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散文3篇
高中議論散文:樹,無法言明的痛與感激
“孤樹”,是我給它取的名字。它的葉隨風飄落,終日默默直立在那村莊,想言明那無法言明的痛。它一直孤獨,寂寞著,直到那一年的冬天。
夏季的一天,一個男孩不小心被樹根絆倒了,他的母親指著孤樹破口大罵。任誰也不知道,在那之前,小孩曾用力地踢著孤樹的根。好痛,真的好痛,孤樹的痛,人類何曾聽見。常說人的觸覺是敏感的,那植物呢?人類把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恣意的破壞令孤樹傷感倍增。夏日嚴寒,大概是它的心情吧!
秋天,那村莊里楓樹的景色真的很美,吸引觀光客的到來。游客不舍破壞楓樹,便隨手撿來一顆石頭在孤樹身上雕刻,只因孤樹是一顆最平凡的大樹。這一刻,孤樹又多了一道傷痕。難道它的生命就那么不起眼,不值得被人們在乎嗎?它想哭,但淚水是不允許它浪費的。沒有人的關心迫使孤樹必須自力更生,好好地照顧自己。我想他已經習慣孤獨,獨立與堅強是它人生的必修課。
冬天,落葉飄零。村莊來了一名不速之客——守茗。原以為是過客卻成為孤樹心中一輩子的住客。孤樹的心就在那一個冬天再次感到雪中送炭的溫暖。守茗,植物研究者,他背負人類欲復原這世上萬物的重任,踏片世界各地。原意只是來村莊避寒,卻無心發(fā)現百年老樹——孤樹的珍貴。守茗為孤樹填補傷口,做足了保暖措施,給予孤樹滿滿的關心,融化了孤樹冰凍已久的心。無法言明的感激就在這個冬天建立起來。
隔年的春天,守茗走了,路徑此地的人,總有一天還是會走。但守茗在臨走的前一晚寫了一封信給孤樹。他深信每棵樹都住著一個最純真的靈魂,世界萬物皆有感。“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有緣有可聚之時日”,有一天他會回來的。是守茗令孤樹知道并相信這世上任然有一群人努力地保護樹木,保護地球。
這一天,晨光熹微,隱隱約約的,好像是守茗的背影,他來了又走了,一切就如夢。昔日在孤樹身上的傷痕已結成疤,心里的傷痕也痊愈,謝謝他曾那么用心地保護孤樹。感謝人類曾經傷害,修復,珍惜孤樹,感謝人類曾經傷害,修復,珍惜地球。
高中議論散文:平淡無奇的青春
每天都是重復的生活,像是將無數張交錯的白紙重疊在了一起,紙上面刻下那些相同的生活節(jié)奏將我的整個青春填滿。然而,平淡無奇的青春是否也叫青春?我的十八歲,與燦爛無關,與明媚無關,只是因為過早的步入社會;過早的體會了太多的世事險惡,人情淡薄;只是因為閱讀了太多以悲劇結尾的小說,也寫下了太多憂傷清澈的文字,便故作憂傷墮落得不成樣子。就連以往每日每夜叫囂著一定要實現的夢想也在這近乎殘忍的時光里慢慢破裂,風逝,成塵……
晚上一個初三的小妹妹在qq上發(fā)消息問我,她說,為什么你以前即便再忙一個月也能發(fā)表好幾篇文章,現在卻再沒寫下任何東西。她說你以往的文章那么絕望,那么受傷,卻又帶給我無盡的希望。她說我只是想看看你,在七月,八月,九月這九十多天的日子里都是怎樣一種心情。看到消息欄里那樣長一段文字,心里五味雜陳。我只是悶聲調笑她受了小四的荼毒,卻無法說出今生今世不再寫了的豪言壯語,也無法告訴她,夢想,我放棄了。
每晚都是八點以后才回家,踏著朦朧的月色,迎著路燈昏黃的光亮,伴著綠化帶里蟲兒的鳴叫聲騎行在回家的路上。這里的夜生活幾乎僅限于十字路口那兩三家在晚上七點以后就準時出現的燒烤攤。白天人流涌動車水馬龍的城市在黑夜的包裹下盡顯疲態(tài),似乎就只有我一人還在這悠長漫長的道路上騎行,沒有盡頭,沒有方向……
偶爾停下思緒萬千的頭腦安靜的發(fā)呆,才猛然發(fā)覺,自己來到腳下的這座城市已經可以以年計算了。不知不覺又三年,我想,無錫的確是一座可以讓我覺得安穩(wěn)而不會彷徨的城市,即便一個人在街上無所事事游蕩到很晚,即便在喧囂至極的人群里我也總能遇到一兩個熟悉的身影;即便我不優(yōu)秀,不完美,懦弱自私,還是有身邊的家人,遠方的朋友做我堅實的后盾;很多時候對生活失去了熱忱,對夢想失去了信心,也是那些文學之路上的朋友幫我一起度過那些我以為不能度過的苦難時期。
很多人都說黑夜是執(zhí)筆者靈感的源泉,而我對于喜愛在大半夜寫文的固執(zhí)已然成為了一種變態(tài)的習慣。停了三個多月的筆,今晚,我或許該寫些什么。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這個電子產品盛行的年代,我這個還喜歡拿個日記本拿支筆就趴在床上寫文的小憤青也成功的晉級為這個新時代的原始人,一個孤單的原始人。
然而,是否我不放棄當作家的夢想,就能把青春過成自己不后悔的模樣?
高中議論散文:與寬容并肩齊行
寬容就是原諒他人的過錯,不去斤斤計較,有一顆博大的胸懷。
寬容之心,并非人皆有之。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果能夠做到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這會是讓人感到驕傲的一件事。
在平時的人與人的交往之中,避免不了會發(fā)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這也就是考驗一個人是否有一顆寬容心的時候了。如果你能夠擁有一顆寬容之心,那么也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我有一對可愛的弟弟妹妹,他們兩個總是會因為一丁點兒小事而爭吵個不停,嚴重時還有可能打架。如若我妹妹買的零食舍不得吃,自己放了起來,然而我弟弟在我妹妹不知道的情況下把零食吃了,那么家里肯定會爆發(fā)一次大戰(zhàn),他們不是爭吵就是打架。
如果我妹妹她能夠擁有一顆寬容的心,那么他們兩個之間或許就不會發(fā)生那么多的矛盾。然而他們兩個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燈,我沒妹他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都是如此的斤斤計較。
所以,想要學會寬容就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如果做錯了事,說聲對不起,請求他人的原諒;如果身邊的人做錯了事,并且能夠做到知錯就改,那么請你選擇原諒,再以后還是還朋友,甚至關系比以前還要好。這要做還能體現出這個人寬容大度,品格高尚。
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臺詞:“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予寬容的人,也賜福于被寬容的人。我們應該學會對別人表現寬容······”
寬容他人,不僅僅是開心于他人,也是開心于自己,讓自己的身邊擁有更多的朋友。每個人都喜歡和寬容大度,不斤斤計較的人做朋友,因為這樣會讓人感到輕松。如果和一個愛計較的人做朋友,因為一點兒小事就會和你鬧矛盾,那樣會讓你感到很累,還會讓自己認為是不是交錯了朋友。
所以說,做人要有一顆寬容之心,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不去為一點兒小事而去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