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口送友人閱讀答案
《峽口送友人》閱讀材料
【注】①峽口:兩山夾水的地方,這里指長江出蜀的險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峽口送友人》閱讀題目
(1)《峽口送友人》一詩描寫了什么時節的景色?他是通過那個意象表達出來的?
(2)“峽口花飛欲盡春”交代了送別的___ 和___ 。“花飛欲盡春”這一景象在詩中有什么作用?(3分)
(3)這首詩抒發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 ___之情。“天涯去住淚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峽口送友人》閱讀答案
1.【答案】暮春 飛花
2.答案:地點 季節 渲染了凄涼憂傷的氛圉,烘托了詩人的惆悵之情。
3.答案:惜別 司空曙惆悵傷感 王勃 樂觀曠達
《峽口送友人》賞析
唐時,以相互送別為題的絕句頗多,或寫景寄情,或直抒心懷,在寫作上手法多樣,千姿百態。這首《峽口送友》,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別詩,客中送客,自難為情,更何況又“萬里”之遠,“同為客”。作者身為客人卻反客為主,淋漓盡致地表露了自己送客惆悵心情。
此詩首句寫眼前景物,點明時間、地點。這句中“峽口”表示地點。“花飛”就是意象,也就是飛花。“欲盡春”則直接表明季節是暮春,“去住”形象的描繪,寫到“客”、“主”雙方。說明該詩詞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烘托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于藝術創作,是一種從側面渲染來襯托主要寫作對象的表現技法。寫作時先從側面描寫,然后再引出主題,使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第三句轉寫“來時”,為下句鋪陣,第四句用“今日翻成送故人”作結,寫出彼此間的惆悵心情。選材一般,寫法卻比較別致。可見,作者匠心獨用,想象力較為豐富,表達出作者用傷春之景正面烘托離別之情。
此詩使用一個或多個意象來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圍,營造意境,并蘊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峽口花已飛落,知道春將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文悲的情調。“天涯”二字讓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思念或是生離,“淚沾巾”將更多的可能留給了生離。別情總是最傷感最纏綿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凄涼,又遇別客情,則比一般的送別更加的悲凄。哀傷自己異鄉為客,無論是物質和精神都沒有寄托和依靠,缺乏安全感和安定感,總感覺人在虛里飄。難得結交一摯友,可是如今卻要話別,別情可謂凄涼入骨。作者將別情融入自己的身世處境,情感更加的深刻復雜。
看了“峽口送友人閱讀答案”