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高考志愿退檔
高考退檔的原因有哪些
2、專業不服從調劑
近年來,很多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選擇“專業不服從”的占比很大,甚至有些考生的志愿中只填報了一所院校的某一個專業。如果你的分數沒有優勢的話,很容易遭遇退檔。
3、其他
對于一些嚴重偏科的學生,正好填報了對該學科要求偏高的院校,則可能被退檔;還有,某些院校的招生要求中,明確指出有身體要求、口語要求等,想要避免高考退檔的命運,一定要認真的查閱招生簡章,查看自己是否符合填報要求。
如何避免高考退檔
一、熟悉招生規則,了解高校招生簡介。很多高考的學生或者家長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不去了解自己本省高考錄取的規則,也不去了解想要填報高校的招生要求。誤以為只要分數達到,就一定能夠被錄取。但是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錄取規則,與招生要求。例如:要求考生的身高、要求考生的視力、要求考生的選考科目等級、要求考生的英語單科成績、要求考生單科數學成績等。
二、志愿填報設置合理,分層次選擇高校。
1、分數結合位次填報、外加考慮招生計劃。很多家長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只參考高考的分數,而忽略考生在全省排名的位次,這是填報志愿當中的大忌。試卷的難度每年都是不同的,高考分數不能夠完全作為衡量志愿填報的依據。例如去年580分,可以填報985高校,今年580分,可能只能夠填報普通211高校。
2、切勿只顧沖,要記得保一保。每年都有一小部分人,想低分上熱門專業,低分填報名校。不是說沒有可能這種情況,填報一個志愿沖一沖,試一試可以理解。如果你所有的志愿全都沖,那么風險極大,很容易就面臨滑檔,所以考生一定要給自己留有余地。志愿填報可以分為高中低三檔:高檔可以沖一下,博一下;中檔符合自己的分數與情況,也是最大概率被錄取的學校;低檔防止意外出現,給自己留有余地。
例如考生A:高考成績600分,全省排名8000名左右。
高段:考生可以沖一下全省7000名左右的高校
中段:考生根據學校以及專業,可以填報8000——11000之內的高校。這是比較穩的中間段,最大概率被錄取的。
低段:考生可以根據學校以及專業,可以填報1——15000之間的高校,給自己留一個余地,放在最后一個志愿,避免意外。
三、如果不是百分之百把握,務必要服從調劑。很多考生都有自己青睞的專業,一心只要去自己填報的專業,不愿意服從調劑。除非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定能夠被錄取,不然一定要填調劑服從安排。
什么叫百分之百能夠錄取?就是你超過填報的學校與專業很高的分數。例如某大學專業每年在你所在省份錄取都是全省10000名,你高考全省5000名,那么你可以填報。
關于調劑,現在都是平行志愿多次模擬投檔,一旦進檔不被錄取就要面臨退檔的風險。所以你要確保自己一定能夠被錄取,如果調劑到不想去的專業,進入大學以后可以考慮轉專業。現在絕大部分學校都是允許考生進行轉專業的。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第一志愿是關鍵
從“技術和分數”的角度看,如果考生選報的第一志愿學校在該省近2~3年錄取分數大體穩定,則考生分數最好達到該校上年度錄取分數范圍的中間段才較有把握,而且專業也有一定選擇余地,如果僅僅達到分數范圍的下端,選報時則要慎重。
第二志愿應是“保底”志愿
按照“順序志愿”的投檔辦法,考生填報的第2志愿學校必須是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學校,絕不能覺得自己的分數比該校上年實際錄取分數高出很多就可將該校做為第2志愿學校。因為有不少學校雖然錄取分數在批次內不是很高,但第1志愿生源充沛,錄取的基本都是第1志愿考生。
如何避免高考志愿退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