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溪莊訪舊閱讀答案
《月夜溪莊訪舊》閱讀材料
石色冷如水,溪流白似沙。
清吟幽客夢,華發故人家。
相見即歸去,已應河漢斜。
《月夜溪莊訪舊》閱讀題目
(1)頷聯“不著‘月’字,卻盡顯月色”,請簡要賞析。(4分)
(2)結合全詩,簡要分析作者所訪“故人”的形象特點。(4分)
《月夜溪莊訪舊》閱讀答案
(1)(4分)
路邊石頭看上去像浸滿了一泓寒水,溪流遠望去好似一片白沙。(2分)夜色中這種視覺上的變化顯然是源于月光的作用,月光將溪莊內外都籠罩在一派幽寂清冷的氛圍中。(2分)
(2)(4分)
前兩聯通過明月、梅花、冷石、白溪等意象,勾勒故人所居環境的清幽明凈,襯托故人高雅脫俗的形象特征;(2分)第三聯寫在故人家里,(看到他已是滿頭華發,在寒夜清吟聲中這位優雅的高人似乎正沉浸在縹緲的夢境中,)通過描繪故人的言談、容貌表現故人遠離世俗、淡定灑脫的隱士特征。(2分)
《月夜溪莊訪舊》作者介紹
柴望(1212—1280)字仲山,號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為太學上舍,供職中書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編《丙丁龜鑒》,列舉自戰國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晉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間,凡屬丙午、丁未年份,約有半數發生戰亂,意在說明“今來古往,治日少而亂日多”,切望當局居安思危。由此觸怒朝廷,被逮入獄,得臨安知府趙與籌救助。出獄后自號“歸田”,隱居故里三十余年。咸淳后期蒙古軍三路攻宋,望心憂國難,多次致信督師荊襄制置大使李庭芝,進御邊退敵策略。德祐二年(1276),陸秀夫等擁撤退到福州的宋恭帝之弟趙昰為帝,改年號景炎,繼續抗元。望不顧65歲高齡,奔赴福州,以迪功郎銜任國史編校。不久,因時局艱危,與堂弟隨亨、元亨、元彪一同辭官歸隱。南宋亡國后,拒絕元朝征召,吟詩填詞寄托亡國哀思。世稱“柴氏四隱”。
著作有《道州苔衣集》、《詠史詩》20首及詞集《涼州鼓吹》。墓在今江山臺鎮高齋山下,列為江山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看了“月夜溪莊訪舊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