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一年級讀的散文3篇
散文或寥寥幾筆,或洋洋灑灑,但只要是發自內心的文字,誰不為之感動?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適合一年級讀的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適合一年級讀的散文一
下雨了。“沙沙沙,沙沙沙”盡情地唱著,如此動聽,如此美妙。用心去聆聽,雨里夾雜著許許多多,盡管是一點一滴,也是如此。
靜下心來,聽,這動人的聲音引起了我的無限遐想與追憶。時間如水,靜靜地流淌著,抓不住,只能眼看著在你的手心里流逝。在這十幾年里,我都做了什么?
我已經度過了人生的最后1次兒童節,是在這綿綿春雨中。雨帶走了已久遠的記憶與快樂,雖只留下那如海市蜃樓一般模糊的印記,卻回味無窮。一次次失落之時,聽聽雨,它總能撫慰受傷的心,一點一滴,滴在心坎里,大雨傾盆,沖刷著記憶。
漸漸地,聽雨成了享受,成為了我放飛心靈的窗口。聽聽窗外,被雨音覆蓋的,是轟鳴的汽車,嘈雜的人語。我笑了。為何而笑?不知道。
不知什么時候,樓頂上多了四只白鴿。不知是它們不懂得尋物遮蔽,還是不愿,任憑雨點打在它們的身上,仍傲然挺立。多少次,我幻想成為1只白鴿,自由的飛翔藍天,不受拘束。我不愿呆在籠子里,永遠做一只供人觀賞,沒有抱負的寵物。
突然,雨停了。陽光透過重重云層,灑下來了。落在那白鴿身上,也落在我的心上。我第一次發現雨后的陽光,如此迷人。
雨停了,太陽出來了。
我對自己說。
適合一年級讀的散文二
大人們一直教導我們:必須學會給予,學會付出,而不能索取。如今,我們都朝著只會付出,只會給予,卻因為不能索取,便也逐漸忘了,其實接受也同樣的重要。
無私奉獻,一個從小我們就被教導,應該學會這樣。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努力做到。雷鋒,焦裕祿等,都是我們從小學習的榜樣。都市人都不斷變得現實,以后是另一個極端--無私。無私的人被不斷的宣揚,現實的人就被批判。
所以,人們慢慢地遺忘了,接受,其實也是人們必須學會的。
學會接受,就在你疼惜的把肉放進你心愛的人的碗中,看著他吃下去時,你的心是甜蜜的。你也知道,他的心也是甜蜜的。但是,如果你一味的給予,卻惶惶的婉然拒絕他的給予,就會帶來麻煩。只會付出,給予,卻不會接受,這其實對雙方都是傷。
學會接受,在愛人為你碗中添塊肉,自己啃著骨頭的時候,別忘了沖他笑笑,然后,甜甜的把肉放進嘴里,帶著他的愛,直入心田。這也是愛的一種表現。
愛不僅需要給予,必要的時候,接受也是愛的一種方式。
給予是好事,不斷的給予也并沒有錯,只是,在給予的同時,學會接受,接受別人對你的愛。這樣人生才會美好。
適合一年級讀的散文三
不知道何時,她戀上了孤獨的滋味;一個人享受憂傷的音樂在耳邊圍繞,雙手快速敲擊著鍵盤而跳出的文字,如同敲打著她心靈上的碰撞!
兩個人的世界與心情太復雜,一個人的心情與世界更簡單!孤獨是用精神支付的高消費,此時的一切,真的完全與愛無關!
孤獨,猶如未加糖的咖啡,滋味苦苦澀澀的,但孤獨卻很有味道!它攜帶著一絲絲凄涼而婉轉的美,從骨子中透出來!也許只要品嘗過一次,會終身依賴和尋找這種感覺,如同慢慢品嘗的咖啡一樣,也許會終身上隱的!
孤獨與寂寞是不同的:寂寞的時候,可以找來幾個人熱鬧一翻,寂寞很快會被熱鬧趕跑;但孤獨不會,因為孤獨就住在你的心靈深處!
孤獨的時侯,誰也不想聯系,除非那是一個可以交心的人,孤獨是屬于自己的!當你細細品嘗時,會覺得有一種飄然而有惆悵的美!
孤獨中最令人難以承受的是:靈魂孤獨的人.許多人孤獨可以找人傾訴,但靈魂孤獨的人,沒有這么幸運.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值得傾訴、相思、懷念的對象;沒有目標和希望,也許會是一輩子的靈魂漂浮,如同只有骨肉卻沒有靈魂的精靈在游蕩!
于是,有人開始寄托與轉向美麗的文字,但文字只會讓你的感覺更加的靈敏,超越,進而更加的孤獨;孤獨的滋味,也會更加的濃烈!
孤獨猶如高山上的雪蓮花,高處不勝寒的獨自凄美的在綻放.
同樣是孤獨,有的人很享用,有的人害怕,而有的人會窒息!因為孤獨猶如寂寞的空氣,會無時無刻環繞在你的身邊,也會在不經意間跟隨你!
心靈相通是解決孤獨的關鍵:如果不想做孤獨的人,那就敞開自己的心扉,讓能與自己心靈相通的人,徐徐不斷的撫摸自己的靈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