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尋思想之光閱讀答案
《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尋思想之光》閱讀材料
50歲前,致力于經濟領域,50歲后,事業驟然改弦易轍。1955年,新成立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急需人才,周先生從上海調到北京。此前,他在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書。把他作為專才調入“文改會”,是因為他的“業余愛好”。從上世紀二十年代初,他就關注語言文字,認識到語言文字在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中的重要作用。他說,語言使人類別于禽獸,文字使文明別于野蠻,教育使先進別于落后。進入全球化時代,他更是極力推進語文現代化,指出教育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語文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前提。
周有光參與制定《漢語拼音方案》,參與設計、推廣漢語拼音體系,后來被公眾譽為“漢語拼音之父”。而他本人極其謙遜,覺得這樣稱呼不好,多次對別人說:“讀過我書的人,決不會把那頂桂冠隨便加在我頭頂上。”周有光還預測了21世紀華語和華文的變化趨向:華語將在全世界華人中普遍推廣;漢字將成為定形、定量、規范統一的文字,漢字在21世紀后期可能要再進行一次簡化;拼音將幫助華文在絡上便利流通。
拜訪過周有光的人,都會注意到他僅僅9平方米的小書房,以及那張脫了漆的舊桌子。別人覺得這書房太狹小了,周有光說:“夠了,心寬室自大,室小心乃寬。”
周有光走過了滄桑百年,作為上世紀的老人,他卻一直跟得上時代潮流,適應新科技,心里也始終裝著風云變幻的世界。他曾對朋友說:“我是認真思考了這個世界的。”他不斷反思個人思想發展歷程,總結中國現代化的經驗教訓,提出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規律、“五大自由”等思想,為當代研究者予以深刻的啟發。85退休后,他研究文化,完成了大約一半的著作。百歲后仍然筆耕不輟,100歲出版《百歲新稿》、104歲出版《朝聞道集》、105歲時出版《拾貝集》,以及《周有光文集》《從世界看中國:周有光百歲文萃》《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
【相關鍵接】
①他(用有光)說:“每次到北京圖書館去借書,總要繞道去看看兒童閱覽室,看到孩子們擁擠在一間大屋子里,那么認真地閱讀注音讀物,使我高興得要掉下眼淚!……”周先生對開啟民智、促進教育現代化進而推進整個國家現代化的拳拳之心,由此可見一斑!
——《讀周有光書的人越多,中國越有希望——張森根先生訪談錄》
②我的小書桌面已經風化,有時刺痛了我的手心;我用透明膠貼補,光滑無剌,修補成功。古人頑石補天,我用透明膠貼補書桌,這是頑石補天的現代版。
——周有光《窗外的大樹風光》(作于104歲)
③兩代宗師,半路出家堪稱語父;百年巨匠,一生歸宿可謂書童。
——《中國檻聯報》2017年第三期(挽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
《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尋思想之光》閱讀題目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大概是上帝糊涂了,把我忘記了”,從周有光的“長壽感言”,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知識分子面對生命與死亡的坦然。
B.“圣約翰大學奠定了他治學的精神底色”,其中的“精神底色”是指豐厚的知識儲備,良好的治學方法和習慣。
C.周有光擔任《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的編委,參與翻譯《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周百科”的美譽,真可謂實至名歸。
D.周有光在《窗外的大樹風光》中寫到:“我用透明膠貼補書桌,這是頑石補天的現代版。”體現了其“心寬室自大”的豁達與樂觀。
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4分)
A.挽周有光聯“兩代宗師,半路出家堪稱語父;百年巨匠,一生歸宿可謂書童。”用“書童”突出其晚年的酷愛閱讀。
B.周有光認為語言和文字是人和禽獸,文明和野蠻相區別的重要標志。進入全球化時代,他更強調語文現代化的重要性。
C.周有光曾預測:華語將在全世界得到推廣;漢字將成為統一的文字,并可能要再進行一次簡化;拼音將幫助華文在絡上便利流通。
D.周有光“認真思考了這個世界”,他的思考就是反思個人思想友展歷程,總結中國現代化的經驗教訓,提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E.周有光一生步履不停: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由經濟轉入語言,85歲又成為文化研究者,百歲后依然筆耕不輟。
9.周有光身上具有知識分子怎樣的品格?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5分)
《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尋思想之光》閱讀答案
7.C(“實至名歸”的意思是“有了真正的學識、本領或功業,自然就有聲譽”。“周百科”的美譽并非因為參加編譯《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而是其在圣約翰大學求學期間廣泛閱讀、查閱書籍,積攢了極其豐厚的知識儲備,不能說“實至名歸”。)(3分)
8.BE(A項,“突出其晚年的酷愛閱讀”錯誤,原文“書童”指的是舊時侍候主人及其子弟讀書的未成年的仆人,對聯則以“書童”贊揚了周有光甘為人梯的精神;C項,“華語將在全世界得到推廣”范圍擴大,原文是“全世界華人中”;D項,以偏概全,根據原文最后一段,其思考的內容更廣泛。)(選對一項給2分。)
9.①堅持不懈,追尋思想之光:獨立思考,緊跟時代潮流,反思個人思想發展歷程,總結中國現代化的經驗教訓,提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②天下為公,擔當道義:早年就關注語言文字,認識到語言文字在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中的重要作用;進入全球化時代,更極力推進語文現代化;關心兒童的閱讀狀況。③謙遜,淡泊名利:辭卻“漢語拼音之父”桂冠。④不畏艱苦,精神富足:工作條件極其簡陋,9平米的書房,風化了的小書桌,他卻卻滿足快樂,創作出了大量的著作。(每一點2分,3點給5分)
看了“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尋思想之光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