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孝順閱讀練習及答案
《論孝順》閱讀材料
④一些人認為,孝順是封建時期的思想,多少具有一些糟粕,在現代社會,就應該宣揚個性,提倡自由。所以出現了很多具有叛逆性格的人,與父母一些問題上的矛盾,很容易演變成不孝的行為。西方社會的自由思想并不是要我們不孝順自己的長輩,而是堅持自己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
⑤《說文解字》解釋篆體孝字云:“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字寫的就是老人與子女的關系。《詩經》中有這么一段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把子女辛苦養大,子女應該為父母養老送終,這就是孝。子女接受父母強加給自己的意志,這就是順。
⑥一些有學問的人,自然有一顆孝心,但比較有主見和想法。但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產生矛盾的時候,雖然表面上比較堅持自己的想法,但心底里還是有些心虛,很容易將自己的不順歸結為自己的不孝。有些人,將自己的一顆不順的心,演變為對于父母的不孝。有一些人,出于物質財富的考慮,直接拋棄了孝,更沒有了順。
⑦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并把我們辛苦養大,我們沒有理由不為他們養老送終。但是每個生命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都應該收獲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人生。其實,孝與順并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意思,作為晚輩可以孝而不順,但絕不可以不孝。
⑧百善孝為先,很多人也許聽說過,但未必真正理解。對于一個人來講,在他的一生中,沒有誰或事能有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恩大,如果對于這樣的恩,我們不能報之以孝,至于自己其他善的行為,就有點兒虛偽或不可信了。
《論孝順》閱讀題題目
13. 請概括出選文的中心論點。(3分)
14. 第③④段能否調換順序,為什么?(3分)
15.第⑤段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 讀完全文后,讓我們從我做起,真正做到百善孝為先。請補充一個歷史上以孝聞名的事實論據。(3 分)
《論孝順》閱讀題答案
13.(3分)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父母報之以孝。(或百善孝為先)
14.(3分)不能,因為第3段從我國古代角度論證了父慈子孝的關系,第4段從西方文化入手論證了一些人的對孝順的誤解,這正和第1段相照應,所以不能調換。
15.(3分)道理論證通過引用《說文解字》對孝的解釋和《詩經》的話,充分有力的證明了論證了應該孝順自己的父母。
16.(3 分)漢文帝劉恒,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看了“論孝順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