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散文教學
高中語文散文教學:立足于教材且跳出教材
總而言之,教材給了我們很多、很好的范例,只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分析和歸納,促使其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再將其實踐在自己的筆下,這樣學生就會產生一個飛躍性的進步,其創新能力也會相應地提高。例如,在講解《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文章后,利用其課后時間對實際生活荷塘景色進行觀察,讓學生來做導游,介紹自己周圍的荷塘景色,使學生脫離課本的束縛,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并加深對《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理解,從而真正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語文散文教學:優化教學模式和明確教學目標
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學生必須要具備扎實的基礎,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可利用激勵法、競爭法和引導法來介紹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人物,根據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以及創新思維等,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開展具有創新性的課內外教學活動。語文其實是一門具有很強的應用性、藝術性、實踐性以及社會性的學科,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優勢來完成其教學任務,全面規劃教學任務,分步實施且注重其實效。例如,在進行詩歌鑒賞的教學過程中,如“山水田園詩”,教師首先可以明確這樣的教學目標:通過對山水田園詩思想感情的了解,掌握其表現手法以及常見的幾種山水田園詩,通過這個教學目標,使學生在一開始就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將這些目標帶入到學習中來,更好地實行自主學習。此外,隨著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展,以網絡、多媒體和計算機技術應用為核心的信息化對于高中教學的影響越來越突出,具有一定的全局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利用現代傳媒工具,通過網絡,促使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到最多、最有用的信息,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高中語文散文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多元化發展
在教育觀念上,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分層漸進以及多元發展,在實際操作中,應為學生提供不同要求上的幫助,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發展其個性,在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時,不能單單只是依靠考試的分數,而是應該多方面地進行測試,實行發展性評價,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語文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認知能力。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活動方式,比如文學社、演講團以及書友團等,或者進行文化交流或者社會實踐等,通過報刊、電視等各種媒體,讓學生參與到其中,突破傳統的語文學習,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高中語文散文教學:構建“平等對話”的教育模式
學習語文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習得過程,學生在學習和感悟中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與素養,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單單通過教師的講授是不可能達到的,必須要讓學生自行思考,重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教學重點之間的轉移,從學習語文知識上升到通過語言形式來認識社會、感悟人生以及塑造自己,從知識的訓練上升到人的發展。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經不再是一個傳統的知識接受者,而是充當著人生發展的創造者、探究者和交流者,以此生成新的情感、思想和言語。
在新課堂教學中,應該采取“平等對話”的教育模式,只有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學生才能夠真正地成長,作為教師,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學生身上,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維護學生的說話權利,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努力構建一個自由、多維的對話體系,在新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起著組織和討論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相應的幫助,其扮演著參與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個幫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