選擇時要做好調劑專業的準備,所以一定要看清學校的調劑專業,如果有自己接受不了的專業,就不要選擇這個學校,免得進退兩難。
3、篩選專業,確定學校
篩選專業目的就是結合前面說的,根據自己的特長、目的、未來規劃等等,把不能接受調劑的專業學校去除,把沒有自己喜歡的專業學校也去除,這樣下來可選擇的學校范圍就小了很多,志愿填報學校基本也就可以確定了。
4、注意報考政策
主要就是報考指南和相關政策,看看打算報考學校有沒有新變化,例如有新增專業,或者有新的學校,特別是今年職業教育法改革,會有部分原來專科升本的學校和專業,這個如果適合自己就可以重點關注。
5、第一志愿和保底志愿
第一志愿我們要選擇我們學校專業都喜歡的填寫,這個學校可能不被錄取,但是有希望的,就要放第一志愿,萬一實現了呢!其他志愿也可以按此順序順延。
最后一個一定要填寫保底志愿,為什么這么說呢,如果志愿填報過于認知,可能就會滑檔。所以我們要有退而求其次的態度,選擇一個保底志愿,首先保證我們能升學,不至于最后落空,有了它才能避免滑檔的風險。
例如:你的位次是1萬位次保底的學校的專業盡量選擇本省錄取位次可以在2萬到3萬之間的學校,僅供參考。
6、細看學校招生簡章
一定要仔細閱讀填報的學校的招生章程,看看有無專業招生條件的限制,比如身高啊,性別呀,色弱呀,色盲呀,外語語種等條件,如果不符合條件就會退檔。
7、冷專業選擇
這個也許有些人不理解,其實這個也是為了保底志愿填報。每個學校都有多個專業,有的專業報考人數少,未來就業前景不好,但是反過來想想,冷門競爭力度小,考錄機會就大,也許還能考個好學校。雖然專業不好,未來就業能用到的又有多少!
高考報志愿能報幾個大學精選篇3
1.實行舊高考模式的省份
實行的還是原來的志愿填報模式。以四川為例,四川本科一批可以填報9個志愿,每個志愿可以填報6個專業,也就是說四川本科一批的同學最多可以填報9所院校。
2.實行新高考的省份
一種志愿填報是以“1個專業(類)+1所學校”為1個志愿。以河北為例,河北本科批可以填報的志愿數為96個,填報志愿時如果不想報考同一院校的不同專業,是可以填報96個院校的。但是河北實行的是平行志愿且取消了服從調劑,如果大家選擇了96所不同院校,達到了某個院校的分數線被提檔,但是專業分數線卻沒達標,這種時候只能面臨被退檔的風險。
第二種“院校專業組”填報模式則是把一所院校中的專業分成幾組比如A院校的分出了5個專業組,大家在報考時就可以選擇A院校的其中一個專業組,然后再根據本省要求的專業個數去選擇專業組中的專業。以湖北為例,湖北本科普通批可以填報45個志愿,每個志愿可以填報6個專業,也就是說湖北本科批的考生填報志愿時如果選擇了A院校的A專業組,就可以在A專業組中選擇6個專業和服從調劑,所以在湖北本科批最多是可以填報45所院校的。
注:不同省份不同批次,高考志愿填報所選院校和專業數量有所不同。具體要以考生本省考試院公布的志愿設置為準。
高考報志愿能報幾個大學精選篇4
①認真閱讀、領會當地當年發布的有關高校招生的各類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規定。
②仔細閱讀當地當年的招生專刊上刊登的招生專業目錄以及考生填報志愿須知等,了解院校的辦學性質、收費標準、所屬批次,掌握填報志愿的其他要求等。
③通過有關院校的網站和宣傳資料,了解高校的辦學地點、專業設置、辦學特色、師資力量、培養方向等。
④仔細查閱有關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對進檔考生的排序辦法、錄取規則等。
⑤了解《普通高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有關院校和專業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避免因身體原因填報不當造成院校退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