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那片田野閱讀答案
《走不出那片田野》閱讀材料
就這樣來到呼倫貝爾大草原。那以后,他又自駕去過張北一帶的草原許多次,儼然把它當成了第二故鄉。北方大草原,并不是他熟悉的風景。他生長在江蘇鹽城,那是一個江南水鄉,水的干凈細膩融進了他骨子里,以至于讀他任何一部早期作品,你仿佛都能觸到水鄉潮濕的、氤氳的霧氣。可他也自認,他的短處也在這水,“缺少足夠的冷峻與悲壯氣質”。陌生的北方大草原,成就了他的自我更新——第一次,他寫出了以北方草原為背景的《火印》。
場景在變,基因卻沒變。那些意境的背后,每每藏著曹文軒自己。他不諱言,說《草房子》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傳,主人公桑桑就是年少的他。從調皮搗蛋,到情竇初開,到直面苦難甚至死亡,總有一個時刻,落寞會降臨到那個不諳世事的小男孩身上,于是在天地曠野間,朦朧地察覺一絲生命的寂寥本質。
他曾回憶自己兒時獨自在田野上的玩耍,與作品里的孤獨經驗如出一轍:本是一派搗亂與熱鬧,但是,“忽地就有孤獨攻上心頭,于是我慌張四顧,那時田野空大無邊,自己成了螞蟻大小,而田野還在一個勁兒地長著,不斷地往四下里鋪展……”這許多年,他走不出那片田野。
他不停描繪那片田野:苦難,堅韌,悲憫,孤獨,干凈……
這重復,形成了曹文軒兒童文學“純美”的標簽。北大老師邵燕君是曹文軒帶的第一個碩士,她用“多年固執的美學堅持”來形容恩師。但當年他如果不這么固執的話,就不會變的如此強大,也不可能擁有如此獨特的田野。在整個80年代以來的中國當代文學里,曹文軒其實是不吃香的,他堅持古典美,但現代主義的主潮卻是強調深刻、批判、夸張、揭示。所以,他很難被納入任何一個當代文學的主脈中,只能被歸入兒童文學。
曹文軒自己是這么說的:負隅頑抗,活路一條。寫完《火印》初稿,他照例請親近的朋友、學生看,得到最受用的評價是:“這是曹文軒寫的。”在雯法中自有不變,他覺得保守未必是件壞事。
在北大課堂“小說的藝術”上,開宗明義第一講,他要批評當今文化批評的泛濫,講評價文學必須回歸文學性,講這個“戀思癖”的時代對“深刻”的錯誤執念。他將美與善放在最高位置上,極度反感現代主義作品幾近變態地表現大便、骯臟、惡心、絕望——如果世界已經這么糟糕,為什么連文學都不能讓人得到凈化與慰藉?他對美有近乎執念的精神潔癖。他的故鄉水道縱橫,水構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大部分內涵——敏感、溫潤、細膩、干凈、純粹,而在他看來,文學也當和水一樣,是凈化之物。
每每提到中國經驗,曹文軒總會說起《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一個巴西孩子為了尋找寶藏,歷經波折來到遙遠的埃及金字塔,最后卻發現,寶藏就在自家教堂的無花果樹下。“中國有中國的故事,這片土地上,有過那么多瑰麗的傳說和民間故事,有過那么多深重的苦難,為什么要舍近求遠?這才是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能開采挖掘的富礦。”
他一遍遍地重復著這些故事,對孩子們說,對北大學生說,對閱讀推廣人說,對媒體說,對所有關心文學的人說。說了很久。最終,他讓世界聽到了中國兒童文學的聲音。
(《南方人物》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一個人永遠也走不出他的童年。那片獨一無二的土地,也給了我無限的情趣和恩澤。我的靈魂永遠不會干燥,因為當我一睜開眼來時,瞧見的就是一片大水。水對我的價值絕非僅僅是生物意義上的。它參與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氣、我之人生觀、我之美學情調的構造。
(曹文軒《一個人永遠也走不出他的童年》)
②曹文軒對田園生活的價值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面對現代社會人的生活現代化但情感卻趨向簡單和生硬這一存在,他深感“文學應承擔起調節的職能,當田園坐活將要逐步變成歷史時,它應當用溫馨的、恬靜的筆調去描繪田園生活”。描寫田園生活與流淌在田園山水間的溫馨人生,成了曹文軒小說的一個重要特色。
(王泉根《曹文軒:“追隨永恒”的意義》)
《走不出那片田野》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曹文軒的故鄉在江南,水塑造了他,也滲透到他的早期作品中。讀那些作品,你仿佛都能感觸到水鄉霧氣,潮濕、氤氳。
B.1997年夏天,為了改變自己創作的風格,曹文軒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以草原為背景寫出了小說《火印》,完成了第一次自我更新。
C.曹文軒的作品,即使場景在變,基因卻沒變,很多作品都藏著他自己,《草房子》就是曹文軒的自傳,主人公桑桑則是年少的他。
D.曹文軒將美與善放在最高位置上,他認為文學應當讓人得到凈化與慰藉,文學還應當用溫馨的、恬靜的筆調去描繪田園生活。
E.對一個作家來說,真正屬于你的寶庫,就是你生活的土地,曹文軒一遍遍重復著這些話語,最終讓世界聽到了中國兒童的聲音。
(2)為什么說曹文軒是中國兒童文學作家里最不買孩子賬的一個?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
(3)學生用“固執”來形容曹文軒,他的“固執”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4)如何理解“這許多年,他走不出那片田野”這句話?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走不出那片田野》閱讀答案
(1)A
(2)①他不像別的作家蹲下來與孩子平視,而是要讓孩子踮踮腳才夠得著,甚至只能仰望;②他聲明自己不太是一個自覺為兒童創作的作家,只是采用兒童的視角寫作;③他帶著純文學的野心在創作,寫起來便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
(3)①他堅持古典美,與現代主義的主潮格格不入;②他的作品有自我更新,但仍有不變的美學堅持。③他對美有近乎執念的精神潔癖,在他看來,文學也當和水一樣,是凈化之物。
(4)描寫田園生活與田園中的溫馨人生是曹文軒作品的一個重要特色。田野:①童年生活的田野——故土;也指中國這片土地。②曹文軒在作品中反復表現的 主題——苦難,堅韌,悲憫,孤獨,敏感,干凈。走不出這片田野:①家鄉的水給了他無限的情趣和恩澤,永遠滋潤著他的靈魂。②曹文軒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美學理念,他用文字創造了一片屬于自己的獨特世界。
看了“走不出那片田野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