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答題技巧與高分要訣
秋,最美。它短暫、涼爽而安詳;它寓意積累才有收獲,它昭示成功源于堅持,它時刻提醒著我們勝利就在前方。秋季,即九月、十月,也是考研政治復習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你的復習思路、復習方法、復習策略以及復習狀態,將會直接決定著你考研政治的分數高低,乃至考研的成敗。因此,不論你現在的政治復習狀況是"一張白紙",還是"略知一二",都應該抓緊這個"最美"的秋季,按照新大綱的要求,理清框架、把握重點、思考熱點,詳細地安排復習時間,從而達到厚積薄發、一擊致勝的目的。
考研政治答題技巧與高分要訣
一、牢記考研政治五門科目的排列順序
以下五門科目的排列順序就是政治試卷題目的排列順序。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4分;
[單選4道.多選5道.材料1道-34題]
(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30分;
[實為24分,單選4道.多選5道.材料1道-35題]
(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14分;
[實為20分,單選2道.多選4道.材料1道-36題]
(4)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16分;
[單選4道.多選1道.材料1道-37題]
(5)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16分。[單選2道.多選2道.材料1道-38題]
二、考取高分的基礎要求:找→找見→找準關鍵詞
不要被題干和分析材料所給的現象性東西束縛住而不能自拔,一定要搞清楚問題的知識點是什么,即找見→找準關鍵詞,這才是問題之本質,提分之關鍵。
牢牢記住:選擇題的提干和材料分析題的材料是活的,但它的問題和所要求提供的答案卻是死的(以題目關鍵詞為答題方向和核心)。
三、材料分析題的答題技巧
1.解題思路:試題所屬科目®試題關鍵詞(題目所在學科的專業知識點)。
2.答題模式:總®分→總三段論模式:總:是什么(題目與材料)、分:為什么(原理與材料)、總:怎么辦(題目和黨的方針、政策)。
3.答案要求:(1)專業:用學科術語回答問題,避免用自己的語言敘述;(2)直截了當,問什么,就首先答什么,清楚明了,不拖泥帶水。(3)全面:圍繞著關鍵詞盡量多答原理,一定要避免以偏概全的錯誤;(4)簡潔:多使用標題性語言,是否得高分,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質的準確和到位,這才是評卷的踩分點(分點、多角度與踩分點吻合)。
4.提分竅門:如果多個試題都是相同的關鍵詞,則回答問題時不僅不要擔心每一問題答案的重合,而且要有意識地重合。
典型真題
1.2010年第34題
(1)為什么“無論是大師還是普通人,失誤和錯誤是難免的”?(3分)
(2)梅蘭芳為什么能“把險些造成舞臺事故的錯誤”變為成功的“經典之作”?(4分)
(3)當我們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出現錯誤或失敗該怎樣對待和處理?(3分)
【標準答案】
(1)人類的認識和實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和制約,任何人發生錯誤都是難免的。(3分)
(2)真理與謬誤,成功與失敗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它們相互包含又能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梅蘭芳對劇情本身有著深刻的理解,自身具有深厚的藝術實踐功力,所以能化險為夷,變失敗為成功。(4分)
(3)我們要正視失敗和錯誤,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措施和辦法加以應對,促成事物朝著有利的方向轉化。(3分)
2.2011年第36題
(1) 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4分)
(2)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國社會變革的歷程,說明“主義”和“信仰”是怎樣成為“力量”的?(6分)
【標準答案】
(1)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之所以屢遭挫折和失敗,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沒有一個先進的政黨作為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信賴的、堅強的組織者和領導者。(2分)中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黨的成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中華民族的復興帶來了光明和希望。(2分)
(2)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人堅定地信仰馬克思主義,并為理想和信仰而奮斗。(2分)中國共產黨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分析、解決中國實際問題,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動員、組織人民群眾,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4分)
3.2011年第37題
(1) 如何理解“給人溫暖就是給自己幸福”?(6分)
(2) 為什么說郭明義的先進事跡是“簡單中的偉大”?(4分)
【標準答案】
(1)“給人溫暖就是給自己幸福”體現出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兩方面的內容和辯證關系,是郭明義的人生價值觀的集中反映。(2分)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所具有的價值。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社會、對他人所具有的價值。(2分)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實現人生自我價值的基礎。(2分)
(2)“簡單中的偉大”是人民對郭明義人生價值的評價。人生價值評價的根本尺度,是看一個人的人生活動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促進了歷史的進步,是否對社會和他人做出了貢獻。(2分)郭明義多年堅持做平凡簡單的事情,但是他的精神是偉大的,境界是崇高的;他影響、帶動了更多的人,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產生的社會效應是廣泛而深遠的。(2分)
4. 2009年第1道材料分析題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辯證法基本范疇并分析其內涵。(6分)
(2)這個故事對我們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何啟示?(4分)
【標準答案】
(1)上述故事涉及的辯證法基本范疇主要有:原因和結果、現象和本質。
原因和結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繼、彼此制約的關系范疇,它反映事物之間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因果關系具有復雜多樣性。“病癥相似,但病因不同”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即同果異因,因果關系中還存在著同因異果和多因多果等復雜現象。華佗通過望色、診脈、透過現象揭示了本質。現象和本質是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現和內在聯系相互關系的范疇。現象和本質是有區別的。人們可以通過感官感知現象,而本質則要靠人的理想思維才能把握。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現象是本質的外部表現,本質要通過現象表現出來。
(2)華佗對癥下藥的故事對我們的啟示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學地認識事物的基礎和正確地解決矛盾的關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要求我們具體地分析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的特點,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
5.2014年第34題
(1)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環、處理不再難”中“巧”在何處?(6分)
(2)當你在生活中遇到難題和矛盾時,上述事例對你有何啟示?(4分)
【標準答案】
(1)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的普遍聯系是通過“中介”實現的。事物的相互聯系即相互作用構成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3分)本案中,秸稈養豬——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態改善形成了環環相扣的產業鏈“大循環”。“巧”就巧在人們能夠敏銳地發現事物固有的聯系,并能動地建立新的聯系,進而利用這種聯系來促進事物的良性發展。(3分)
(2)上述事例給我們的啟示主要有:要從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把握事物的普遍聯系;要從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從發展中找出路;要運用矛盾分析法,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勤于實踐,勇于創新。(4分)(注,如果考生能圍繞上述材料的主題,靈活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以分析論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