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作文范文
高考散文作文范文:夢在,愛就不遠
寢齋的樓下,熙攘街角,知一書店。
小憩的時光,躲進安靜的一隅,聆聽著緩緩的節奏,翻聞著一頁一頁的清墨飄香的味道,似乎在與靈動的文字間彼此的呼吸,如若放縱的靈魂在無際的天宇間飄蕩。亦或將所有的嘈雜靜于心止,便是一種投入的忘卻。
常常地感動。那人、那事、那情、還有那愛,生命的篤定,活著的淋漓,只用文字詮釋,感動別人,更是感動自己。在悄然流淌的歲月中,去凝重心靈中的禪凈。那便是哭著、笑著、活著。如若飄零的秋葉,依舊紅的那般燦爛。
一個情節,一段音樂,一行文字,一瓣落雪。就在這不經意的時候,總是浮現著你嬌美的身段,如影隨形,婀娜著別樣風姿,共鳴了一腔勃然的澎湃,模糊了那一季的燦爛。只有飄散的幽香,肆虐出了彌漫的久遠。
越是想要忘記,卻是越來越清晰。不知道,是你附在了夢中,還是夢中有你在糾纏。撕裂的記憶,時而升落,時而砰然,只留下一曲含香的弧線。
你聽,琴瑟洞簫的哀婉之中,你若在。你看,紛揚落雪的剔透晶瑩,你若在。你嗅,素潔菊花的淡雅清香,你若在。于此,是你,攪了一世的清思,是你,擾了半生的夢魘。
原本,要將那虛幻的塵封,連同揉碎的記憶一起煮沸,曼妙在點滴時空里的濕潤,一點一點地蒸發,絕塵與似曾的浪漫。
但是,晾干的文字里,卻潤澤了無盡的靈感,躍然于紙,凝固與心。情切切,聲聲慢,長袖曼舞吟闕婉,且回首,無盡是依然。
那是我夢中為你落泣。
臨窗望,肆虐的寒風卷走了樹枝上的殘葉,破敗的灰蒙蹂躪了所有的斑斕。不忍視睹,且罷,凄冷散劫場。就在這樣的哀婉中祭拜一紙空廋,墨染成血,肆無忌憚地落泣,又一季的悲涼。
不期而遇的邂逅,繾綣了流芳的荼蘼,抽搐著噴涌的幻覺,溫柔著褪色的傷痛,纏綿出一道又一道的情痕,卻是須臾。
從此,你成了一個細節,一處芳菲,一杯香茗,一曲哀傷,無時不在,無時不有,伴我左右。
從此,總是把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愫,掩映在垂涎的鼾聲之中,冥笑著浴火重生的絢爛,一夢照三桿。
其實,文字永遠蒼白,水與火的纏綿,透徹著有花無果的倪端,歡樂痛苦誰人懂。寂寞的時候,世界為你而泣,嗚咽著三絕題帕。高興的時候,沐春風,君自酌,甘苦凄涼誰人解。
忍罷朋輩成新鬼,眸向紅塵覓香顏,蝶翩飛,絕塵鸞,卻在燈火闌珊。
那是你潸然與我的夢中。
樓下,街角,書店。
寢齋的樓下,熙攘街角,知一書店。
又一個凜冽的日子,那一隅。靜靜地聽一曲《追風的女兒》清殤。在文字的墨香中尋找,清淡如素,顰眉凝香的你,我醉了,鼾若垂涎。
高考散文作文范文:窗臺上的麻雀
母親去世后,那窗外柵欄里的十多盆枝繁葉茂的鮮花,也仿佛被抽去了魂魄一般萎靡不振。家里的三個大男人誰也沒心思去打理它們,看到它們枝繁葉茂的樣子,似乎就會勾起內心深處竭力不愿去觸碰的回憶:看到瘦小的母親趴著身子,手拿著一個小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在伺弄著那些花花草草……
于是,那些花兒們就這樣在黯淡的消磨中,漸漸枯萎,黃了,干了,直至于成了些毫無生命力的枯桿。
然而時間并沒有因此而終止,它依然在流逝,盆里不知什么時候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一些又細又小的新芽開始從土里冒出來了,沒有人管它們,也沒有人給它們澆水,它們固執的使勁伸展著自己的肢體,在時光的河流中漸漸發育成了一些叫不出名來的,各種各樣綠絨絨的草,有的還長得很高,分出很多的枝,結出了一串串紫紅色的象綠豆樣大小的花朵,它似乎很想把自己長成一棵樹的樣子呢,一棵會開花的樹!
仿佛是嫌這些綠色還不夠,似乎是為了印證生命的多姿多彩,不知何時,一只有著黑嘴殼,小圓眼睛的麻雀突然光臨了我們這個開始有著些春意的窗臺。它在這些茂盛的草叢中,蹦蹦跳跳,嘰嘰喳喳是想告訴我些什么呢?窗臺里面的我停下那雙在敲打著鍵盤的手,若有所思的望著它,它卻忽然有所察覺似的抬起了頭,然后,撲愣著翅膀飛走了,我仰起頭,忽然發現天空很藍很藍!
我把這只小麻雀與我近在咫尺的遭遇當成一件十足的稀罕事說給了弟弟,他聽后立刻從屋里捧出了一把米,把這些米撒遍了窗臺的各個角落,然后,還擱了一個圓蓋,蓋里盛滿了水。是啊,不知為何我們都熱切的期盼著這只小麻雀的再度光臨呢!
沒有幾天,這只小麻雀果真又來了,厚厚的推拉窗外,它警覺的站在窗臺外沿一塊豎起的玻璃上,偏著腦袋打量著屋內一動也不敢動的我們。半晌,它終于小心翼翼的跳下來,怯怯的啄食了幾顆米粒后,卻又唿啦一下飛走了。望著它飛到了對面高樓的避雷桿上,我和弟弟都感到了些失望,或許,是立在窗口的我們讓生性膽小的麻雀感受到了危險吧!
時間就仿佛是一只有魔力的手,用不著刻意的營造與追逐,只是在花臺上堅持著天天撒上些米,然后,就靜靜的守候著,不定什么時候這小家伙就飛來了,快活的在十多個盆里蹦來跳去,不時的從土壤中,草叢里發現顆顆如同珍貝般亮晶晶的米。這就是它的快樂,簡單的快樂,然而不知為何,卻是那樣深刻的感染了我,以至于我的眼眶竟然有些濕濕的了。
日復一日,這里就成了它每天必定要來的地方,還帶來了它的一大家子,另一只成年的麻雀,和兩只小小的幾乎只有它們一半大小,可愛的小雛雀。小雛雀們的羽毛已經長得很齊整了,也可以扇著翅膀飛了,然而,它們卻好象是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面對著盆里伸嘴可及的米粒,它們不去琢食,卻是邊發出嘰嘰的好象撒嬌一般的嬌音,邊張開翅膀,賣力的抖動著全身的羽毛等著父母從盆里叼起米粒來,再嘴對嘴的一顆顆深情的喂給它們。親情啊,這無處不在的親情,不知什么時候已然讓我潸然淚下了呢。
雛雀們一天天在長大,漸漸長成和它們父母一般大小了。我觀察總是有些不太仔細,有點區分不出它們了,我甚至也不清楚,那第一只到我們窗臺上的小麻雀倒底是哪一只了,我只知道,有只腦袋和身子都特別圓,特別胖,跳躍活動的姿態特別可愛的,一定是兩只曾經的小雛雀之一,我給它起了個親昵的稱呼叫小胖。小胖的膽子要比其他的麻雀大得多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記得大概是中午吧,它們一大家子又飛來了,嘰嘰喳喳吵著鬧著好一陣子,我和弟弟就想靠得離它們更近一些,仿佛這樣就可以把它們的快樂更多的留在這個有些沉悶和壓抑的屋里。雖然它們已經不是很怕我們了,可我們無限制的靠近最終還是把它們驚走了,只有小胖還憨憨的傻傻的,我們都已經貼著窗玻璃站著了,它居然還沒有飛走,而是窩在靠窗的一個花缽里,幾撮蓬松萎黃的枯草叢中一動也不動,我們的手指幾乎就可以通過玻璃觸碰到它小小的身軀了。它的小圓腦袋耷拉著,眼皮松松的垂下來,胸脯勻凈的一起一伏,我們觀察了好一會兒,天啦,它居然是在打盹,在午睡哦!啊,多么可愛的小家伙啊!我們不忍心驚攪它的美夢,只是呵呵笑著,安靜的守在了一旁。
冬去春來,時光的魔輪就這樣在平平淡淡中走過了一年又一年,它一直在不動聲色的創造著什么,給我們以意外的驚喜,同時,它也在不動聲色的改變著什么。
三年后,我從外地回家。爸爸說,我們走后,他還是堅持著時常往窗臺上撒些米粒,家里招來的麻雀越來越多了,我們家那個窗臺也越來越熱鬧了。每天早晨,天剛有些蒙蒙亮,它們就聚在了我家的窗臺上唱歌,它們蹦叫的是這般熱鬧和歡快,可是我卻已經不認得它們了,不認得它們當中的任何一只小麻雀!我開始有些想念了,想念那第一只飛到我們家里來的小麻雀,想念那憨憨的,傻傻的小胖!
高考散文作文范文:兒時野果香
周五正上班,接到老弟打來的電話。
“俺哥,回老家吧?我在路上,一會兒就到蘇州了。要去的話,收拾一下,跟領導請個假。我先去甪直接安順哥。一會兒走你那兒,再捎上你!”
此時是上午11:00多些,我剛給財務開完月度往來清理會議。心里還是有些小激動,“那就回吧!”
撂下電話,我趕緊將門店日報表數據整理好。
恰巧老總去無錫出差,也不用費心打招呼了。走吧,順風車。
其實,老家離江南的這里,也有450公里的路程。待等到他們倆,已經是下午13:30的光景。
車子飛奔在G2高速上。許久不在一起的仨人,一路上開始侃起久違的大山來。話題自然就說到了小時候,在不知不覺里,天色漸晚。車子也在血紅的夕陽快要落山時,駛入了家鄉的小路。初春的麥苗青綠,靜靜地躺在故鄉依然寒涼的懷抱,隨著夜晚,緩緩沉進魆黑的時空隧道。
望著這晚涼的景色,呼吸著久違的故園泥土的芬芳氣息,我的思緒飛回到了兒時。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蘇北的家鄉和中國絕大多數鄉村一樣,一窮二白。舉目是低矮的茅舍、土墻,遠處是一馬平川的田野。春天泛著綠波,夏天騰著熱浪,秋天散著谷香,冬天舞著寒涼。四季分明是這片土地的烙印,墨山肥水是這方田園的脊梁。
我的小伙伴眾多。單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就八個,姐妹六個,更不必說房前屋后其他的了。記憶里,童年都是快樂的瞬間。雖然那時候沒有什么好吃好喝好穿的。精神上的無拘無束,鄉野間的廣闊無限,白天里的自由自在,現在的孩子們,怕是無法體會得到了。
草房邊就是一年四季或青或綠或黃的莊稼地。莊稼地四周,是日夜不息清清流淌的溪水。溪水里,游著很多大大小小的魚兒。水藻底下,藏著那些害羞的,更大的鯉魚、鯽魚、黑魚和鳙魚們。家西從后河引來的河水,在大集體時代修繕的大堰里奔騰歡唱。那些分支的灌溉埂渠,便跟著滿滿當當地喝足了水,小跑著去向四面八方的田間地頭。于是,我們和操勞的大人們一道,能聽見禾苗的喜悅、大地的吮吸聲。
那個時代,農村水利灌溉系統是相當健全的。農業更是這個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賴以生存的根本,老百姓一切的生活來源。聽著大地的啜飲,農民的父輩們想來也是無比地欣喜罷。
麥收過后,父母開始搶種夏季作物。這個時候,農田里的玉米、大豆、紅薯、花生、棉花等相繼生根發芽壯大,整個鄉村開始熱起來。那田地里跟著莊稼一起生長的野草野菜野果秧,也開始茂盛起來。蟬鳴起來了,蜻蜓開始覓食蚊蟲了,星星灑滿了夜空。我們這些半大的孩子,也和父母一道,扛起了鋤頭,早晚涼快的時候,下田除草。
鋤頭很沉,我們這些半大孩子,跟在父母身后,學著大人的模樣,可就是鋤不動地。不大一會兒功夫,就被大人們遠遠甩在了后頭。
大抵祖祖輩輩的農家人,就是這么一輩輩傳承下來的吧。活沒干多少,那些野草野菜倒認識了不少。許許多多關于各種野草野菜的諺語俗語俚語便如數家珍了。
就在干活的空隙里,孩子的我們總閑不住。喜歡四處尋覓野菜和野果秧,做好記號,然后就時不時地去看看。
兒時的物質生活是貧乏的,但又是最最豐富的。來自大地母親懷抱里的各色食物數不勝數。今天就說說我兒時記憶里,來自田間地頭,房前屋后的野果兒們。
蘿摩結的果子,是攀爬在樹枝蘆葦叢里很常見的美味。我們老家都俗稱荷飄飄。它未完全成熟前,包裹著的絮狀白色果心是甘甜且細膩的。房后三角汪旁,家東自留地邊南北向的蘆葦蕩,家西大堰高高的圍堰兩邊,以及尋常四圍的溪溝邊,隨處可尋。記得有一年夏天去到宿遷吳圩舅舅家,五舅家的表弟和二弟爭搶樹上的蘿摩,匆忙中摔下樹來。好在沒出什么大的意外,僅僅摔破了點兒皮肉罷了。因為經常四處在蘆葦蕩里找尋蘿摩,喜歡在蘆葦上作窩孵蛋的大葦鶯,便十分恐懼我們的到來。這種我們俗稱蘆扎的鳥兒,嘎嘎嘰,嘎嘎嘰地鳴叫著,保護它們哺育在窩里的鳥蛋或者幼兒。我們大都好奇地看看窩兒,便善意地走開了。
三角汪東邊,那時候住著一位五保戶孤寡老太太。我們都私下里稱呼她老貓(mao輕聲),見面喊老太,比爺爺輩更高。她慈眉善目,常常一個人坐在門前。喜歡小動物,小貓小狗,都被她稱為“乖乖”。見到我們這些孩子,也是熱情招呼,近身了摸摸腦袋,遠了就用慈祥的眼神緊隨。偶爾會拿出她小心翼翼保存的點心,要我們吃。我們便笑著跑開去。她院子墻角有兩棵桑葚樹,一棵有碗口粗細,另一棵大概是后蘗生出來的,瘦小如搟面杖。只是一樣的都在掛果的季節,結滿了密密麻麻的桑葚。我們是天天看著桑葚由小變大,由青泛紅,漸漸大紅紫紅,最后變得黑紅黑紅的。熟透的桑葚鮮美甘甜,漿汁醇厚濃郁,嚼在嘴里芳香四溢,牙齒紫黑。就連摘采的手指也被汁液染黑,淡淡生香,幾日不能洗除。小伙伴們三五成群,踅摸著爬上大樹的枝干,兜起破舊的褂兒,常常吃著兜著,滿載而歸。
我家屋東是片芝麻地,地邊生了兩棵楮桃樹。青綠的芝麻節節升高的當兒,楮桃也次第長果,紛紛先后綻開紅紅的漿果。楮桃樹有些高大,枝葉長滿絨絨的細毛,不太好攀援。加之這些漿果特別紅艷香甜,色澤誘人,引得眾多鳥兒爭相啄食。又因為綻果期短,顯得煞是珍貴。那些鳥兒有翅膀,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又不分辰光,果兒一綻開,它們自然就先捷足了。留給小伙伴們的,能伸手掰枝夠得到的,自是極少的了。這楮桃的味道,果然也是沁人心脾,入口不忘,唇齒留香。細長的條條果肉里,還有小小脆脆的種子,嚼起來別是一番風味。
龍葵,大概滿世界都長著。大多地兒俗名叫天星星或黑星星,我們叫天泡子。那時候,真的是隨處就能見著。每到夏天,黑色的珠子五個八個甚至十多個一簇,躲在綠綠的草葉間,猶如黑色的星星掛滿綠色的天空。熟透的,味道甜甜;半熟的,帶著酸澀。它們和快樂一道,滿裝了我們的童年。黃姑娘,喜歡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花生地、大豆地、紅薯溝,都是它們喜愛的場所。鋤地的時候,孩子們會特意留下一些,讓其自由生長。熟透了的黃姑娘,會自己脫落掉地,口味更加醇正甜酸,賽過世間所有的瓜果。
而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便是長在我家花生地、玉米地里的野瓜了。
鋤花生地的時候,姐姐偶然發現有兩株小瓜的秧苗。小弟和二弟聽見了,大喊著圍攏來。我也湊了過去。父親母親鋤在我們前頭較遠的地方。他們停下鋤頭,直起腰來,用脖子上的毛巾抹拭了一把汗,沖著我們微笑。猶如發現了寶藏般,我們小心翼翼地給兩棵瓜秧葳了葳土。又跑到溪溝邊,撿了破碗,舀來水澆足,做上記號。鋤完了地,我們又再好好地端詳了一番,這才戀戀不舍地回家去。
從此,心中便多了份牽掛。放學后,每每都要繞個彎,多走一段路,跑去看望它們。就這樣,它們在我和弟弟們的精心呵護下,慢慢長大,開花。結出了第一粒果子。果子漸漸長大,有了好看的紋理,渾身絨毛,碧綠可愛。接著第二個,第三個,次第從果子長成了瓜。花生在漸漸長高,生果根,開小花。天氣更加的熱,夏天更加的綠。第一顆野瓜慢慢有了黃意,絨毛褪去,似乎已散發著誘人的清香。我是欣喜的,姐姐也幾次三番地探視著。在看護它們成長的日子里,我們打豬草,鉆玉米地,又意外地尋見幾株結了瓜的秧苗,還有一株西瓜呢。雖然西瓜只開了花,沒有一個瓜果。
終于,在花生們開始孕育漿果,夏日傍晚漸有涼意的8月末,那只野生的小瓜熟透了。它大概有搪瓷茶缸那么大,通體透著濃濃純純的果香。我摘下它,用褂子小心包裹好。小弟將它抱在懷里,一路上認真謹慎地躲著石頭,回到了家。父母和姐姐還沒有回來。小弟將瓜放在家里那張有著年頭的木桌中間,下面墊著布。他就坐在那兒一動不動地看著。太陽已經落山了,光亮慢慢暗下來的當口,父母親和姐姐一起從稻田地回來了。小弟趕忙跑去召集叔伯家的小伙伴們。姐姐洗好了瓜,拿出菜刀來,小心地將瓜分成了八瓣,又從中間攔腰切斷。小弟抱著一片瓜送給了爺爺,姐姐拿起了兩片送到了父母面前。剩下的,在場的小伙伴們人人有份,分享了這收獲的喜悅和蜜甜。院子里彌漫著甜甜清清又香香的芬芳味道。
那一年,從花生和玉米地里,我們一共吃到了十幾個野瓜。那份甜透心扉的記憶至今仍然歷歷在目,歷久彌香。
到家了,車子停下來,我的思緒重新拉回到現實里來。面前的工地上,亮著幾盞昏黃的電燈。今年開春,我們在老宅上,五家一起,已經開始了每家三層小樓的聯排建造。
故鄉有山有水,至今依然山清水秀,叫我越發地留戀。或許,將來的某一天,我會收拾起行囊,義無反顧地歸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