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最需想象力閱讀答案
《史學最需想象力》閱讀材料
最重要的是,不能因為史無明文,便以為實無其事。作曲者可以于無聲處表意,畫家可以不著筆墨而傳神,史家亦然。若因史料的空缺而主動“湮沒”一段歷史,歷史就真正被割斷了。后人了解歷史必須依靠史料,但不意味著存留的史料就是過去的全部歷史。用近代史學家蒙思明的話說:高明的史家,“不僅能夠根據史料知道歷史,更能由有史料留存部分的歷史去知道那無史料留存部分的歷史”。(選自2010年12月10日《南方周末》,有刪節)
《史學最需想象力》閱讀題目
1.下面關于文中幾種觀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錢鐘書認為,“文學創作可以深挖事物的隱藏的本質,曲傳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借此來批判史學的功能,進而否定了史學的價值。
B.孔子根據杞宋的歷史難以充分證實對夏殷禮俗的理解,故雖能言而不敢輕言。作者據此倡導史家要如孔子那樣無征不言,言必有據。
C.胡適強調史家必須具備兩種能力,但他更加推祟“高遠的想象力”。因為,史料總不會齊全的,往往有一段,無一段,需要想象補充。
D.蒙思明提倡“由有史料留存部分的歷史去知道那無史料留存部分的歷史”,其目的并不只是還原歷史的原貌,而是更好地探尋歷史規律。
2.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作曲者可以于無聲處表意,畫家可以不著筆墨而傳神,史家也可以任意想象。
B.史料不足是任何史學家始終面臨的常態,因此,史學家要勇于根據史料立言。
C.研究近現代史的人,常有被史料沒頂之感,所以就不需要根據史料進行想象。
D.“史學之所能”既指“考定已然”,又指史家靠想象力去填補沒有史料的空缺。
3.為什么史學最需要想象力?請根據原文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學最需想象力》閱讀答案
1.D
2.D
3.史料不足是常態,沒有史料的一段空缺,就要靠史家的想象力來填補。史家如果因史料的空缺而主動“湮沒”一段歷史,就會真正割斷歷史。史家要能通過想象根據有史料留存部分的歷史去知道那無史料留存部分的歷史。(意對即可)
看了“史學最需想象力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