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提問技巧
提高語文課堂的提問技巧的方法:注意提問的策略
1、 注意充分運用語言或體態(tài)
教師提問時的表情、體態(tài)、聲音和言辭能幫助學生對問題作出正確的回答,特別是答案唯一的問題,教師可以運用語言或體態(tài)提供足夠的信息給學生,使學生能迅速地準確地作出回答。這一做法是有充分的依據(jù)的。有人統(tǒng)計過,在教師提問所傳遞的全部信息中,55%是靠表情和體態(tài)傳遞的,其余的38%靠音調(diào),7%靠言辭。開心詞典里的王小丫的主持風格值得我們教師借鑒。
2、 注意教師本身的態(tài)度及對學生的期望值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的反應情況如何,教師應該給予正確的理解和判斷,并且靈活地運用多種提問策略,幫助學生得出正確的判斷。同時,教師在提問時不應該經(jīng)常性地選擇難度太大或者模棱兩可的問題來提問學生,更不應該以批評的態(tài)度來評價學生的回答。因為,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學生們對于那些難易適中而又指向性強的問題,比較樂意回答。這跟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征與心理不無關系。學生在回答這些問題時的正確率比較高,容易獲得成功,也就較易產(chǎn)生成就感,從而能更好地產(chǎn)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習自信心。特別是對那些學習較差的學生的正確回答,更應該及時地充分地給予肯定,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及學習熱情;對于那些沒能正確回答的學生,教師要以一顆呵護的心去關愛他們,不能簡單粗暴地否定,而更多的是給予鼓勵與幫助,使他們對學好語文產(chǎn)生信心。總之,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的自信心,教師應該格外小心地呵護,不能輕易地去損傷。
3、注意調(diào)控,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課堂千變?nèi)f化,而課堂教學是有目標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興奮點是千差萬別的,往往與教學目標不一致。這就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調(diào)控藝術。因此,課堂提問的調(diào)控必須具有藝術性,才能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首先要巧妙地“放”和“收”。課堂教學必然要求老師放得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主動地學習,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放”,可以是時間的放,即一定時間內(nèi)把時間完全交給學生,時間一到,教師就要“收”,把教學收回到正題。“放”還可以指空間,即在活動空間上,教師不加限制,學生可以下位,自由討論,但時間一到,各就各位。“放”還可以指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海闊天空,自由馳騁的提問。有收有放,有自由有紀律,有個性有共性,通過提問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這是對課程標準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實踐。
其次要因勢利導。在課堂上,學生回答老師的問題不一定會全對,往往會出現(xiàn)偏差。教師對學生的有偏差的回答不能簡單地加以否定,應該尊重學生并分析學生出現(xiàn)偏差的原因,作相應的引導,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修正自己的偏差。這就是課堂提問的因勢利導的藝術。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要憑借學生在課堂中自然出現(xiàn)的“勢”。“利導”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向著有利于教學目標的方向引導。學生的“勢”往往是對老師的提問的原始理解,是教師的教學起始點。沒有這個“勢”,教師的教學就失去了憑借,就無法對癥下藥。學生正確的回答可以使教師向縱深開拓,推進課堂教學的深入,使教學任務順利地完成;學生的錯誤回答可以作為教師向正確的方向引導的“勢”,同樣也可以推進課堂教學的深入,使教學任務順利地完成。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及時把握稍縱即逝的“勢”,使之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同時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語文的自信心,使學生們養(yǎng)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提高語文課堂的提問技巧的方法:注意提問的藝術
在課堂教學中,問題的提出不但要求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深入地研究教材內(nèi)容、講究提問的策略,而且教師還要注意提問的藝術。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語文的課堂提問的藝術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提問的聯(lián)系性。課堂提問有著聯(lián)系的作用——把課材的內(nèi)容與學生聯(lián)系起來。
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的時候就應該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使所設計出來的課堂提問具有明確的聯(lián)系性。
2、注意提問的指向性。所謂提問的指向性是指教師的提問應該具有路標的作用。因此,在課堂的提問時,教師除了要注意它的聯(lián)系性,還得注意其指向性。教師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必須學到什么樣的知識,提問時在研究學生與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要做到目的明確,心中有數(shù),不能腳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那里,隨意提問。
3、注意提問的推進性。語文課堂的提問與其他科目同樣,問題一個又一個地提出,每一個問題之間應該有一定的關系,這就是教材內(nèi)容內(nèi)部的邏輯關系和學生學習的遞進關系。在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的過程中,也就推進了課堂教學的進行。課堂全部的問題的解決標志著課堂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由此可見,課堂提問應該也完全必須具有推進性,使課堂教學有序有效的圓滿完成任務。
4、注意提問的啟發(fā)性。課堂教學中的提問,還必須具有啟發(fā)性。教師在研究課堂提問的時候,就應該盡可能考慮周全,使所提的問題具有啟發(fā)性,最大限度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的課堂里,學生的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習的情緒高漲。只有這樣的課堂提問才能更好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烈課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學得有味!
5、注意提問的激勵性。激勵能使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調(diào)動起來,能使學生的美好心靈激活起來,能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欲望,能使學生有美好的成功的喜悅。所以,教師就應該非常注意課堂提問帶有激勵性,激發(fā)出學生的好奇心、觸發(fā)學生的正義感、誘發(fā)學生的同情心、引發(fā)學生的探知欲、架起學生的親情橋,借助學生的表現(xiàn)欲,調(diào)動一切有利因素,去激勵學生,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看過“提高語文課堂的提問技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