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課堂導學
作者在1925年所作的《沁園春 長沙》一詞,其中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之句,與本詞的詞義頗有相同之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沁園春雪》課堂導學,希望對你有幫助。
《沁園春雪》課堂導學
1理清結構:
2 語言特色:
(1)這首詞的語 言非常凝練 、貼切,極富表現力。全詞僅114字,就清晰地勾畫出一幅北國風光圖。極有分寸地評論了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人物,抒發了詩人的抱負。如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銀蛇”逶迤曲折,以“馳”字形容白 雪覆蓋的高原如“蠟象”奔騰聳動,極為傳神地把冰封雪蓋的群山高原寫活了,賦靜景以動態,使之生機勃勃。
(2)詞中還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方法。如“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個“欲”字把“山”“原”人格化,生動地寫出它們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 揚奮發的氣概。
(3)這首詞上、下片 分別以“望”字和“惜”字統領七個短句,一筆貫通,極有氣勢。詞中又多 短句,并以四字句為主,因而節奏鮮明。這就使全詞在韻律上也頗顯豪放的風格。
3 把握重點:
這首詞的寫景、議論與抒情是怎樣結合的?
這首詞是一首雄壯的抒情詩。它的抒情是與寫景、議論有機結合、渾然一 體的 。上片寫景,大氣磅礴、氣象雄渾,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著熱愛祖國山河的豪情。“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三句,更是贊美之情溢于言表。下片議論,即 由上片之景而生情,由祖國河山的壯麗,想到無數英雄為之傾倒,并對歷代英雄加以評說而寓情于議,蘊含詩人對祖國的深情,以及充滿自信的情懷。“俱往矣”由評論歷史人物落到贊揚當代風流人物,使全詞的思想境界達到高峰,點明主題,抒發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全詞熔寫景、議論與抒情為一爐,水乳交融,使主題非常鮮明突出,從而收到強烈的感人的藝術效果。
4 質詢疑點:
怎樣認 識作者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評價?
這段評論以“惜”字為統領,定下批評的基調。“惜”意為“惋惜”,但意味非常豐富,有不同理解:①“惜”中含褒,肯定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國歷史上的英雄,而且是無數英雄之中的杰出者,他 們具有雄才大略,對中國歷史的發展都有過巨大的影響;②“惜”中有貶,委 婉地批評這些英雄的不足,他們不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樹不多,個人的文學才華也欠缺;③“惜”中寓志,蘊含后來者居上的氣概,以及超越歷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5 攻克難點:
對“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應怎樣理解?
這三句主要是作 者自指,即抒發了作者作為革命家的偉大抱負。對此,最主要的是從 文本出發,即根據這首詞的內容和語境加以體會和分析。作者在1925年所作的《沁園春 長沙》一詞,其中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之句,與本詞的詞義頗有相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