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性情做真學問閱讀答案
《以真性情做真學問》閱讀材料
④鄧正來雖然“閉關”于書齋,可是,看一看十幾年來他所思考和研究的課題,諸如中國市民社會的建構、中國社會科學的自主性、西方自由主義傳統等,我們便可知道,其實他是一個有著強烈社會關切的學者。我特別要贊許的是,他用了五年時間潛心研究當代最重要的自由主義思想家哈耶克,閱讀了哈氏的全部原著以及西方學者研究哈氏的全部重要著作。在研究過程中,鄧正來還做了大量的翻譯工作。目前業已出版的哈耶克的主要著作,包括《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與自由》和《哈耶克論文集》,都是他翻譯或主譯的。由于他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翻譯的,因此,譯文準確而流暢,實為學術譯著中的精品。學界有一些才子不屑于從事翻譯,仿佛那是大材小用,他們只喜歡領導翻譯。鄧正來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大才子嗎?當然不,在學術界,他的狂幾乎盡人皆知,他看得上的人沒有幾個。那么,他為什么要樂此不疲地埋頭于翻譯呢?唯一合理的解釋是,他是欲罷不能。他似乎意識到了一種責任,在一定的意義上,哈耶克的翻譯非他莫屬。這樣想好像也很狂,其實是最自然的,當一個人深入研究一位國外思想家并領會了其獨特魅力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要自己動手翻譯其作品,給國人提供一個盡量可靠的漢語文本,同時也防止來自那些淺嘗輒止的譯手的損害。我完全相信,一切優秀的學術譯著是中國學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學界那些弄潮兒統統被人遺忘之時,它們仍將長久被人閱讀,滋養一代又一代學子。
⑤現在我要說到鄧正來最可愛的地方了,就是他的真性情。乍看起來,他的生活是相當枯燥的,不是潛心做學問,便是和妻子女兒同享天倫之樂。然而,事業和家庭豈非最能見出人的性情的兩個領域?他做學問的狀態令人羨慕,始終飽滿而快樂。用他的話來說,做學問做到最后就是心情,真正成了享受。他是一個多情的父親,女兒的每一個可愛表現都令他欣喜不已,一看見干女兒——我的五歲的女兒——就忍不住大獻殷勤。他舍得在孩子身上費心費力,為了使女兒具備抵制現行教育弊病的能力,他曾讓成績優異的女兒休學一年,每天自己授課。他又是一個極愛朋友的人,與性情投合的朋友相聚時興高采烈,談笑風生,喜聚不喜散。他的外表和談吐皆粗獷,其實心特別細致,對朋友的事常常放心不下,周密思量。與人相交,他褒貶分明,看不上就是看不上,直言己見,從不虛與委蛇,落得了一個狂名,根源卻是誠實。
《以真性情做真學問》閱讀題目
小題1:聯系全文,說說鄧正來的“真學問”和“真性情”分別體現在哪些方面? (6分)
小題2:為什么說“他似乎意識到了一種責任,在一定的意義上,哈耶克的翻譯非他莫屬”?(4分)
小題3:文章第②和④段寫到了學界的其他“一些人”,聯系全文,說說作者這樣寫的意圖。(5分)
《以真性情做真學問》閱讀答案
小題1:(1)真學問:①真愛學問,十幾年如一日,耐得住寂寞,飽滿而快樂;②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③做了大量翻譯工作,譯文準確流暢,給國人提供可靠的譯文精品。(2)真性情:①是一個多情的父親,愛護孩子;②是一個細致的朋友,關愛朋友;③是一個誠實正直的人,褒貶分明。
小題2:因為鄧正來用五年時間潛心研究了思想家哈耶克,并領會了其思想精髓及獨特魅力,他不由自主地要自己動手翻譯哈耶克的作品,以“給國人提供盡量可靠的哈耶克作品的漢語文本”當作是自己的責任,以優秀的學術譯著滋養一代又一代學子;而其它的譯手沒有他這么深入的研究,很難達到他翻譯的那種境界,可能給讀者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他認為“哈耶克的翻譯非他莫屬”。(4分,劃線處答到任意一處可得1分)
小題3:第②段寫學界的一些人耐不住寂寞,做不了真學問;第④段寫學界一些才子不屑于翻譯,只喜歡領導翻譯。作者運用了反襯(對比)的手法,突出了鄧正來是一個做真學問的“真學者”,突出了鄧正來的社會責任感,表達了作者對鄧正來的欣賞、贊美與敬佩,也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上一些學者追名逐利的不良風氣的批評。(5分,劃線處每處1分)
看了“以真性情做真學問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