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文化低保閱讀練習及答案
《試論文化低保》閱讀材料
筆者認為“文化低保”有三個層次:第一是群眾要讀得懂文化,這是指社會文化弱勢群體要平等的受教育。著名學者許嘉璐認為教育的本質功能是留存、傳承、創造文化的基礎,所以把弱勢群體享受平等的教育放在第一層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第二是群眾身邊要有易得的可觸摸的文化載體,這是指文化資源要充分、平均;第三是群眾享受文化,把群眾文化提升到文化傳承、文化創新、文化交流的高度。狹義上文化低保是為文化弱勢群體(如:農民、城市低收入居民、殘疾人、老年人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等)提供易于理解的、最基本的文化讀物、視聽設備,使他們正常參加最基本的文化娛樂活動,這也是文化低保的前兩個層次。廣義上的文化低保則是基于文化弱勢群體所提供的文化教育資源、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制度保障等,是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體現,更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的要求,對于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化低保建設要借鑒最低生活保障的經驗,在具體操作中重視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特點,根據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決定,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全民為服務對象、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統籌規劃和建設基礎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堅持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并重,實現資源整合、共建共享。
文化低保要注重均等性。黨和政府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目標和要求,強調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在開展文化低保過程中,必須強調均等性,這包括教育資源均等性、文化資源均等性以及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等。
文化低保也要應保盡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個宗旨是“應保盡保”,同樣,文化教育領域仍然需要這個法則,文化低保也要“各類人員應保盡保”,將最廣大的文化弱勢群體納入到保障之中,盡可能發揮文化低保在平衡教育資源、文化資源方面的作用。文化低保要滿足各年齡段、各個文化層次以及各類群體的需求,在資源上予以保障,著力推進文化低保的“制度全覆蓋”和“人群全覆蓋”。
文化低保要與文化傳承、文化創新、文化交流相結合。文化低保要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文化創新的重要形式,成為促進科技進步的“孵化器”和社會進步的“加速器”,對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必將越來越突出。
(選自2011年12月12日《北京日報》)
《試論文化低保》閱讀題題目
9.根據文意,以下表述有誤的一項是(3分)
A.許嘉璐認為教育的本質功能是留存、傳承、創造文化的基礎,應該把弱勢群體享受平等的教育放在文化低保第一層次。
B.廣義上的文化低保是基于狹義上文化低保的內容,更強調“文化低保”的實施對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國際影響力的作用。
C.文化低保借鑒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宗旨“應保盡保”,強化推進文化低保的“制度全覆蓋”和“人群全覆蓋”。
D.保障文化弱勢群體的基本文化教育權益,政府部門才能實行把文化低保提升到文化傳承、文化創新、文化交流的高度。
10.下列選項中,對 “文化低保”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文化低保”是政府部門通過整合優勢資源,對弱勢群體從文化層面進行的救助。
B.文化低保是為廣大的普通百姓日常文化生活構建所需的“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線”。
C.文化低保與生活低保本質是相同的,都是以促進人的發展,滿足人的需求為目標的。
D.文化低保在實際操作中重視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特點,同時也必須強調“均等性”。
1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公益性,就是“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是救助性服務性的;
B.基本性,是指建構廣大的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構建所需的“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線”,而不是所有文化服務;
C.均等性,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窮人,不分城市農村,不分東中西部,不分中國外國,都平等地享受服務;
D.便利性,就是要“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便群眾就近參加。
《試論文化低保》閱讀題答案
9.A A項,“應該把弱勢群體享受平等的教育放在文化低保第一層次”是作者的觀點。
10.A【解析】“對弱勢群體從文化層面進行的救助”一句有誤。原文中是指“文化弱勢群體”,這里偷換了概念。
11.C(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決定,說明是中國政策,只針對中國)
看了“試論文化低保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