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過去皆為序章閱讀答案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閱讀材料
1976年,周恩來決定親自籌劃《英漢大詞典》的編纂,陸谷孫再次被調配進入新的編寫小組。后來小姐內很多人奔向了條件更為優越的地方,編寫組不斷萎縮,資金匱乏,工作難以為繼。陸谷孫憋著一口氣,主動攬下主編的活兒,并立下鏗鏘誓言:詞典編完之前不出國、不寫書、不兼課。直至1991年,長途跋涉了15年的《英漢大詞典》終于出版,該詞典收錄詞條達20萬,儼然一部英漢百科全書。后來此書成為聯合國的必用工具書之一,享譽國內外。
陸谷孫一生癡迷莎士比亞,常喜歡引用他的一句名言:凡是過去,皆為序章。直至其已過花甲之年,仍不愿停歇。2001年,本該頤養天年的陸谷孫再一次決定出面主持《英漢大詞典》的修仃工作。而早在20世紀90年代,陸谷孫便萌生編漢英詞典的想法,直至2015年8月,這本耗去陸谷孫15年光陰和心力的《中華漢英大詞典》終于出版,陸谷孫也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項事業。陸谷孫在詞典編纂的路上一走就是30多年,兩本詞典幾近傾注了他所有的青春年華,但他從未后悔,從未抱怨。支撐他一路走下來的并不是聚光燈下的閃亮光環,而是作為一名文化人,自覺背負中英文化溝通使命的責任感和對祖國深沉的愛。
世人給陸谷孫送去鮮花和掌聲,但他不需要,只想和寧靜為伴。他對《英漢大詞典》的頻頻獲獎感到慚愧:“憑一本書到處攬獎,只能說明學術淺薄。”除了編纂詞典外,陸谷孫還是另一領域的匠人:教書。除了因身體原因無法上課,陸谷孫從不愿欠學術一堂課,嚴寒酷暑,始終如一,他講課幽默風趣,常使學生哄堂大笑,陸谷孫生活簡樸,但對于學生,卻是無條件的慷慨。有學生生病住院,他二話不說就拿出1000元送到系里;多年堅持捐款,惠及多位學生;逢年過節,陸谷孫就像位大家長一樣的給學生們發紅包……除了上課,陸谷孫幾乎不愿走出自己的“洞穴”——這是他對自己簡陋而陳舊的住所的戲稱,只想安靜低待在家里做學問,上海譯文出版社的某位編輯就給陸谷孫取了個“老神仙”的外號。
(摘編自林金堂《陸谷稱: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相關連接:
①陸谷孫,復旦大學教授,翻譯家,英語文學研究專家,尤精于莎士比亞文學研究和英漢詞典的編纂。
②“我是真心不希望拋頭露面,我希望躲在我的‘洞’里,你們也不煩我,我也不煩你們。Leavemealone(讓我一個人待著)是我的哲學。”陸老在2012年的一次講座上這樣述說自己的人生哲學,他在精神上王國里享受著孤獨,并將之化作靈感的催化劑。
(曹剛、劉建芳《陸谷孫:低調的“老神仙”》)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閱讀題目
4.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陸谷孫的生活作風、人品性情深受父親陸達成的影響,先生不喜“譯界泰斗”這樣的世俗虛名,卻以“父親的兒子”身份為豪。
B.70年代,陸谷孫兩進詞典編寫都面臨諸多困難:政治環境的束縛,人員的流失,資金的困乏,他都想盡辦法克服。
C.經過15年努力,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終于在1991年出版,這是一部英漢百科全書,后來該書頻頻獲獎,成為了聯合國必用工具書之一。
D.陸谷孫晚年曾寫過一首詩,其中“亭亭常抱歲寒心”“消磨絢爛歸平淡”兩句,是他一生心境的真實寫照。
5.下面對陸谷孫為人與治學特點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陸谷孫生性樂觀,“__”浪潮中,被打成“逍遙派”,他卻說“托--”的福,這種知恩感恩的人生態度使他能以苦為樂。
B.陸谷孫不為“虛名”所累,豁達開朗。盡管“譯界泰斗”于他而言是實至名歸,但他卻不慕虛名,安心做學問,自得其樂。
C.陸谷孫能傾注30年心血編纂完成《英漢大詞典》《中華漢英大詞典》,這與他治學有恒、有強烈的學術使命感密不可分。
D.陸谷孫上課嚴謹認真,教學藝術高超生動,深受學生歡迎,他關心學生.平易近人.是學生的良師益友。
E.陸谷孫性格孤僻,不喜歡拋頭露面,也不喜歡別人打擾他的生活,他在自己的精神王國享受孤獨,被人們稱為“低調的老神仙”。
6.莎士比亞名言“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在陸谷孫身上有著生動體現,請結合分析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分)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閱讀答案
4.A(3分)
5.AE(4分)
①結緣繪畫,成為一代國畫大師;②繪畫卻不是本行,他從事工程師貫穿了生涯;③愛國熱情是他一生的符號。
6.(5分)
示例:莎士比亞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只要是已經發生的事,都是過去的事。哲理就是不管過去的事是好是壞都不要惦記,而是要坦然的面對未來。陸谷孫不管獲得了多大的成就,他所編輯的《英漢大詞典》頻頻獲獎,成為了聯合國的必用工具書之一,他都不為“虛名”所累,豁達開朗,繼續安心做學問,自得其樂。
看了“凡是過去皆為序章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