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對傳統美學思想的影響閱讀答案
《禪宗對傳統美學思想的影響》文章閱讀:
在中國畫里,由王維一派的文人畫直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寫意畫,人們往往把空白作為整幅畫中最令人欣賞的部分,正是因為那一空間給人以神秘又美好的遐想,所以就使這一虛空變成最耐人尋味的一面。如用高峰來表現大自然的雄偉峻峭,用煙云來襯托山巒的靜穆莊嚴。在所留下的那些虛空里,都存在著極大的暗示,而這暗示又仿佛是一種流動語言,它可以使畫家的觀察力和讀者的想象力更加敏銳。這種智慧,顯然受到禪宗“機鋒轉語”的啟示,有引人入勝之妙。
《壇經》云:凈心則“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善人惡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這種以“凈心”觀照宇宙萬物,從而體認其真如本性的思想,對我國傳統的審美活動和文藝創作發生過重大影響。審美活動是采取審美觀照和情感體驗的方式去把握世界,既如此,審美者就必須具備虛空明凈的審美心境。只有用經過凈化的、排除了各種世俗欲求的心境去對審美對象進行審視觀照,才能體悟到宇宙萬有的內在本質和生命律動,從而漸入審美境界。
白居易在《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引》中指出文藝創作要排除心中的一切雜念,形成虛空的審美心境,此乃進行藝術構思的前提條件。白氏還指出有了虛空的審美心態,大千世界的林林總總就會紛至沓來,涌入藝術家的心中,只有萬景入胸,才能經過方寸之心的熔鑄冶煉,醞釀凝聚成審美意象,塑造出獨具特色的藝術形象。
(選自李豫川《禪宗對傳統美學思想的影響》,有刪改)
《禪宗對傳統美學思想的影響》閱讀題:
8.下列對文中“于相而又離相”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一創作態度和理念是文藝創作規律對作者的必然要求。
B.在觀照中物我既兩忘又相離的境界,正體現了這一創作主張。
C.在創作中首先要“于相”才有可能爆發靈感,鑄成審美意象。
D.“召喚結構”能使觀者參與作品再建構,它強調的是鑒賞中的“離相”。
9.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觀者展開審美想象與聯想,使作品得以再建構,從而發現作品的未定點和空白。
B.中國畫里最令人欣賞的部分是“留白” ,它使畫家的觀察力和讀者的想象力更加敏銳。
C.禪宗“凈心”觀對中國文人的審美心理結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古人在審美過程中,體認真如本性,體悟生命的律動,從而漸入審美佳境,
D.白居易認為有了“虛空的審美心境”,就會“萬景入心”,就能熔鑄審美意象,最終塑造出獨具特色的藝術形象。可見他深刻地領悟到禪理與詩道的相通之處。
10. 概括禪宗對傳統美學思想的影響(3分)
《禪宗對傳統美學思想的影響》閱讀題答案:
8.B 解析:張冠李戴。原文“在凝神觀照中達到主客同一、物我兩忘的境界。與此同時,又要求人們在心理上與外物分離”,這是文藝鑒賞規律的要求,不是文藝創作的主張。
9.D解析:A因果倒置。原文的表述是“就有可能忽略作品的未定點和空白,從而無法參與作品的再建構,展開審美想象與聯想” B以偏概全。從原文“在中國畫里,由王維一派的文人畫直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寫意畫,人們往往把空白作為整幅畫中最令人欣賞的部分”可知,不是所有的“中國畫”都有“留白”,選項中還刪除了原文中“往往”一詞,顯得絕對化了。C無中生有。“禪宗‘凈心’觀對中國文人的審美心理結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文中無據。原文是“對我國傳統的審美活動和文藝創作發生過重大影響。”也可說是混淆概念。張冠李戴。 “體認真如本性”是禪者的追求,不是審美者的體認。
10.參考答案:(1)禪宗的“機鋒轉語”啟示了傳統繪畫中的“留白”“暗示”藝術。(2)受禪宗“凈心”觀的啟發,產生了創作鑒賞中的“虛空”審美觀。(答出1點給1分,答出2點給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