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鵝教學設計 白公鵝說課稿
《白公鵝》教學設計
1、學生能以一定的速度進行默讀,能夠體會這只白鵝的特點。
2、比較《白鵝》和《白公鵝》在表達上的異同之處,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
3、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具體描寫,喚起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作者的具體描寫初步體會作者表達方式的不同。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對比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剛認識了豐子愷筆下哪只“架子十足”的白鵝,它是那樣可笑而可愛。今天,我們又要去認識俄國作家葉•諾索夫描寫的鵝。板書:
白公鵝在學課文之前,讓我們大膽推測一下,這只鵝會有哪些特點?誰來說說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根據學生交流隨機板書:
高傲、好斗……
二、初讀感知
葉•諾索夫是怎樣描寫這只白公鵝的?兩位作家的描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學們已經做出了很多猜想,下面就讓我們讀一讀這篇課文,看看兩只鵝到底有什么異同,作者的寫法又與豐子愷有哪些異同呢?讀書時有了新發現,可以在書上寫一寫。
1、生讀書、批注。
2、交流初讀:
?、耪l來說說這只白公鵝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⑵這究竟是只什么樣的白公鵝?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概括一下:
(耀武揚威)的大公鵝
(威風凜凜)的大公鵝
(派頭十足)的大公鵝
?、呛靡恢粨碛泻\娿暤拇蠊Z,那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又是怎樣的呢?誰來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鵝
三、對比閱讀
學到這里,同學們討論一下:
同是白鵝,但不同作者的筆下又各有姿態,兩位作家的寫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1、抓片段,進行對比閱讀:
同樣是寫“步態”,兩段的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
?、抛杂勺x文:
感受白公鵝的派頭。
?、谱髡咴鯓訉懓坠Z的走路:
?、倜恳徊絼幼鳌?/p>
?、谶^路的結果。
?、郾还纷汾s時的緩慢行走。
(同:傲慢、派頭;異:一個從容不迫、大模大樣;另一個慢條斯理,仔細掂量。一個通過對比,一個具體寫如何“落步” 、過泥濘路、狗在身后追趕的步態。)
?、钦垘讉€同學朗讀課文。
2、抓重點段,進行對比閱讀:
?、咆S子愷怎樣寫鵝的吃相?
(食料簡單、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⑵葉•諾索夫怎樣寫鵝的“玩相”?
(戲水、搶占地盤、主宰一切)
?、抢首x感受鵝在河里的活動:
作者是怎樣寫白公鵝在水里的活動。
?、俪岚虻纳葎佑辛Α?/p>
?、趶娬嫉乇P。
?、酃煌淌臭~肉餌。
總的特點: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3、請喜歡的同學起來讀一讀。
四、領悟方法
討論:兩位作者為什么要把這兩部分寫的這么詳細?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1、感受作者語言的能力。
2、寫法:擬人、夸張。
3、具體的句子(見書)。
4、語言:幽默風趣。
5、兩位作者對白鵝有什么樣的感情?
相同點:
抓特點,圍繞特點來寫。
不同點:
前者抓住一個特點:高傲,圍繞總寫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從三個方面(叫聲、步態、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寫大白鵝應當榮膺海軍銜,然后再寫為什么應當榮膺?在解釋說明中寫出了白鵝的特點。
我們寫作文時,就應該抓住事物的特點,突出其特點。
《白公鵝》說課稿
一、說教材分析
1、說教學內容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14課《白公鵝》。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出自俄國作家葉·諾索夫之筆,課文是從白公鵝走路的姿態和平時的活動兩方面寫的。寫鵝走路的姿態,突出了“慢條斯理”的特點:每一步都掂量著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舉步奔跑;寫鵝的活動,突出了“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特點:不僅聲勢大——翅膀有力、嗓門大,而且與人搶占水面、公然吞食魚餌,真是率性而為,毫無顧忌。作者通過擬人和夸張的寫法以及風趣而幽默的語言,向讀者展示了一只具有海軍派頭的白公鵝,同時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其的欣賞和喜愛。
2、說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白公鵝的特點。
(3)、比較《白鵝》和《白公鵝》在表達上的異同之處,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
3、說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體會白公鵝的特點,比較兩篇課文寫法的異同。難點在于感受作者語言的特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為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和習作做好鋪墊。
二、說學情
四年級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語言文字的積累,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語文學習。在教學時強調自主學習,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點,設計教學環節,確立教學重點、難點和目標,繼續加強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本課學習中,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來理解白公鵝的特點是相對簡單的,但是受年齡、閱讀能力的限制,要想學生通過兩文對比,發現作者的寫法、幽默的語言風格,則需要老師引導。
三、說教法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品讀感受法和對比閱讀法,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特點。讓學生通過目標引領法、讀悟結合法和對比探究法,感悟文本,提高語文素養。
四、說教學過程
以自讀自悟為基礎,利用重點段落的點撥,對比分析作出總結。根據這樣的思考我將本課教學流程進行了這樣的設計。
整個教學設計分為“復習舊知、初讀感知、對比片段、對比語句、延伸拓展”五個環節。嘗試以“豐富情感體驗、倡導比較思維、引導自主學習”的理念來達成目標。
(一)復習回顧,導入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特點。
1.閱讀課文提示語,明確本文學習的重點。
2.大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用一個詞語說說文中的白公鵝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填空:( )的白公鵝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是從課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其特點的,
并圈出關 4.指名交流匯報。
(三)抓片段,對比體驗作者的寫作方法。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圈出描寫白公鵝走路時的動詞。
2.全班交流:掂量、抬、合上、擺、放,理解“掂量”的意思(斟酌,考慮)。 教師點撥:猜一猜“掂量”是什么意思,能用什么詞語來進行替換。
3.小組合作表演白公鵝走路的動作,從而理解“慢條斯理”的含義,體會白公鵝走路時的特點。
4.出示“它總是高傲地、一動不動地挺著長長的脖子,好像頭上頂著一罐水。”抓住“總是”想象情境,體會白公鵝“高傲的海軍的派頭”。
5.齊讀第二自然段。
6.小結:這段話作者采用了抓特點,寫具體的方法,通過細致的動作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白公鵝走路的特點。豐子愷在描寫白鵝走路樣子時也用到了抓特點,寫具體的方法,讓我們再去回顧一下。
7.比較《白鵝》,進一步體會寫作方法。學生快速瀏覽《白鵝》第4自然段,說說豐子愷是怎樣把白鵝的步態寫具體的。預設:通過學生的自主交流和教師的恰當引導,讓學生感受到這兩篇課文都是通過抓特點,寫具體的寫作方法來表現動物的特點,但不同之處在于《白鵝》步態這一片段中,作者主要運用對比和比喻的方法,而《白公鵝》一文中則是通過具體動作的細致描寫來展現步態特點的。
(四)抓重點語句,比較體驗兩位作者的語言特點。
1.出示語句,請同學小組合作,說一說你覺得兩位作者是否喜歡自己筆下的
動物,你是從哪里感受出來的。如:
“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里的堂倌一樣。因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每逢它吃飯的時候,狗就躲在籬邊窺伺。??鵝老爺偶然早歸,伸頸去咬狗,并且厲聲叫罵??鵝便昂首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不周。這時我們便替它添飯,并且站著侍候。”
“我們為這片水面打了好長時間的官司,它根本沒把我放在眼里。??如果趕上這么一場用以耀武揚威的亂子,你就甭想有魚咬鉤了。??干這種勾當它從不偷偷摸摸,總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因為它自認為是這條河的主宰。白鵝大概認為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屬于它。”
2.小組交流,組內指定一人匯報,其他同學補充。
3.齊讀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白公鵝的喜愛與欣賞。
4.教師總結:不管是豐子愷稱白鵝為“老爺”還是葉諾索夫稱白公鵝“海軍”,我們都能感受到兩位作者對他們的滿心喜愛。而這也正是兩位作者輕松幽默的語言特點。
看了“白公鵝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