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惠方傾其所有為蒼生閱讀答案
《葉惠方傾其所有為蒼生》閱讀材料
葉惠方求學正值戰火紛飛的年代,她耗時12年,輾轉6個省,跋涉幾萬里,歷盡艱辛,沒有落下求學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終于拿到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畢業證書。
新中國即將成立之際,葉惠方的叔叔幾經周折找到她,準備帶她去臺灣。沒有一絲猶豫,葉惠方堅定地表示:“我要留下來報效祖國!”隨后,葉惠方師從著名婦產科專家林巧稚,畢生致力于新中國婦產科事業。1954年,葉惠方來到解放軍總醫院的前身——軍委直屬機關醫院支援工作,一干就是一輩子。
40歲時,葉惠方就被譽為婦產科的“一把刀”,在國內首次推行“無痛分娩法”,率先實行“產科休養室主任負責制”,推行一切為病人的“無聲運動”,建立“產前門診分段預約制”,使婦產科的醫、教、研一步步走向正規。之后,為了把“一把刀”變成“多把刀”,葉惠方注重培養青年人才,為更多嶄露頭角的年輕人搭建平臺,自己則從事婦女保健工作的研究。她帶領攻關小組耗時6年,在全國率先研究“婦女絕經后骨質疏松病的防治”并取得突破性進展,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對葉惠方來說,患者無論是干部還是群眾,都一視同仁、精心治療。一次,一名懷孕4個月的孕婦轉氨酶升高。當時,多數醫生建議中止妊娠,否則將嚴重危害孕婦的肝臟;如果繼續妊娠,需服保肝藥,又會影響胎兒。孕婦幾近絕望之時,慕名找到了葉惠方。葉惠萬對所有檢查結果一一分析后認為,孕婦的轉氨酶高不是肝炎造成的,建議她保住孩子,定時隨診。不出所料,這名孕婦后來轉氨酶一直停留在一個穩定的基數上,幾個月后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
在葉惠方眼里,為了治病救人,榮譽和地位皆可拋棄。上世紀60年代,國內婦產醫學界認為,患有心臟病的人禁忌剖宮產,否則,患者會死在手術臺上,而葉惠方卻在1964年打破了這一禁忌。當時內分泌科收治了一位患有嚴重心臟病的產婦,危在旦夕。為了挽救產婦和胎兒的生命,葉惠方決定鋌而走險。手術臺上,膽大心細的葉惠方終于帶著產婦成功闖過“鬼門關”。
1992年,我國開始實行專家門診制度。作為全國知名專家,葉惠方卻堅持看普通門診。“怕麻煩,不想去辦手續。”其實,了解她的人知道,她是想為患者省點錢。
葉惠方不僅時刻想著為患者省錢,甚至有時侯為患者貼錢。1999年春天,已是八旬高齡的葉惠方,接診了一位從外地農村趕來的患有先天性肛門閉鎖的小患者。小患者家貧無錢治療。雖然小患者是假肛,大便失禁,可葉惠方卻毫無怨言,將這一家三口帶到自己的家,一住就是兩個多月。一年后,小患者進行第二期手術,全家三口再次住進葉惠方的家,直到小患者痊愈。
回顧葉惠方的百年人生,奉獻始終是她一以貫之的人生追求:云南地震,她捐錢;內蒙古雪災,她捐錢;山東旱災,她捐錢。錢捐完了,她就翻箱倒拒,有什么就捐什么。實在找不到適合捐贈的東西,她就捐自己的被子、大衣……
2000年,84歲高齡的她乘坐30多個小時的火車硬座到廣州,將時值數百萬元的祖宅捐給家鄉中學。幾十年如一日,她堅持為“希望工程”捐款,捐款的次數太多,以至自己也說不清究竟捐了多少。
2000年,葉惠方脫下了白大褂,放下了聽診囂。“我年紀大了,看病慢,怕耽擱病人。”一句最簡單的解釋,背后卻是對病人最大的負責。
(來源:新華社。有刪改)
【相關鏈接】
葉惠方,1917年出生,廣東臺山人,1943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曾任北京協和醫院主治醫師。1954年6月調入解放軍總醫院,任婦產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院專家組成員,是解放軍總醫院建院首批12名技術骨干之一。幾十年來,她帶領團隊將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發展成為國內先進、軍隊領先的一流學科。
《葉惠方傾其所有為蒼生》閱讀題目
4.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新中國即將成立之際,葉惠方拒絕了叔叔帶她去臺灣的“好意”,選擇留下來,因為她早已心有所屬,“報效祖國”就是她堅定無悔的選擇。
B.葉惠方注重培養青年人才,甘為人梯,熱衷于為嶄露頭角的年輕人措建平臺,要把自己的“一把刀”變成“多把刀”。
C.面對懷孕四個月、轉氨酶升高的孕婦,叫惠方提出了與多數醫生截然不同的建議,表現出她在醫學探索道路上勇于創新的精神。
D.身為全國知名專家的葉惠方,為了替患者省錢,以辦手續麻煩為借口,不設專家門診,堅持看普通門診。
5.葉惠方常說:“一個人不能選擇歷史,但可以選擇自己的追求!”請問,她有哪些追求?結合材料簡要概括。(4分)
6.葉惠方是怎樣處理治病救人與自身名利的關系的?請結合材料并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5分)
《葉惠方傾其所有為蒼生》閱讀答案
4.C。
5.[答案]①不畏艱辛,努力求學,追求精湛醫術。②不求安逸,堅定執著,追求報效國家。③不落窠臼,勤于鉆研,追求醫學創新。④不分人等,一視同仁,追求醫者仁心。⑤不求名利,胸懷大愛,追求奉獻人生。
6.[答案] ①葉惠方以治病救人為天職,始終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視個人名利為浮云。為了治病救人,個人名譽、地位皆可舍棄;不僅時刻想著為病人省錢,甚至為患者貼錢。②葉惠方的從醫人生,彰顯了醫者的仁愛之心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患者至上是葉惠方治病救人堅守的原則,淡泊名利是葉惠方追求的人生境界,在醫患關系緊張的當下,葉惠方無疑是眾多醫者學習的榜樣。
看了“葉惠方傾其所有為蒼生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