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韋杰三君閱讀答案
《哀韋杰三君》閱讀材料
④我最后見他,是在三月十八日早上,天安門下電車時。也照平常一樣,微笑著向我點頭。他的微笑顯示他純潔的心,告訴人,他愿意親近一切;我是不會忘記的。所以我現在又想,他畢竟是一個可愛的人。
⑤三月十八日晚上,我知道他已危險。第二早天上,聽見他死了,嘆息而已!但走去看學生會的布告時,知他還在人世,覺得被鼓勵似的,忙著將這消息告訴別人。有不信的,我立刻舉出學生會布告為證。我二十日進城,到協和醫院想去看看他;但不知道醫院的規則,去遲了一點鐘,不得進去。我很悵惘地在門外徘徊了一會,試問門役道:“你知道清華學校有一個韋杰三,死了沒有?”他的回答,我原也知道的,是“不知道”三字!二十一日早上,便得著他死的信息——這回他真死了!他死在二十一日上午一時四十八分,就是二十日的夜里,我二十日若早去一點鐘,還可見他一面呢。這真是十分遺憾的!二十三日同人及同學入城迎靈,我在城里十二點才見報,已趕不及了。下午回來,在校門外看見杠房里的人,知道柩已來了。我到古月堂一問,知道柩安放在舊禮堂里。我去的時候,正在重殮,韋君已穿好了殮衣在照相了。照相畢,入殮,我走到柩旁:韋君的臉已變了樣子,我幾乎不認識了!他的兩顴骨突出,頰肉癟下,掀唇露齒,那里還像我初見時的溫雅呢?這必是他幾日間的痛苦所致。唉,我們可以想見了!我正在亂想,棺蓋已經蓋上;唉,韋君,這真是最后一面了!我們從此真無再見之期了!死生之理,我不能懂得,但不能再見是事實,韋君,我們失掉了你,更將從何處覓你呢?
⑥韋君現在一個人睡在剛秉廟的一間破屋里,等著他迢迢千里的老父,天氣又這樣壞;韋君,你的魂也彷徨著吧!
注:韋杰三(1903~1926),廣西人。1925年考入清華。1926年3月18日參加愛國游行,在“三·一八”慘案中被反動政府殺害。
《哀韋杰三君》閱讀題目
小題1:根據文章①~④段內容,概括韋杰三的性格特點。(5分)
小題2:作者在文中4次寫到韋杰三“是一個可愛的人”,這樣寫有何作用?(4分)
小題3:聯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5分)
小題4:本文寫韋杰三采用了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清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5分)
《哀韋杰三君》閱讀答案
小題1:①溫雅、懂事。如第一次見面“怕耽誤我的時間,就告辭走了”。②通情達理。如要求轉班不成功“應了幾聲,也沒有什么,就走了”。③有禮貌。如多次看到我都“微笑著向我點頭”。④學習認真。如安心用功,“筆記做得很詳細”。⑤有骨氣。如家庭貧困,“卻不愿平白地受人家的錢”。
小題1:作者一再強調韋杰三“是一個可愛的人”,可這樣一個可愛的人最終卻慘遭反動派殺害,這樣寫更能反襯出段祺瑞反動政府的殘暴,激發人們對段祺瑞反動政府暴行的憤怒之情。
小題1:文章敘述了韋杰三和“我”的相識、相交以及被害的過程,表達了“我”對韋杰三(或“愛國青年”)深切的悼念和誠摯的敬意,憤怒的控訴了段祺瑞反動政府的暴行。
小題1:韋杰三和“我”的認識和幾次見面的情況都是作者親眼所見,這是直接描寫。韋杰三的學習和家庭情況是錢先生介紹的;游行示威時被害是從他人那里聽來的,這是間接描寫。
看了“哀韋杰三君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