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要選得精》朱光潛閱讀答案
《讀書要選得精》朱光潛
有些人讀書,全憑自己的興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書就把預擬做的事丟開,用全副精力 去讀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書,仍是如此辦,雖然這兩書在性質上毫不相關。一年之中可以時而習天文,時而研究蜜蜂,時而讀莎士比亞。在旁人認為重要而自 己不感興味的書都一概置之不理。這種讀法有如打游擊,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處在使讀書成為樂事,對于一時興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養成一種不平 凡的思路與胸襟。它的壞處在使讀書泛濫而無所歸宿,缺乏專門研究所必需的“經院式”的系統訓練,產生畸形的發展,對于某一方面知識過于重視,對于另一方面 知識可以很蒙昧。我的朋友中有專讀冷僻書籍,對于正經正史從未過問的,他在文學上雖有造就,但不能算是專門學者。如果一個人有時間與精力允許他過享樂主義 的生活,不把讀書當作工作而只當作消遣,這種蜜蜂采蜜式的讀書法原亦未嘗不可采用。但是一個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種學問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預定計劃與系統。 對于他,讀 書不僅是追求興 趣,尤其是一種訓練,一種準備。有些有趣的書他須得犧牲,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書他必須咬定牙關去硬啃,久了他自然還可以啃出滋味來。
(選自《百位名人讀書心法》/梁金豹 編著)
《讀書要選得精》習題
1.下列對于第一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大量書籍問世。與日俱增的書籍阻礙了人類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B.古之學者學有大成,多與當時書籍難求的背景有關,故讀書時往往窮盡精力深入研讀,終究學有所獲。
C.多讀書固然值得提倡,但是,讀書過程中更應當注意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吸收與轉化。
D.為學應當有法,讀書更要學會選擇,要在專業領域的浩瀚書海中,把握必讀的精華書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作者認為,讀書環節中,在數量和質量方面,應當注重質量,既要學有所得,又要講究高效。
B.讀書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滿足讀者自身發展的需求,因此對多讀或少讀本不宜褒貶有別。
C.在慣于熟讀深思的基礎上,從容求索,深入體會,即使閱讀數量較少,也能改變讀者氣質。
D.一味多讀而不求甚解,必將勞而無獲,甚至會導致人品低劣,給人留下自欺欺人的笑柄。
3.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提倡多讀書、精讀書,但也鼓勵憑興趣閱讀的行為,認為這樣可以塑造讀者學者般的深邃思想及胸襟。
B.只要讀者有計劃有系統地閱讀,不把讀書當作消遣,便可成為專長于某種學問的人。
C.在作者看來,能成就某種學問的人,懂得對書籍的取舍,更肯于為達到既定目標而執著付出。
D.朱先生對如何讀書為學作出了全面、客觀的闡釋,同時也對多種不以為學為目的的讀書形式給以鮮明的批判。
4.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觀點。(3分)
5.請結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2分)
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優游涵泳,以至于變化氣質。
6.文章第②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7.請簡要概括文章最后畫線句子的意思。你認可作者讀書的觀點嗎?請說出你的看法。(3分)
《讀書要選得精》答案
1. A
2.D
3. C
4.做學問讀書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要有預定計劃與系統。
5.優游,指悠閑自得,從容求索。涵泳,指深入體會。“優游涵泳”一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深思熟慮,把書讀得精深透徹時從容自如,得心應手的一種狀態和境界。
6.運用對比論證和道理論證,以“少讀而徹底”與“多讀而不求甚解”的不同結果進行對比,并引用古詩“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有力地論證了讀書要徹底,要深思熟慮的觀點。運用比喻論證,如把“多讀而不求甚解”的讀書現象比喻成“珍奇滿目的十里洋場心花意亂卻空手而歸”,生動形象地道出了“多讀書而不求甚解”最終無所收獲的結果。
7.意思:做學問讀書并不在多,關鍵是要選得精,讀得徹底,要有預定計劃與系統。看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