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對手閱讀練習及答案
《戲說對手》閱讀材料
③對于人而言,其實道理一樣,沒有狼一樣的對手,人也會像鹿群一樣,生命活力大大衰減,危機漸漸迫近。李白有一首詩諷詠到“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如今只有鷓鴣飛。”這首詩就尖銳地指出了越王勾踐打敗對手以后,逐漸喪失警惕,最后也同樣落得和吳王一樣下場的悲劇。想那勾踐臥薪嘗膽之時,強敵林立,虎視眈眈,他哪里敢放松警惕!為了發憤圖強,他只好和過著比普通百姓還艱苦的生活,臥柴薪,嘗苦膽。正是強大的對手,使得勾踐勵精圖治,發奮圖強,在二十年后一舉消滅吳國。孟子講“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其實就是對于歷史經驗的高度概括。
④道家講,相反者相成也,陽盛者陰以抑之,陰盛者陽以提之。陰和陽,本身就是一組矛盾,然而正是因為矛盾對立的雙方才有了矛盾雙方的互生,倘若無陰,也就不會有陽;同樣,倘若無陽,陰也就不會存在了。陰和陽的存在,恰如兩個狹路相逢的對手一樣,任何一方的消失都會導致另一方的滅亡。因此,有對手是福,無對手是禍。
⑤既然如此,那么在生活中,為了激勵自己不斷奮斗,不妨找來幾個對手,磨練磨練自己,以防止自己也像那些失去了狼的鹿群一樣,漸漸地衰落了下去。這樣看來,對于對手,我們也要學會欣賞,欣賞對手的才華,欣賞對手的能力,假如我們的對手才華越好,能力越強,豈不是正是一步步提高歷練自己的機會。
⑥記得三國中周瑜曾經意氣風發,才華橫溢,可是,在遇上諸葛亮這樣高明的對手時,他何嘗不是心中佩服,絞盡腦汁使用計謀,即使在遇到挫敗時,他也會感慨的說:“既生瑜,何生亮?”國共內戰時,蔣介石何嘗不是對對手毛澤東的才華欣賞有加,毛澤東的《論持久戰》,蔣介石更是給部隊將官人手一冊,作為學習的教材。欣賞對手是不斷的學習和歷練,也是自己不斷超越的必要激勵。
⑦擁有對手的人生應該是精彩的,而沒有對手的人生也許就是灰暗的。龐涓和孫臏,劉邦和項羽,魯迅和他的敵手們,設若去掉了任何一方,也許他們的生命的光彩就要打折。
⑧沒有對手,人生是多么暗淡;而有了對手,人生就有了精彩的可能。擁有對手,不是禍而是福。無論怎樣的風雨也不會讓你的寶劍生銹、腐爛,因為,在它的身邊,時時有一塊磨礪它的磨刀石。 (有刪改)
《戲說對手》閱讀題題目
小題1:閱讀全文,請簡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2分)
小題2:文章第第③段列舉越王勾踐的例子有什么作用?(5分)
小題3:文章第⑦段加點的“也許”能否刪掉?為什么?(3分)
小題4:聯系全文來看,第⑧段加點的“寶劍”和“磨刀石”各指什么?(4分)
小題5:聯系生活實際,結合對本文的閱讀感悟,請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對手,并說出理由。(5分)
《戲說對手》閱讀題答案
小題1:有對手是福,無對手是禍。
小題2:用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論證方法各1分),舉勾踐因有對手而興,無對手而衰的例子,并將兩者進行對比(1分),具體鮮明有力地論證了對手對于人的重要意義,進而證明了中心論點(2分)。
小題3:不能。“也許”是“大概”、“可能”之意,表示推測,(1分)表明沒有對手人生會變得灰暗只是一種可能的情況,并非絕對如此,(1分)使論證更加嚴密,避免了絕對化。(1分)
小題4:“寶劍”指自己的能力、才華、抱負等,“磨刀石”指對手。(各2分)
小題5:應該欣賞對手(2分);理由:為欣賞對手既可以學習對手的長處以歷練自己,也能激勵自己不斷地進步和超越。(2分)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分析2分。
看了“戲說對手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