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稅務師考試內容有哪些
稅務師考試科目包含5個科目,分別為《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實務》、《涉稅服務相關法律》和《財務與會計》。
《稅法一》側重講流轉稅為主的幾個稅種,考的稅種不多,但是考察內容比較細,考生要記住每個稅種的稅收要素,特別是熟練掌握應納稅額的計算。
《稅法二》側重講以所得稅為主的幾個實體法稅種,與《稅法一》的實體法稅種共同構成我國的稅收實體法體;
《財務與會計》考財務管理與會計兩部分,對計算要求高。考生要會復雜的賬務處理,復雜的公式計算,還要記住各種優缺點。要理解記憶財管公式及不同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并且要掌握如何運用。一般來說,《財務與會計》這一科考試的覆蓋面更廣,同學們要做的就是精讀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內容。
《涉稅服務相關法律》內容很雜,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涉及的部門法、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眾多,重在考核考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每章或每個知識點既可以獨立命題,又可能會相互結合起來出綜合題,題目比較靈活。
《涉稅服務實務》重點突出,考試分值分布相對集中,考試也涉及的章節內容很廣泛,與其他科目之間結合比較緊密,注重實務操作,重點考查考生運用知識和綜合分析能力。溫馨提醒:《涉稅服務實務》考試經常會用到《稅法一》《稅法二》學過的知識點,很多人報考科目的時候會將這三科聯報。
稅務師資格證有用嗎
稅務師資格證有用的,稅務師是新一代財務人員必修的稅務資格認證,也是真正懂財務、精稅務、通管理、擅稅務籌劃的價值創造者。隨著企業對稅務問題的重視,在稅收領域中,稅務師作為市場經濟中的涉稅專業服務組織和依法納稅服務的重要載體,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涉稅會計人員作為稅收專業最權威的稅務師資格制度,必將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
稅務師證書的含金量有哪些
稅務師是涉稅領域的“黃金證書”,有了稅務師證書,等于擁有了涉稅領域的“通行證”。稅務師還有給居住證加分的功能,如上海,天津等。而且稅務師還是設立稅務師事務所的必要條件。
具體如下:
1. 涉稅行業含金量較高的證書
對于未來想從事涉稅行業的考生來說,稅務師資格證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如果拿下了稅務師證,也就意味著你已經邁進了財稅行業的門檻,擁有了通行證。
2. 積分落戶加分項目
想在一線城市安家落戶的考生,如果能順利考下稅務師資格證,那么你留在那里的機會便又增加了一分。稅務師資格證是新一代財務精英的必備證書,也是國家選拔優秀稅務干部的優先條件,這對于那些吸引著優秀人才的一線城市來說,是一個出色的加分項。
3. 設立稅務師事務所的必要條件
喜歡在事務所工作的考生,如果希望在涉稅行業有所發展的話,稅務師資格證將成為一項重要的評判標準。持有稅務師資格證,將會成為你未來職業發展道路的敲門磚,引領你走向更光輝的未來。
稅務師的證書怎么發放
1、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發布資格證書申領公告,凡已全科考試成績合格(含免試)的考生應在規定時間內登錄考試報名系統,按要求完成證書申領程序。
2、各地方稅務師協會負責審核領證考生資格。合格考生可取得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稅務總局監制,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用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
3、推廣使用電子證書,考生可優先取得電子證書,電子證書與紙質證書具有同等的效力。
4、稅務師職業資格證書實行登記服務制度。稅務師職業資格證書登記服務的具體工作由全國稅務師行業協會負責。
5、各級稅務師行業協會定期向社會公布稅務師職業資格證書的登記情況,建立持證人員的誠信檔案,并向社會提供相關信息查詢服務。
稅務師考試備考方法有哪些
1、制定科學合理的復習計劃
每個人的學習情況不一樣,復習計劃也會有所不同。但是在復習計劃里一定要明確一點:多長時間內,完成什么內容的復習。并且要盡量將這樣的計劃做細一些,細致到一周內(甚至一天內)完成什么內容的復習。這樣詳細的計劃會讓你的復習更有目標感,落實起來有據可依也會更好。此外,在制定復習計劃時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科目,為薄弱科目的復習多安排些時間。
2、及時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制定完復習計劃之后,一定要嚴格執行,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的復習任務。把每個規定的復習時間分成若干時間段,根據復習內容,為每個時間段規定具體的復習任務,并要求自己必須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一個具體的復習任務。這樣做,可以減少乃至避免學習時走神或注意力渙散的情況,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在完成每個具體的復習任務后,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時間段的復習中去。
3、做好筆記
在認真復習、聽輔導講座的同時,一定要動筆做簡單記錄或記號。對重點內容、疑難問題、關鍵語句進行“圈、點、勾、畫”,把一些關鍵性的詞句記下來。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多種顏色的筆。
4、過度學習150%
有的考生可能想,為了增加我們記憶的鞏固程度,那我就反復地、不間斷地記唄。因為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嘛!但是,稅務師知識點確實太多了,我們沒不可能有足夠無限多的時間來進行反復的、不間斷的記憶。并且即使有足夠無限多的時間供我們記憶,我們也可能會發現,記憶效果并不與記憶次數呈單純的正比關系。
研究發現:人們對所學習、記憶的內容達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后,如果再用原來所花時間的一半去鞏固強化,使學習程度達到150%,記憶效果最佳。即過度學習150%時效果最佳,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是很不經濟的,因為過度學習太多,會出現注意分散、厭倦、疲勞等消極效應。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時間越長,越學習不進去,從而導致“報酬遞減”現象,記憶效果自然就不好。
5、充分利用好醒來后和臨睡前的時間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記憶中會出現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醒來后”和“睡覺前”的時間是兩個絕佳的記憶黃金時段。睡前的這段時間可主要用來復習白天或以前學過的內容。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可知,對于24小時以內接觸過的信息,我們能保持34%的記憶,這時稍加復習便可恢復記憶。加之不受后攝抑制的影響,識記材料更易儲存,會由短時記憶轉入長期記憶。
另外,根據研究,睡眠過程中記憶并未停止,大腦會對接受的信息進行歸納、整理、編碼、儲存。所以臨睡前的這段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早晨起床后,由于不會受前攝抑制的影響,記憶新內容或再復習一遍昨晚復習過的內容,則整個上午都會記憶猶新。
6、不同科目交叉復習
很多考生在學習與制訂復習計劃時,總是喜歡半天或一天復習一個科目,而且一下復習很長時間,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研究表明,內容的相似性越大,相互間的干擾也就越大。而且因為復習一個科目的時間過長,容易產生厭倦感。
所以,在復習時應該不同科目交叉復習,如果能做到文理交叉復習,則效果會更好。
7、定期對復習進行反思
有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只顧埋頭復習、勇往直前,從來不回過頭來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復習狀況。因為覺得回頭來看是浪費時間,影響前進的速度。但事實上,我們是需要不時回頭反思自己的。定期反思一下近段時間的復習狀況,有利于我們及時總結復習中的成敗,找出復習效果不佳的原因,發現復習中的薄弱環節等等,而所有這些將使我們在復習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