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影書香閱讀答案
《燈影書香》閱讀材料
要說一燈如豆。當(dāng)然是極其夸張的,但由于夜深了,燈色也深了,日間浮動的心境,至此也顯得分外的深沉。臨案讀書,那燈豆的情味,擬之紅豆的惹人相思,恐怕也不為過。就這樣,自己覺得個中天地異常廣闊,毫不遺憾地安于一段相當(dāng)長久的時間。
后來呢,雖然終于給現(xiàn)實轟了出來,不再困守于昔日的書堆了,但對那深燈之下,一卷在手的情思,仿佛總有點“剪不斷”的余緒似的。
本來,只要還有時間的余裕,廣讀點書也是好事。問題在對書籍必須知所取舍。黃山谷云:“擘書覆瓿,裂史黏窗,誰不惜之?”我看未必盡然,天下有許多壞書,劣史,擘以覆瓿,裂以黏窗,可惜的是在瓿在窗,而不在書在史。因為它其實是玷污了瓿,褻瀆了窗的。至于如趙季仁所持的平生三愿:一愿識盡世間好人,二愿讀盡世間好書,三愿看盡世間好山水。只要他對“好”字義下的允當(dāng),則陳眉公所稱“讀書者當(dāng)作此觀”云云,也還是可加首肯的。
正因為世界上好書甚多,讀之難盡,而勞生有涯,便覺得有時偷得一時半刻,局促在斗室之中,埋頭于深燈底下,那種樂趣是無窮的,那種辛苦也是值得的。
注: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鴂之先鳴!集自《離騷》。崦嵫,神話中太陽所入之山,鵜鴂,即杜鵑,鳴時百花皆謝,這兩句詩有抓緊時光,及時之意。
《燈影書香》閱讀題目
小題1:這篇文章中,作者所闡述的核心主張是什么?(4分)
小題2:文章標(biāo)題為“燈影書香”,第4自然段寫出了作者在“燈影”下讀書的什么樣的美好感受?(5分)
小題3:文章前面幾個自然段記敘,后兩個自然段議論,你覺得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6分)
小題4:請就本文某一方面(開頭的特色、大量的引用、語言的風(fēng)格)作簡要的分析(5分)
《燈影書香》閱讀答案
小題1:應(yīng)多讀書,但“對書籍必須有所取舍”
小題1:(1)夜深人靜,“日間浮動的心境”也會變得“分外的深沉”。
(2)當(dāng)此之際,更能書中寬闊、自由的天地。
小題1:前五段敘述,抒發(fā)自己熱愛挑燈夜讀的感受,動之以情;后兩段議論,闡述對書籍必須知道有所取舍的道理,曉之以理。這種先敘后議的、敘議結(jié)合的安排和寫法,既激發(fā)讀者伴燈影,味書香的熱情,又提醒讀者對書籍必須之所取舍的道理,真是入情入理。
小題1:開頭:從魯迅先生選用的對聯(lián)起筆,既自然地引出了自己多年前擬用的對聯(lián),以展開下文,又強化了下文所要表達的及時努力閱讀好書的意思。
引用:這篇散文多出引用前人的詩文掌故,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說服力。
語言:文雅脫俗,與文章要強調(diào)的多讀書,讀好書;伴燈影,味書香的內(nèi)容相得益彰。
看了“燈影書香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