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教學設計 麋鹿說課稿
《麋鹿》教學設計
3、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朗讀,感知麋鹿的特點習性和傳奇經歷。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知麋鹿的特點習性和傳奇經歷。
【教學難點】
介紹麋鹿的相關知識。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麋鹿》。首先老師要檢查一下大家昨天的學習情況,本課的生詞比較多,你都能夠讀準確了嗎?(出示課件)
麋鹿俗稱“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獨具特色。
麋鹿也是哺乳動物,胎生,孕期長,生長慢,喜歡生活在氣候溫和、林茂草豐的沼澤環境中。
麋鹿曾因在戰亂中慘遭殺戮,在故土銷聲匿跡。后來,在顛沛流離并幾乎要滅絕于歐洲時,英國的貝福特公爵深明大義,收養了世界上僅存的18頭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別墅──烏邦寺,由于飼養得法,麋鹿生長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頭麋鹿結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經過長途跋涉,回歸故土,回歸自然。至今,麋鹿總數估計已逾千頭。
2,指名讀
3讀后你發現這3段分別講了麋鹿的哪3方面的內容呢?(相機板書: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4、這段話和這篇文章有什么關系呢?
師小結:課文就是圍繞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來向我們介紹麋鹿的。
二、感受麋鹿的外形特點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了解到麋鹿俗稱“四不像”。(板書:四不像)那同學們能認識麋鹿嗎?
那老師就考考大家:出示“馴鹿”的圖片。這是麋鹿嗎?現在不著急回答老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第2—4自然段后告訴老師,你的依據是什么?
生交流:我首先要表揚你們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點進行辨析,但是你們認錯了,圖中的這個動物,人們也稱它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但它不是麋鹿。請你再仔細觀察一下這頭鹿和讀一讀這篇課文,請你從文章中尋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條,請簡要的記錄一條。
A 角(理解:獨一無二)
B 尾巴
C 蹄子
D 毛色
2、師:同學們,你們所說的這些理由,都是麋鹿區別于其他鹿的顯著特點,作者緊緊抓住這些特點來寫了,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們,這頭很像麋鹿的鹿叫“馴鹿”,想看真正的麋鹿嗎?
師:可以給你們看,但有一個交換條件,你看了以后,要像一個講解員一樣上臺來介紹麋鹿的主要特點,行嗎?
3、師:這就是麋鹿,請你在座位上練一會兒。誰愿意上來試試。
(生可能的回答:各位游客,歡迎你們來英國,更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貝福特公園,來貝福特公園,就一定要看看麋鹿,你們看,那就是麋鹿,它的體形很大吧,一般雄麋鹿體重可達200公斤呢!它的角也很長,站著的時候,角的各個枝尖都指向后方,這是它獨有的特點哦,因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再次感謝你們來貝福特公園參觀,謝謝。)
4掌聲鼓勵,講得真是好,但是現在講解員很難當啊,因為很多參觀者要提問,如果面對參觀者的各種提問,能從容應對,那這個講解員算得上是高級講解員,誰愿意當高級講解員?
1) 師:先生,你貴姓?聽說麋鹿喜歡生活在濕地環境中,那么它身上哪些身體特征和濕地環境相適應?
(這位先生,麋鹿的尾巴比較長,長尾巴用來驅趕蚊蠅,以適應沼澤環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寬大,因此它可以水中跋涉、游泳和尋找食物,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紅色的,冬季脫毛后變成棕灰色。)
2)師:小姐貴姓?聽說麋鹿身上有許多鹿中之最,你能為我們介紹介紹嗎?
(生: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動物中是最獨特的,它站著的時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馴鹿的角尖指向前方。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麋鹿蹄子也可能是鹿中最寬大的,行動輕快敏捷,它們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潛游和覓食。)
5師:各位講解員,如果我現在問你們,麋鹿和馴鹿的區別在哪里?你能說嗎?
6,師: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麋鹿的四不像都和它的生活習性有關系。除此之外,課文中還描寫了哪些它的生活習性呢?
師:這句話中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從中你體會到什么?(朗讀句子)
D、草食性哺乳動物
(3)學到這里,請你像第二自然段一樣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麋鹿的生活習性。(獨特)
三、了解經歷,分享閱讀體驗
(一)立體追溯,知其經歷
1、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板書:3000多年前),中國大地上就已經有這種奇特的動物了,下面讓我們循著時光的隧道,去追尋麋鹿那傳奇的經歷。請同學們自由讀5—7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時間的詞,并思考在那個時間段里麋鹿有著怎樣的經歷?(生按要求自讀)
2、指答板書:1865年、1900年、1967年前后、1986年
3、3000多年前,麋鹿有著怎樣的經歷?指讀,板書:銷聲匿跡。
4、1865年呢?指讀,板書:盜往歐洲
5、下面的時間段能嘗試也用課文中的詞來概括嗎?
板書:慘遭厄運(或幾乎絕跡)、流落國外、回歸故土
(二)發散思維,多元體驗
1、這就是麋鹿3000多年的傳奇經歷。但是,讀一篇說明文,僅僅知道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讀出隱藏在這些知識背后的情感。你看――(圖示)她靜靜地佇立在黃海灘涂上,沉思的眼神似乎在向我們訴說他那一段段非同尋常的經歷。用心再去讀一讀5—7自然段,看看哪段經歷吸引著你,并牽動著你的心,畫下來,多讀讀。
(生自讀感悟,師巡視并與生交流。)
2、交流:
(1)“早在3000多年前……漢朝(公元前206-220)……銷聲匿跡。”
*理解“銷聲匿跡”:麋鹿一點蹤跡都沒有了。
*老師也很想知道,課前去查了很多資料,可是都沒有麋鹿這段經歷內容的顯示。所以說她的經歷確實充滿了傳奇色彩啊!讓我們一起來再去讀一讀麋鹿的這段傳奇經歷吧。
(2)“1865年……盜往歐洲,在倫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動物園里展出。”
*理解“陸續”――先先后后,時斷時續。
*讀出對野蠻行徑的憤怒。
(3)“1900年……從此,麋鹿在國內幾乎絕跡。”(出示)
*這段經歷為什么牽動著你的心呢?(可憐)
*用心地去讀一讀這段話。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讀著讀著,你又似乎聽到了什么?(生自讀感受)
哀鳴,眼中閃著淚花,好像在讓我們去救她;
子彈打在麋鹿的身上,鮮血一滴一滴地涌了出來……
*師:同學們,這斑斑的血跡,聲聲的哀鳴似乎在控訴侵略者的罪行,似乎在向我們訴說麋鹿悲慘的遭遇,這真是“慘遭厄運”啊!齊讀。
(4)“后來,流落在國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繼死去……超過2000頭。”
*發表感受:感謝貝福特公爵;麋鹿相繼死去,心里很難過……理解“相繼”。
*師:是啊,當我們為那18頭麋鹿的留下而慶幸時,想到那些在國外死去的麋鹿,不禁有著太多太多的難受。請你帶著自己的感受“流落國外”這段經歷讀一讀。
(5)“從此,麋鹿……開始了回歸故土、回歸自然的新生活。”
*同學們,讀著這段話,當我們回想1900年麋鹿慘遭厄運及流落國外的經歷,你又有著怎樣的感受呢?
高興、慶幸、欣慰……
*是啊,里,她們居無定所,過著艱辛的生活,課文中用來兩個詞語形象地概括了她們大半個世紀的不幸生涯――“漂泊不定、顛沛流離”
*師:不堪回首的一幕一去不復返了,他們受盡了磨難,終于回家了。(生齊讀)
(三)個性表達,升華情感
1、如今,他們在祖國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壯成長。在一個天色微明的清晨,你看,這群精靈出現了……(多媒體顯示新生活畫面)
2、多么自由的一幕啊!麋鹿能夠在這里如此幸福的生活,對我們,對麋鹿來說都是來之不易的!同學們,在麋鹿歷史博物館里有著一本厚厚的留言簿,許多慕名而來的中外游客在了解了麋鹿這種奇特的精靈以及他的傳奇經歷后,都不禁要在留言簿上寫下自己的肺腑之言。今天,我們在三千多年歷史的長河中追溯麋鹿這一段段傳奇的經歷后,你想在留言簿上寫下些什么呢?(生伴著音樂寫,師巡視)
3、交流:
(1)麋鹿,可愛的精靈,你們回來了,我們為你們高興。
(2)讓我們好好學習,強大祖國,不能讓那不堪回首的歷史重演。
……
4、總結: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說過,“20世紀,中英外交史上最有意義的兩件事:一是香港的歸還,二是麋鹿的回家。”讓我們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珍愛這回家的麋鹿吧!
四、布置作業,適度拓展文本
出示作業:課外閱讀麋鹿的相關資料,加深對麋鹿的了解。(老師提供了關于麋鹿的兩篇文章,有條件的可以通過讀課外書和上網搜索的辦法去閱讀更多的資料)。
【板書設計】
外形特點
3000多年前 銷聲匿跡。
1865年 盜往歐洲
麋鹿 傳奇經歷 1900年 慘遭厄運
1967年前后 流落國外
1986年 回歸故土
生活習性
《麋鹿》說課稿
一、說教材
《麋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中的一篇課文,該文以簡潔的語言和豐富的內容,層次清晰地介紹了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以委婉的含蓄的筆觸敘述了它們歷經磨難終于回到祖國的坎坷命運,樸素的說明中注入濃濃的情趣,也滲透了強烈的愛國情感。教學這篇課文,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稱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同時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也要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目標
要說這堂課我所追求的目標是什么?四個字:學有所得。就是說,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中展開學習而有所得,無論是知識、能力、情感等各方面,只要他們提高了,發展了,我就認為我的預設目標就達到了。當然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價值取向,差異是難免的,但我認為只要他們在各自的基點上有所學,那就說明我追求的目標就已經達成。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結合六年級學生的的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國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三、說重難點
課文介紹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學生學習課文,除了了解課文內容,還要用自己的話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和傳奇色彩。因此我認為本課的重難點確定為: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2、通過課文的學習來體會我國對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四、說教學設計
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服務教學為宗旨,在課件設計上我出示了一些麋鹿的圖片,幫助學生更好地直觀認識麋鹿,并且還有一些與其他動物對比的圖片,更能看到麋鹿的特別之處;利用幻燈片突出重點問題,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探討、交流,突破課文的重難點。
五、說教學過程
1、首先用一個姜子牙的一個小故事來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接著讓學生們交流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清楚本節課要達到的目標,帶著目標進行學習)
3、小組抽選所要展示的內容。(檢驗預習效果)
4、小組交流。(體現小組合作意識)
5、小組展示。
6、了解了麋鹿的坎坷經歷之后,談談自己的情感體驗。
7、從麋鹿坎坷的經歷中,你領悟到了什么?(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8、課外延伸:搜集一些我國其他的珍惜野生動物,并作簡單介紹。(豐富學生對于野生動物的知識)
9、課后作業:學者講解員的樣子來介紹麋鹿。(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看了“麋鹿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