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娛樂化傷害了誰》閱讀答案
《泛娛樂化傷害了誰》閱讀原文
一位傳媒學者為了尋找資料,在打開某網站的傳媒頻道之后,發現絕大多數內容竟然是明星緋聞。也許在網站編輯看來,這些東西才是傳媒應該關注的內容。在海南發生校長帶小學生開房的惡性事件后,有的人打出“校長,開房找我”的招牌,看似表達了憤慨,但最終卻使一個反思校園安全和師德建設的契機,演變成了一場引人圍觀的鬧劇。要知道,事件的核心是那些不幸的孩子,是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的監管責任。可如今,讀者的眼球被這些看似充滿正義感的舉牌者所吸引,他們反倒成為媒體報道的對象。重大社會問題就這樣被變成了娛樂新聞。
再以不久前遭到輿論猛批的抗日雷劇為例,一場艱苦卓絕的全民族抗戰成了表現主人公風花雪月、蓋世神功、俠骨柔腸的大背景。許多人說這是因為編導們缺少歷史常識和正確的歷史觀,但顯然娛樂性才是這些劇首先考慮的因素。正是為了增加娛樂性,才導致雷人劇情的集中爆發。而歷史真實就是在這濃濃的娛樂氛圍里消解殆盡。
我們并不否認,豐富多彩的娛樂是中國社會日益開放進步的一個標志,是告別貧乏蒼白的激進年代的一個武器。但是過猶不及,一旦做過了頭,娛樂就變成了愚樂。文化具有娛樂功能,但顯然娛樂不等于文化的全部。教化與審美也是文化不可或缺的職能。把娛樂視為文化的全部不僅僅是認識不到位的問題,更是在行動上以商業利益取代社會利益的根本原因。正如美國學者尼爾·波斯曼在《娛樂致死》一書中所寫:“如果一個民族分心于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之,人民蛻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么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
因此,面對今天的泛娛樂化問題,文化與傳媒工作者應樹立責任意識,警惕泛娛樂化心態,以自己高質量的工作向社會傳達“認真的思考、嚴肅的生活、健康的娛樂”。對社會公眾而言,也應認識到,娛樂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不是娛樂。
(選自《人民日報》2013年6月20日)
《泛娛樂化傷害了誰》閱讀習題
小題1:下列關于“泛娛樂化”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泛娛樂化表面是對一本正經、高高在上的主流權威的一種挑戰,且能給人一種眾生平等、集體狂歡的美好感受。
B.抗日神劇、宮斗劇、網絡玄幻小說、選秀節目等大行其道的現象表明,泛娛樂化早已成為中國社會文化不可忽視的一個傾向。
C.泛娛樂化是指以娛樂化心態對待一切,嚴肅、高尚、深刻的東西都被搞笑、消解、戲謔,娛樂性成為評判的唯一指標。
D.泛娛樂化對重大問題的研究是一種遮蔽,同時,泛娛樂化的傾向導致整個社會在智識上和審美上都趨于淺薄與平庸。
小題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某些網站的傳媒頻道,絕大多數內容竟為明星緋聞,海南校長帶小學生開房事件,在某些媒體上竟成為一場引人圍觀的鬧劇。
B.“校長開房”后“校長,開房找我”招牌的出現,在表達憤慨及深沉的憂患的同時,也使重大的社會問題成為娛樂新聞。
C.曾遭到輿論猛批的抗日雷劇,竟然將一場艱苦卓絕的全民族抗戰演繹成為表現主人公風花雪月、蓋世神功、俠骨柔腸的大舞臺。
D.泛娛樂化的流行,導致了雷人劇的集中爆發,而嚴肅的歷史真實,在娛樂圈的消解、戲說、穿越中喪失殆盡。
小題3: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盡管對娛樂化的內涵闡釋學者們尚有不同意見,但泛娛樂化背后,對娛樂性的追逐,導致讀者眼球被娛樂性。
B.豐富多彩的娛樂是中國社會日益開放進步的一個標志,但缺少歷史觀與責任心的娛樂,會將娛樂變成愚樂。
C.文化具有娛樂功能,但娛樂不是文化的全部,而對文化教化與審美功能過度拔高,則是泛娛樂化的根本原因。
D.泛娛樂化問題,應引起文化和傳媒工作者高度警惕,也應使公眾認識到,娛樂不是生活的全部,商業利益不能取代社會利益。
《泛娛樂化傷害了誰》閱讀答案
小題1:B
小題2:B
小題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