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指南_報考攻略
這是一個始終存在的兩難選擇。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平臺,學校是專業發展的平臺,好的專業不可能脫離學校而存在,考生要在選學校、選專業二者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省內院校VS省外院?!?/p>
相比之下,省內院校招生計劃更多、分數預估更準、錄取機會更大、求學成本更低、職業發展更優。因此,考生應兼顧內外、省內優先,在“穩、保”梯隊中更多地配置省內院校。
【興趣導向VS分數導向】
適合的學校和專業是更高的起點,考生應興趣優先、兼顧分數,可借助于測評軟件,根據身心狀況、興趣特長、性格特點、綜合能力、家庭條件等,縮小目標專業的范圍。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_報考攻略【篇2】
1、打開志愿填報網站,一般與高考報名時的網站一致。如“招生考試院”等官網。找到并點擊志愿填報欄目。
2、登入
首次登錄:考生憑報名號和初始密碼(即登錄高考報名系統密碼)進入系統,并根據提示補充個人信息、修改初始密碼、設置密保問題及答案。
非首次登錄:在志愿填報系統首頁填寫報名號和修改后的登錄密碼進入系統。
初始密碼忘記,手機號碼又更換的,請聯系學校讓學校立馬聯系上一級招辦修改志愿密碼。
3、填寫志愿
想報讀學校屬于哪個批次,按時間節點進行相應批次志愿的填寫。
選擇對應批次、填寫院校志愿和專業志愿、選擇是否服從院校調劑。服從調劑增大被錄取的概率,不服從則降低被錄取的概率,缺點是萬一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整個大學可能會讓你痛苦不堪。
4、保存
拉到志愿填寫頁面最底端,保存填寫的志愿。保存志愿才會生效,才有記錄。
特別提醒,千萬不要點擊“鎖定志愿”,不然會讓你無法修改。
5、瀏覽核對
考生保存志愿信息后,可點擊“瀏覽考生志愿”仔細核對志愿信息。在進行鎖定考生志愿操作前,考生可在填報時間內反復修改志愿。
點擊“瀏覽考生志愿”,志愿填寫記錄與所填相符,說明保存成功,志愿填寫成功。
特別提醒,除非已經很有把握不仔修改,不然千萬不要點擊“鎖定志愿”,不然會讓你無法修改。
6、鎖定志愿
之所以要鎖定志愿,是因為防止志愿被篡改。建議在截止時間那天確認后鎖定。
一旦鎖定,任何人和組織都不能修改,包括考生自己。
也可以不鎖定,志愿信息以網上志愿填報工作截止時的信息為準。
7、退出系統
點擊“退出當前系統”并關閉所有填報志愿期間打開的窗口,以免他人進行不利于考生本人的修改和信息收集。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_報考攻略【篇3】
1.確定志愿填報信息查詢渠道。
學生們會領取到招生計劃專刊、錄取資料匯編、招生百問等紙質材料;網絡時代,如果習慣于網絡查詢,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各高校的官網是可靠的信息來源。。各類官網上都可能看到高校招生簡章、專業和院校介紹、招生計劃等重要的信息。
2.初選志愿形成細目表。
初選志愿,要制作一份細目表。大致操作是這樣的:①依據分數排名,圈定可以報考院校名單。一定要依據排名!分數相對值的參考意義更大,絕對分數每年都是在變化的。②在圈定的高校名單里,分地區(根據距離遠近、經濟發展水平、心理認可度等進行分類)確定初選地區。③初定院校和專業,至少分三類:沖(根據最近三年招生情況,覺得被錄取有希望但希望較小)、穩(根據最近三年招生情況,覺得被錄取希望很大).保(根據最近三年招生情況,基本確保會被錄取),對于以上三種情況,各選取3—5所高校備選。在細目表中,按照地區、院校、專業分列記錄,排列初選的沖、穩、保三種類型的高校和專業。
3.再選確定擬報院校和專業。
針對形成的初選細目表,分類、逐個查詢擬報院校和專業,查詢院校的招生簡章、在本省的招生計劃、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檔線和分數段、招收專業在本省錄取分數的排名,明確院校和專業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數,結合自己的體檢報告、英語口語等級等,不要誤選,造成志愿無效。
4.再選確定擬報院校和專業。
在綜合分析院校和專業的基礎上,進行志愿終選。綜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家庭經濟、地區、院校、專業等,比對自己分數的排名和往年錄取分數排名情況,進行志愿排序。一般而言,第一志愿要沖,之后的2—3個志愿要穩,第四或第五個志愿要適當降檔,要比較有把握被錄取,也就是要保。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_報考攻略【篇4】
1.正確估分:分數出來前對一下答案,對自己有一個大概的估分;
2.提前參考往年錄取分數線:預估分數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積搜索數據;
3.明確各項重要的時間節點: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結果、征集志愿等;
4.研讀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有關招生方案、招生計劃和錄取規則等的政策性承諾,了解學校的招生章程對科學填報志愿有很大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