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辨析題解題技巧
一、題型特點:
辨析題是我省中考試題中難度最大的一個主觀試題(權重10/70)。辨析題是對基本事實、基本理論進行判斷辨別分析的一種題型,要求學生既要“辨”,又要“析”,主要考察學生的辨別分析能力。最近幾年我省的辨析題考試逐漸變得與社會熱點相結合,兩種觀點相互混淆來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回答此類問題時要求辨別準確、原理完整、觀點正確,論點扼要、表達清晰。
二、辨析題備考方法
解答辨析題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辨別正誤。這是關鍵的一步,如果判斷不準,后面的分析就會做無用功。面對辨析題,要認真審題,逐字逐句推敲,明確題目中的觀點或行為正確與否,做出準確判斷。
第二步,分析說明。這是解題的重點所在。如果通過辨別,認為觀點或行為正確,就要聯系所學知識分析說明正確的原因,如果認為觀點或行為錯誤,就要分析錯誤的原因,然后結合所學知識,糾正錯誤。分析說明時要做到條理清晰,全面透徹,有理有據。
第三步,總結評價。在辨是非、明對錯、析事理的基礎上,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得出總結評價,亮明自己的觀點,或指明正確觀點的意義,或揭露錯誤觀點的實質和危害,或說明我們該怎樣做,以達到照應題目、深化主題的功效。
三、辨析題類型及其答題技巧:
1.全面肯定式辨析題
這類試題的特點是命題完全正確,要求在回答時首先回答命題正確(建議采用說明自己的觀點是什么或者把正確的觀點重申一下),然后再用相關原理來證明其正確性及其在實踐之中的意義(或者說明我們在實踐之中該怎么做等)。
2.全面否定式辨析題
這類試題的特點是命題完全錯誤。 在回答這類問題時,一般要回答命題錯誤,或者首先表明正確的觀點,然后再用相關原理來證明其錯誤,并指出其在實踐中的危害,或者是表明自己的態度和覺悟。
3.以偏概全式辨析題
這類試題的特點是以一個正確的前提為題設,引出一個錯誤的結論。在回答這類問題時,首先表明正確的觀點是什么以及為什么正確,然后再用相關原理來證明錯誤的觀點,并指出其在實踐中 的危害,或者是表明自己的態度和覺悟。
例3.維護民族團結是我們的義務,只要我們履行這個義務,就能維護民族團結。
【解析】維護民族團結,既要我們履行自己的義務,也要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確引導。
【參考答案】(1)民族團結是我們的事業興旺發達的基礎,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維護民團結是我們應盡的義務。(2)為了維護民族團結,需要我們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和各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3)我們在堅持黨的民族政策的同時,要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只有這樣才能維護民族團結。
4.肯定否定混合式辨析題
這類試題的特點是觀點對錯交織,模棱兩可,似是而非,具體的有前提錯誤結論正確型、前提正確結論錯誤型、觀點道理片面型。 解答這類問題首先要辨清(不一定寫在卷面上)正確的是什 么,錯誤的是什么,亮明觀點; 再分析正確的為什么正確,錯誤的為什么錯誤,要運用所學的概念、原理等分析清楚;最后表明我們的觀點、態度、做法等。
例4.2008 河南
(1)塑料袋特別 是超薄塑料購物袋因為便捷、便宜,所以長期以來深受人們的青睞。
(2)“限塑令”的下發和實施對于減少“白色污染”、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意義重大。 (或:由于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超薄塑料袋容易被人們隨意丟棄,因而成 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
(3)我國面臨著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自覺落實“限塑令”,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或:自覺落實“限塑令”,有利于建設生態文明,有利于節約資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評分說明:第(1)點答出人們習慣于使用塑料袋的原因即可給2分。第(2)點答出“限塑令”下發和實施的原因或意義均可給3分。第(3)點答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原因或意義均可給2分,答出自覺落實“限塑令”即可給1分;本要點最高給3分
例6.2010 河南
【參考答案】(1)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改革開放使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平。(2分)
(2)但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或:現階段,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或:現階段,從總體上看,我國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或 :我國 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少,且許多資源不可再生。或: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美德。或:艱苦奮斗是成就任何事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或:要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2分)
(3)踐行低碳生活:有利于落實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或:有利于增強人們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或: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節能減排意識);有利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或: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利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或:有利于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有利于在全社會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4分)
(4)每個公民都要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或: 從自身做起。或:從現在做起),做低碳生活的踐行者。(2分)
評分建議:第(1)點答出改革開放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間的關系即可給2分。第(2)點答出“改革開放錢包鼓,是否‘低碳’我做主竹這一現點偏頗、錯誤的原因即可給2分.第(3)點答出踐行低碳生活重要意義中的任意一個方面即可給2分,最高給4分.第(4)點答出踐行低碳生活的態度即可給2分,若考生答出一些具體做法 (如:爭做低碳生活志愿者、隨手關閉水龍頭、不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等),也可酌情給分
四、關于答好辨析題的幾點建議:
(一)、答題前要先理好思路,答案書寫,最好分為3-4點。
1、正確內容的意義、影響、地位、作用;
2、錯誤的或者片面的地方在哪?原因是什么?危害是什么。正確的、全面的內容應該是什么
3、總結正確內容與錯誤(片面)內容的內在聯系;或者是涉及青少年(國家)的題,一定要答出青少年(國家)怎么樣去做;
(二)、如果題中涉及重要定義和概念的,一定要單獨答出來,盡量用課本上的語言。
(三)、 樹立信心,沉著應答。
當我們拿到試卷,看到題目時,也許不太熟悉,甚至沒有見過。不要慌張,因為出卷人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整體狀況,不會出讓學生無從下手的題目,只要冷靜思考,會答出來的。
(四)、仔細審題,全面考慮。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先看看他屬于哪一種類型,再考慮是哪一個知識點,用什么方法等。還要全面考慮,多角度考慮可能涉及的方面。
(五)、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整個答案要讓人一目了然,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在動筆之前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切忌想一句寫一句,其結果往往丟三拉四,得分較低。每一個層次要用標號①②③……表明,這 里的層次要求歸納性要強,不要一句話就用一點,否則,同樣讓人看不清楚。
(六)、盡量多寫,不能空白。
由于我們審題不會那么準確,因此多寫一點,可以提高正確率。千萬不能空白,只要圍繞觀點去做,多少能得幾分,如果不寫,則一分也沒有。
五、辨析題解題攻略總結
1.找準“辯”點,認清要辨別的是什么(what);
2.重點在“析”,要分析清楚為什么(why)是正確的或者為什么是錯誤的;
3 .避免單向思維,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對于正確的觀點可以從意義、影響、地位、作用 等角度中的一個或多個進行分析,對于錯誤 的可以從錯誤的地方 、原因、危害、正確的觀點等一個方面或多個方面來分析。
5.最后要有升華(做法、態度、覺悟等。how),也即是正確的觀點是什么、或者我們的態度、做法是什么,要有自己的覺悟。
6.組織答案時要分層次,有要點,標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