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非洲教案設計 彩色的非洲說課稿
《彩色的非洲》教案設計
二、整體感知,了解“非洲的彩色”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2.出示句子:“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
(1)理解“色彩斑斕”的意思。
(2)朗讀句子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非洲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4.課堂交流,引導學生概括:
(1)非洲的藍天、驕陽是彩色的:
(2)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3)非洲的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4)非洲的藝術是彩色的。
5.課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把這些內容連接起來?找出這些句子。思考: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深入閱讀,體驗“非洲的彩色”
1.色彩斑斕的非洲給我們的視覺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再仔細地朗讀課文,劃一劃:非洲的哪一處地方最讓你心動,讀一讀,品一品。
2.自由交流,隨機指導。
(1)自由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哪些詞語寫出了花之多,花之艷?
?、俪鍪揪渥樱?ldquo;芒果樹開的是星星點點的白花,仙人樹開的是金燦燦的黃花,玉蘭樹高擎著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樹綻開的花朵比綠葉還多,一棵似一團火,一排是一片霞。”
“高擎”和“綻開”兩個詞妙在哪里?“一棵似一團火,一排是一片霞”寫出了什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诔鍪揪渥樱?ldquo;還有一種叫做花樹的樹,更是妙不可言,遠遠望去,樹上像是開滿五彩繽紛的花,非常壯觀。走近一看,卻是滿樹的彩葉,紫的、黃的、綠的、紅的,好似含情脈脈的少女,向人們頻頻點頭。”
花樹的“妙不可言”妙在哪里?這樣的樹你看到過嗎?你仿佛聽到這位“含情脈脈的少女”在對你說些什么?此時,你會做什么?你想說什么?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話。
?、塾懈星榈乩首x第三自然段。
(2)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最難理解的句子是哪一句?
?、俪鍪揪渥樱?ldquo;那些蝴蝶經過防腐處理,制成了精美的工藝品。其顏色不僅有赤橙黃綠青藍紫,而且在不斷地變幻著,交織著,滲透著,輝映著,令你目不暇接。”
蝴蝶變成了工藝品,它們彼此的顏色怎么還會“交織著,滲透著,輝映著”呢?“目不暇接”是什么意思?我們在怎么樣的情況下會“目不暇接”?
小結:當無數的色彩斑斕的蝴蝶一下子全部呈現在你眼前時,燈光、蝴蝶的色彩,交相輝映,紛紛映入你的眼簾,你一會兒看這朵,一會兒又看那只,眼花繚亂,所以種種色彩就“不斷地變幻著,交織著,滲透著,輝映著”了。
?、谟懈星槔首x,把蝴蝶的多,色彩的美,你的眼花繚亂表現出來。
(3)自由讀第七自然段,非洲的音樂、舞蹈和非洲人的性格怎么也會是彩色的呢?
?、僬故痉侵薜膱D片,請學生說說印象。
②強悍而熱情的非洲人用他們的奔放的舞蹈在向人們說著什么?
?、塾懈星榈乩首x這一段話。
四、創設情境,介紹“非洲的色彩”
1.自主作業:
(1)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展示非洲的色彩斑斕;
(2)摘抄描寫非洲的優美的文句。
(3)請你當一回導游,選擇其中一個方面,來介紹非洲。
2.總結:非洲是一方熱土,他古樸、自然、美麗;他吸引了世界人的目光,他更呼喚人們對和平的心態對待這片淳樸的土地;非洲人正渴望你伸出友誼之手,共同保護這片奇異的土地。
《彩色的非洲》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新五小的趙榮芳,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28課《彩色的非洲》一文。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是抓住主要內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風情特點;揣摩和學習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積累優美的語言,并且從實際出發,豐富對異域風情的感受。
就《彩色的非洲》一文來說,作者以飽滿的熱情,描述了非洲的驕陽藍天、花草樹木、動物世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藝術風采,多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突出表現了“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二、教學目標:
從教材的整體出發,一方面考慮到略讀課文具有明顯的獨立閱讀性質,另一方面考慮要引導學生把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語文基本功,用于閱讀實踐,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因此,我將此課的教學三維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能力: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2、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在朗讀中體驗,在想象中體驗,在語言實踐中體驗,理解“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感悟與體驗中,弄清是從幾個方面來表現非洲世界的色彩斑斕,體會表達的方法,從而了解非洲獨特的自然景觀與風土人情,激發學生熱愛與向往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非洲的贊美之情。
本課的教學難點:感受非洲獨特的風情與文化,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四、教學方法:
雖然學生受知識經驗,生活閱歷所限,對本文所描繪的非洲的獨特的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感到陌生疏遠 。但是,在本冊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這一組課文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許多搜集信息的方法,因而,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各種途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展示,使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得以真正實現。
五、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
愛因斯坦說過:“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了,那么,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對閱讀而言,興趣尤為重要,因此,在開課導入環節我設計播放非洲視頻,讓學生更直觀、更真切、更形象的得到視覺的沖擊。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 二)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由于本文篇幅較長,所以我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初步的了解。 并找出“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表現在哪幾方面?
(三)小組合作,體驗“非洲的彩色”:
《語文課標》強調指出:要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于本文是略讀課文,所以在教授中應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從非洲的藍天、驕陽、植物世界、動物世界、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以及非洲的藝術感受非洲的色彩斑斕,從而體會作者對非洲的贊美之情。
1、小組匯報自學收獲。
2、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體會文章語言的優美。
3、借助圖片直觀了解非洲色彩的美。
4、鼓勵學生發揮集體智慧,相機補充交流收獲,更加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情感升華:
通過分析、交流、總結,學生已經對非洲產生了濃厚的感情,為了激起學生與作者情感的共鳴,我鼓勵學生,此時面對多彩的非洲你會說些什么?(要求學生把自己此刻最想說的話說出來)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把自己情感揉進了文本里,心靈上受到洗禮,人格上受到震動。極大地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總結寫法:
通過前面的交流探討,學生掌握本篇課文的寫作方法已經是水到渠成的,(如:課文采用了總分總的寫作方法,這樣使文章的結構更完整;還有過渡句的使用;個別段落還采用了先總后分的寫作方法等等)不過教師還要再次強調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并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做到學以致用。
(六)布置作業:
遙遠的非洲或許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地方,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以自己掌握的現有知識當一回小導游,向身邊的人來介紹多彩的非洲,借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看了“彩色的非洲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