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心交友審慎擇友閱讀答案
《虛心交友審慎擇友》閱讀材料
我國古代學者認為,交友不僅要廣取,而且要審慎,也就是說,不僅要有取友的虛心態度,而且要有擇友的正確標準。墨子把交友比作染絲,他說:“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而已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孔子也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入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者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什么是古代學者心中的正確的擇友標準呢?《論語》上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直”是正直,“諒”是信實,“多聞”是見聞廣博,同這樣的人交友,便不益了。“便辟”是諂媚奉承,“善柔”是當面恭維、背后毀謗,“便佞”是夸夸其談、華而不實。同這樣的人交友,便有害了。“友直、友諒、友多聞”,這代表了古代學者理想的擇友標準。
摘自吳天石《談談我國古代學者的學習精神和學習方法》
《虛心交友審慎擇友》閱讀題目
小題1:這篇文章中,⑴作者介紹了古代學者廣泛地結交朋友的哪些正確作法?⑵他們的擇友標準是什么?(4分)
答: ⑴ 。
⑵ 。
小題2:這篇文章中,⑴作者引了墨子和孔子和話,其要點各是什么?⑵作者引墨子和孔子的話,是為了論證什么觀點?(2分)
答: ⑴ 。
⑵ 。
小題3:文章第四段開頭用了兩個“不僅······而且······”的句子,試分析這兩個“不僅”和“而且”后面的內容與前后文章的聯系。(3分)
答:
。
小題4:、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3分)
A.三國時,孔融已經四十歲,而禰衡只有二十歲,孔融認為禰衡品質堅貞信實,才能超過常人,因而引為知已,結為“忘年交”。
B.顧炎武是愛國學者,他知道張爾歧被清兵殺害懷有亡明之恨和喪父之痛后,就登門拜訪,并將其引為親密朋友。
C.后漢蔡邕才學顯著,受寵于朝廷,當時有名的學者都到他家聚會,他家門前常常是車如流水馬如龍,,連衣著寒傖年紀輕輕的一個小伙子王粲也慕名而來。
D.古代學者認為同正直、信實、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同那些諂媚奉承、當面恭維背后毀謗、夸夸其談而華而不實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E、“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此語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個意思,都強調不好的環境里是不會有好人的,所以“君子降慎其所處”。
《虛心交友審慎擇友》閱讀答案
小題:、⑴虛心廣取,按標準慎交。
⑵友直、友諒、友多聞。
小題:、⑴墨子:交友如受染色;孔子: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⑵交友宜慎。
小題:、總結上文,辯證思考,引出下文。
小題:、A、D
看了“虛心交友審慎擇友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