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礙的治療與預防方法
智力是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象、思考、判斷等;是指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下是學習啦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智力障礙的治療與預防方法:
治療
兒童有明顯的智力低下大多數在嬰兒期就容易識別,然而輕度弱智往往進入小學之后學習困難才發現。若發現有運動發育落后,對外界反應遲鈍,語言發育差,表情呆板或有特殊面容者,應盡早到醫院檢查,以便及早診斷,作出相應的治療。
有些先天性代謝異常病,例如苯丙酮尿癥、同型胱氨酸尿癥、楓糖尿癥、組氨酸血癥,半乳糖血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克汀病)等,若能在新生兒期作出診斷及時治療,多數病兒智力可免受損害或病情得到控制。以苯丙酮尿癥、克汀病為例,如能在生后3個月作出診斷及時治療,多數智力可以恢復正常,超過6個月治療,幾乎不可避免地智力受到損害,如果3~4歲以后再治療,病孩的身體發育亦有困難??送〔⒈奖虬Y,在早期癥狀不典型,很難發現,往往出生后數月之后才能發現,但這時卻已到了難于治療的程度,智力障礙很嚴重了。因此,有不少國家對上述遺傳病在新生兒期就進行篩查。
預防
減少弱智兒童的發生,必須做好預防工作,加強宣傳教育工作,避免近親結婚,對嚴重遺傳病盡量動員絕育術。
避免早婚和超過40歲婦女高齡生育,因為容易使染色體異常發生先天愚型。
做好產前保健檢查,提高處理難產的技術,減少產傷,有條件的地區對新生兒進行遺傳代謝病的篩查,及早發現,早期治療,減少弱智兒童發生。
智力障礙(MR)又稱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腦受到器質性的損害或是由于腦發育不完全從而造成認識活動的持續障礙以及整個心理活動的障礙。 由于遺傳變異、感染、中毒、頭部受傷、顱腦畸形或內分泌異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兒或嬰幼兒的大腦不能正常發育或發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動的發育停留在某個比較低的階段中,稱為智力遲滯。由于大腦受到物理、化學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損傷使原來正常的智力受到損害,造成缺陷,則稱癡呆。
臨床表現
1.感知速度減慢,接受視覺通路的刺激比聽覺刺激容易些;
2.注意力嚴重分散,注意廣度非常狹窄;
3.記憶力差,經無數次重復方能學會一些知識,若不重復學習,又會忘得一干二凈;
4.言語能力差,只能講簡單的詞句;
5.思維能力低,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更不能舉一反三;
6.基本無數字概念,靠機械記憶能學會簡單的加減計算;
7.情緒不穩,自控力差;
8.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9.交往能力差,難以學會人際間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