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糟蹋了漢語的優雅美閱讀練習及答案
《別糟蹋了漢語的優雅美》閱讀材料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公布了《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在2014年網絡低俗詞語排行榜中,“尼瑪”“屌絲”“逗比”位列前三位。專家呼吁,在揭示當今網絡語言低俗化傾向的同時,呼吁大力加強網絡語言凈化,構建網絡空間的“綠水青山”。(6月4日《光明日報》報道)
漢語之所以成為“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絕不僅是因為全球華人多,而是漢語作為一種典雅、優雅和富有詩情畫意的語言,它已經從文化氣質上,征服了人心。是流俗之上的優雅,是重壓之下的逃逸,是無可代替的貼心會心與舒心。
中國古人在造字造詞時,就進行了高度的提純。比如很多成語,多有妙趣橫生的典故。成語“指鹿為馬”見證了趙高的奸詐, 。這些語言在傳播的同時,讓文化歷史韻味得到現代化傳播。這種優雅厚重,才是漢語最有光彩的地方。當下漢語既要創新發展,也要做好文化傳承、歷史借鑒,留住這種獨特的光彩和古韻。
可看看這些所謂的網絡流行語,“尼瑪”“屌絲”“逗比”等,就是典型的爆粗口,網絡語言所謂的“翻新”,只求快感、刺激,甚至糅進粗鄙化元素、娛樂化雜質,形成了一種“以粗鄙為美,以賣弄為時尚”的審美傾向。這些網絡語言割斷了漢語優雅的“文化經絡”,無怪乎很多人認為當前存在著漢語應用能力危機。
再好的文化,如果不能得到敬畏性發展和創造性繼承,而是任意糟蹋,好文化也會變味變質,走向膚淺和庸俗。就像厚重的《紅樓夢》少人欣賞一樣,是一種“富了口袋,空了腦袋”的文盲行為。
個人審美粗鄙點,頂多是品味的問題;漢語被貼上了粗鄙化的標簽,毀棄的卻是文化的根,讓時代文明風貌、國家文明程度蒙垢,我們絕對不能答應,而應該進行理直氣壯的糾錯、嚴懲。更要做好優雅而古典的精神繼承,讓漢語在我們的手里,煥發出時代光澤。
《別糟蹋了漢語的優雅美》閱讀題題目
1.第一段引用《光明日報》報道有何作用?
2.本文的觀點是什么?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3.請你結合語境,參照文章第三段劃橫線的句子,再續寫一例。
4.第五段劃橫線的句子有何作用?
5. 網絡語言和傳統語言一樣,精華糟粕同在。低俗的網絡語言污染了漢語的純潔,為了防止這種現象,請你提出兩點建議。
《別糟蹋了漢語的優雅美》閱讀題答案
1.列舉低俗網絡語言傳播使用率之高的現象,足見其危害性,對漢語之美存在著嚴重的損害;是作者提出論點的引子,也作為反面的事實同下文成為正反對比論證,有力的證明作者的觀點。
2.繼承漢語的的優雅古典之美,抵制粗俗網絡語言。
3.示例:“孔融讓梨”贊美了少年的謙讓。
4.采用舉例論證法,闡述了優秀文化不能得以發展和繼承帶來的危害性,證明作者的觀點“繼承漢語的的優雅古典之美,抵制粗俗網絡語言”。
5.示例:及時發動民間和組織專家對網絡流行語,進行更大規模的收集,阻止不良低俗的網絡語言傳播;提高國人鑒別網絡語言的鑒別能力,多做維護漢語純潔的宣傳工作。
看了“別糟蹋了漢語的優雅美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